小时候,你是如何劝说爸妈买台复读机?

回答将在正文当中。

先讲一个身边,关于追女孩儿的事:

有位老友,分期花了二十万的车却停在车库生锈,一时成为朋友间的趣谈。后来,问老友:你工作生活基本上都在厂里,出门基本上是打车,买个车每月用去工资1/4养着干嘛?老友贼笑:为了交女朋友。

一时,倒抽一口凉气。平时,这位老友可是连买双NIKE都舍不得的人啊!

先不论,这种买车行为是否能够提升他找女朋友的概率。

作为营销人,分析背后愿意花钱的心理逻辑是什么?

一、最大的心理因素——心理账户的不同

心理账户: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心理账户,会将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和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账户中,做出不同的决策。

换句话说:每次消费都会归类,根据这个类别的评估标准,做出判断。

在买车上,通常有两种心理账户:

A.个人享受:与看电影、吃美食一样:买车,方便出去玩。

通常带来的心理感觉是消耗,属于“—”值。

B.投资:普通商人买豪车为了彰显实力,快速获得商业信任,从而获得更多商业机会。微商,最爱在朋友圈买豪宅豪车。

通常带来的心理感觉是收益,属于“+”值。

这位老友,也是如此。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场景:

小时候,复读机正流行的时候,跟爸妈说是拿来学英语,实际上是买来听歌。

旅游,告诉自己是为了获得彻底放松,恢复元气,提升工作效率,而不是享乐好玩。


二、心理账户 ,可用在解决“消费动机”。

有个案例:

日本最早推出电饭煲的时候,家庭主妇知道能够提升做饭效率且有经济实力购买,迟迟难以打开市场。

在大量调研之后,发现主打的“提升做饭效率”的卖点=“偷懒、不是一个勤快的妻子”,引起家庭主妇的形象危机:日本通常女性结婚后是全职主妇,经济收入主要靠账户,以“省钱”作为评价主妇的标准之一。

立马,更换了主打卖点,变成“把米饭做得更好吃”,一下风靡起来。

电饭煲,不是“偷懒”的工具,而是“做出米饭味道更好”的工具,是为了丈夫孩子生活质量更高。

家庭主妇,还有什么理由不买?


三、心理账户,可用在帮助消费者合理自己的购买行为。

尽量改变顾客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认知,让他们从不情愿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消费的那个心理账户中去。

例子一:王大爷换液晶电视。

王大爷,白天路过商场,都会去“电视区”溜达溜达,家里电视都是放了十多年的彩色电视。一来二去,销售人员都熟悉了,每次都会向王大爷介绍液晶电视的清晰度,画面质量更好。

前些天,有位新的销售员跟王大爷闲聊,发现王大爷还有个每天要接送的孙子。

销售员问王大爷:你家孙子是不是爱看电视?

王大爷说:这可不,一回家就看动画片。

销售员:这液晶电视啊,不伤眼睛。同样的时间,比彩色电视小一倍。你可不想你孙子小学没有毕业,就带上眼镜,被同学叫成“四眼”吧?

王大爷,一想:中。你帮我介绍下哪款合适吧!

买液晶,画面好,自己看着舒服,属于个人消费型;

买液晶,对孙子眼睛伤害小,属于关爱他人预防型。

王大爷,面对家庭时候,也会理直气壮地彰显自己爱孙一面。

例子二:平安夜的苹果。

上大学那会儿,在平安夜这天会送给心爱的姑娘一个礼物盒装好的苹果。

1个苹果,通常也就3元左右,可圣诞节这天是25元。

除了平安夜的强大市场需求及统一抬价之外,这个时候消费者通常对于苹果的定义,从“单纯的水果”变成了“表达爱意的礼物”,归为“戒指”类情人专属礼物。

“吃的水果”,心理账户是享受型,和3.5元的香蕉同类。

“爱的礼物”,心理账户是情人礼物,和120元的玫瑰花、巧克力同类。

25元在“爱的礼物”心理账户下,显得便宜到极点。

或许这25元,博得佳人好感,甚至还能抱得美人归。

这个消费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心理账户,可不是营销人员根据自己的划分,需要做消费者访谈,看看目标消费者他们自己的心理账户是什么。

你遇见了,哪些心理账户的事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时候,你是如何劝说爸妈买台复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