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李玫瑾幽微的人性

1.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和人之间是会有矛盾的,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都要知道你的底线,就是你情绪再大,你什么行为也绝对不能为。法律也是这样,它不是针对一个人的,它是对一个社会的规则,即使你有道理,你也不能任性。

2.观念是什么?就是人心目中的一个“画面”,专业上称之为“心象”。很多高智商的孩子天天沉浸在书本里,他们缺少真实的生活,从而缺乏对生命现象的感受和感悟。生命的感受包括什么呢?不仅仅是生命珍贵的问题,而是做错“有关生命的事”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再聪明的人也是没办法的。

3.因为母亲生病,他几乎没有留下过多少被疼爱和被细心呵护的心象记忆;因为父亲忙于生计,他从小到大就从没有过与父亲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式的聊天的心象记忆。假期回家时,回回看到的都是家人忙于艰辛的生活而顾不上陪伴,母亲的病情更使家庭生活失去其乐融融的温暖记忆。这一切记忆的缺失,实则是某种情境的缺失,心象的缺失,亦即观念的缺失。

4.人的心理发展最早出现的就是情感,这时的情感叫“依恋”,就是只对一个人。慢慢大一点了,情感越丰富的抚养,孩子听到声音和见到的面孔越多,他的语言表达就越好,就会出去结交小伙伴。伙伴关系好,就会有一个群体交流的过程。这就是人初期一个社会性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个经历,这个孩子就话少,后面和社会交往就会有困难。情感发展是有台阶的:早年是父母,就是上下关系;紧跟着是同伴;然后是师生,这是双向的;再大了就是同性。一般同性的发展是在小学六年级到初一、初二,初二之后基本就开始是异性,我们叫花季。花季就是异性。异性之后,当他真正恋爱的时候就开始不自私了,之前都是自私的。为什么呢?当我爱他的时候,我有好吃的给他留一口,我有电影票就把他叫上,这就是爱的扩展了。什么时候完成一个人成熟的爱呢?就是当他能够对一个陌生人感受到一种东西,比如看到清洁工人,心想他这么辛勤是为了他的家庭,绝对不要伤害他,这就是一种博爱了。博爱,就是说他能够对陌生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5.真正好的母亲、优秀的母亲,她会告诉孩子如何替别人考虑,要善待他人。教会孩子善待他人,这有时是救命的东西。

6.往往是这样,很多胆特小的人才最可能做这种事。如果她胆很大,能公开处理,比如敢当面与你吵,那就不会在背地里报复。往往是不敢当面对峙和吵架,甚至不敢跟对方对视的人,才会在背地里悄悄报复。张某某就属于那种不能当面与人公开矛盾的。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什么都敢吵、敢说出来,使别人脸面很挂不住的这种人,往往不会在背地里整人;反而是跟你客客气气的那种人,受一点委屈往往不是当面与你直接冲突,而是会背后找机会报复。外表看起来很弱的人,特别容易背后报复。

7.人的生活范围太小,芝麻大的事也会变成最大的事。人们的心胸有时与生活视野有关,视野越宽阔的人,心胸就越宽阔。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女性一定要有见识,见多识广也会变得心胸宽阔。

8.被动攻击型人格是什么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历史上的太监在整人时都特狠,为什么?因为他就是个奴才,他天天在皇家人面前得委屈自己,低三下四,点头哈腰,久而久之就成为他的一个必须的外表,这已经成习惯了,但他心里头所有的委屈和卑贱感都存着,一旦找到一个比他更弱的,他一定就会发泄。这种为人风格就叫被动攻击型人格。

9.我曾遇到许多自觉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 时,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10.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心理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11.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人在幼年需要心理抚养,大家在做父母之前需要想好以下问题:

1.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如果夫妻二人亟须挣钱或者事业太重要,如果母亲没有时间亲自哺乳,那么最好不要生孩子。否则,极有可能钱挣来时,孩子已成败家子;事业做大时,孩子已成陌路人。在准备怀孕和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依恋期内(12岁之前),不让他 (她)离开你的身边。

2.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如果一对年轻的夫妇仍然只需要别人的关心,却不愿意关心一个吃喝拉撒都要人帮忙的婴儿;如果夫妻二人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那么最好不要选择当父亲或母亲。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时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

3.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父母来做些什么;心理抚育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育,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育?如果完全不知道,有无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或没时间,建议最好不要当父母。如果认为孩子出生后会自然长大,会自然懂事,那人们一定失望。因为只要心理抚养不到位,那么,电视、网络就会教育他(她),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再行动已晚。

心理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父母终于明白心理抚育的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所以,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应该作为欲为人父母者的必需知识,有条件者一定要阅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各社区或医院在进行孕期教育的时候,要增加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的同步教育。

12.如果你知道哪些东西对孩子是特别重要的,那么补上这一课的话,可能孩子今后的人生就会很顺畅。比如说男孩小时候要苦着养,我认为女孩也一样,小的时候要经历过一些磨难, 要经历过一些挫折。你看有些家庭,爸爸妈妈有病,孩子特别懂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小就要照顾爸爸妈妈,所以他从小就会心里想着别人,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往家跑,觉得他早一点 回家的话,爸爸妈妈就有人帮忙了。所以你会发现,这种生活上比较艰难的孩子反而特别懂事。相反,如果只是贫困,没有这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磨难,那就是另外一个层面了。你 研究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犯罪心理研究实际上是让我们认识人的心理问题的由来。当我们知道了这个由来,就知道怎么去抚养一个人才会让他形成比较好的性格,乃至于比较好的人格。 我在媒体上大量地宣讲“家庭中的心理抚养”,为什么呢?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你不要以为一个人给他吃饱喝足了,满足他的物质需求了,他就自然而然长大了。他可以这样长大,但人 性有缺失,心理有病态。

13.我回国以后,看到这么多底层的老百姓那种不讲理、冷漠、粗暴,我很快明白其实他们只会这样对待人,因为没有人用别的方式对待过他们。比如我进小区,因为在国外养成的习惯,我本能地会点个头,眼睛看他一下,说一声“你好”,十个里头只有两个会有回应,其他人可能会想:“咦,这怎么回事啊?”因为以前可能没有人跟他打招呼,根本没有人看他。(陈丹青)

14.观念,是人的一种看法。这种看法往往发生在“观”的同时或“看”的同时。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但多数人不知,孩子在听得 懂道理之前,已经在形成某种看法。比如,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孩子身边,用温暖的大手 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他身边,给他掖紧被子,陪伴着 他……在这种情境中长大的人,当其身边有人生病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相反,父亲经常在家中拳脚于家人,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在处理自己的家庭冲突时一定有相关行 为;母亲经常对邻居破口大骂或对人骄横跋扈,其子女长大后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相关麻烦。

15.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者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

16.那些成天担心、害怕孩子出问题的父母:只要你们夫妇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只要家庭和睦,只要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德重礼,处理问题时有理有节,你们身边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

17.我们有个学者曾经研究不同国家的幼儿园,发现在日本孩子打架很少有告状的,他们打的时候,老师也不劝,如果打到有一方哭了,老师就把他们叫过来,双方站立,互相鞠个躬道歉就完事了,也不说谁对谁错。这是在鼓励他们互相之间有这样一种小的摩擦。

18.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要进行良好的人格教 育,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

19.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 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父母是绝大多数人来到世上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不仅教我们基本的生活常识,还 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教我们如何做人。由于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要能够独立地进入社会、自我生存,除了必须经过学校的教育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必须经过种种非知识方 面的培养,比如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关系的把握,判断是与非、善与恶的能力,如何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关心和帮助别人,如何应付恶人等。此外,还要 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对个人行为的责任感等。这些非知识性的内容大多涉及行为,而不是言语内容。它们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强迫人学习、复习而接受,只有靠影响、潜移默化来进 行。

20.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21.一些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了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 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

22.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 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即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包括我们在为 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应坚持这一理念。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取决于成年人社会的努力程度。

23.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 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大人们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 到这一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24.“社会性”一词又称社交,是表明一个人是否擅长与人交往、是否喜好合群的一种心理现象。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往往擅长与人交往,也好交际,心理学上称之为亲社会性。相反,社会性发展不好的人,往往不擅长与各种人接触或亲近。所以,社会性的发展往往基于人的情感抚养水平和言语发展水平。观察一个人的社会性,可观察其是否亲近抚养人之外的其他人,成年后则可通过其人际关系来观察其社会性。一般而言,善于表达的人往往愿意接触人,即使在接触新认识的人时也不惧怕,并试图拉近彼此的心理关系,从而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从小抚养人(即依恋对象)较少、极少接触他人的孩子,往往不太爱表达自己,也就形成与他人交往范围狭窄的现象。这种孩子如果学习出色,往往容易向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类的领域发展。若不幸的话,从小缺乏情感抚养,出现不善与人交流、不善表达自己的现象,上学后又不聪明且学习能力较弱,这类人就非常容易在内向的基础上增加自卑的成分,从而变得更加内向与孤僻。

25.当一个人从小身边亲人的情感丰富、言语刺激丰富,其个人的言语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所以,爱说话的孩子更倾向于别人对他的注意,他 会接别人的话茬以求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赞赏。由于这类心理取向会导致他的注意力倾向于外、倾向于他人的反应,他在寻找并观察他人的反应时,注意力也变得异常活跃。相反,在寂寞 中长大的孩子因为听到的家人或外人的话语少,所以他们说话的机会也少。不爱说话的孩子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而事物的刺激明显不如人的刺激更稳定、安静,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会长时期地关注在物品上,更容易专注、注意力稳定。这就导致一种现象:有的孩子非常活泼伶俐,看上去非常聪明,但学习成绩一般,而有的孩子极少说话,却注意力稳定,学习出色。前者容易成为领袖式的人才,后者则容易成为研究型人才。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抚养方式不同,是由言语、社会性发展不同所决定的,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角色。

26.性侵行为有时候会在孩子不知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比如说,要是单独就一个男老师在,你一定要陪伴,不能把孩子单独交给他。包括带孩子去看病的时候,医生进来做个检查,只要孩子在12岁以下,家长就不能在外面等着,必须跟进去。这是我们的一个共识,就是一个常识。

27.灌之以酒,观其人性。人在酒后的那个表现是很本真的。有些人没喝酒的时候人模人样, 喝完酒以后就变样了。有的人喝完酒后特别好,特实在,就想着帮你做好事。有些人酒后话多,有些人酒后就睡觉,但也有一些人酒后无德。 所以,这是选女婿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28.善良如果没有脑子,那就是愚蠢,很容易被人伤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22李玫瑾幽微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