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读书毁了我

今天看了个演讲视频,标题为:王强 北大演讲《读书毁了我》,不得不说此标题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在等待核酸的过程中看完了。

王强 北大演讲《读书毁了我》

看着这个中年男人在讲台上充满热血与激情地讲述他与书的故事、他的校园经历、他的朋友,我内心真的受到不少触动。

浅摘几句话:

“北大的氛围是崇尚超越世俗吸引力的更伟大的东西,那就是对知识的诉求。”

“读书只读一流的书,做人只做一流的人。”

“俞敏洪、小平他们当年都是如饥似渴地在读书,尽管领域不同。”

“我人生最大的捷径是花了时间非常痛苦啃了一流的书。”

尽管是低劣的画质,但其演讲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挺好的,能近距离接触一些真正的大师,是纸墨书香的时代。光想想打着油灯,在灯下读书的画面,就挺热血~

看完王强老师的演讲,坚信了几个信念:

1.大学要多读好书,读经典书。

与此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系统”,锤炼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还去找了王强老师其他的采访视频,其中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刻:

他说:新东方招聘重要岗位的人才都是我面试(他、俞敏洪、徐小平是新东方三剑客)。

我只有几个问题,第一你大学读了多少本书?

如果你说只读了几十本书,那我肯定不会要你。

我心中的最低标准是200本书,而我在大学里读了800本书。

虽然读书不能以数量衡量,但多读好书必大有裨益。

毒哥说:“我一直觉得,我国有太多年轻人,将大量宝贵的时间,花在了无用的以后主动要忘记的知识里。等毕业都快30了,能换钱的专业技能没比18的技校生强多少,还年龄大体力差屁事多。”

话糙理不糙。最宝贵的时间不应过多用于应试教育,试试去积累能力,让时间创造价值、积累价值。

2.少读畅销书。

这也是我近来践行的一点原则。

虽然很多畅销书确实能提供一定价值,但存在过度简化概念,以降低阅读难度等缺点。

这远非我所愿。

碎片化时代,本就很难思考深度思考,而如此阅读可不更会简化思考能力?

所以我将宝贵注意力放置更经典、优质的内容。

但,不可否认,畅销书有一定价值,且可能带来最前沿的信息。

怎么破?学习润总。

畅销书听一遍;或快速翻阅点评内容与热门划线句子,了解大致情况与自身需求再决定是否继续读。

这是个好方法,我在践行并将长期践行。

要从经典中寻求真正的慰藉,扎根并锤炼自我。

3.终身学习,保持对知识的渴求。

北大图书馆系的李彦宏,创建了“百度”;

北大西语系的俞敏洪,创建了“新东方”;

北大中文系的黄怒波,创建了“中坤集团”;

……

这些人的专业与金融、融资、管理完全没关联,却创造了奇特的产业。

王强老师表示:这或许是北大传承的重要东西-怎样塑造你生命的东西。

这,离不开对知识的渴求,及终身学习的态度。

我不由得想到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大人物不走直线路径。

“人才不应该是标准化的产品,没有固定的成长路线;高级人才是自由发展的产物。 ”

这些大人物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变世界,走出来了一条发展而自由的道路。

感谢他点燃我内心的火苗、强化了我的信念。

多读好书、终身成长、未来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强,读书毁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