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
2020 年 1 月 23 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开始封城。一纸令下,武汉三镇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全国人民也开始了抗疫之战。2 月 5 日晚,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在纷繁杂乱的方舱医院内,一位安静读书的年轻人显得格外不同。
他就是被众多网友称为“读书哥”的付先生。付先生春节回来武汉省亲,不料疫情袭来,一家人均被确诊新冠肺炎,成为江汉方舱医院首批入院患者。付先生的“读书照”开始走红于网络,就连书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看到新闻报道后甚是感动,不仅在社交网络上转发了这张照片,更为付先生寄来了附有寄语的签名书籍。
付先生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读书只是出于兴趣爱好,但是在灾祸疾病面前,读书的确会给他内心注入一股无形的能量。
正如毛姆所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每一个人对读书、对阅读的认知都是大致相同,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莎士比亚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会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所有悲哀,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给予你答案。
作为豪华生活方式品牌,雷克萨斯深谙对人、对生活的解读,并将阅读融入生活。这一次雷克萨斯与单向空间携手发起了「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携手全国 7 座城市的 11 家书店,将对城市精神家园的守护和支持具象到每一间书店最具特色的现场,通过一场场立意不同的互动传递书店支持计划的信念,让享受阅读的乐趣升级,将书店文化嵌入城市的脉络之中,与同行者一起守护城市之光。
接力物外书店,「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第三站武汉·卓尔书店展开了“书店之光·照亮全城”行动,邀请读者、作家、艺术家参与进来,共同为实体书店发声,传递阅读的美好,展现武汉的魅力。
来自陌生朋友的来信
在“阅读打卡”的行程开始前,卓尔书店的新朋旧友守在店内或是线上,将自己对书店未来的支持与希望写下来。书店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读者的陪伴和支持,这些陌生的朋友们来到这里,驻足又离开。他们是沉默的,他们也是温暖的。这些或长或短的来信是书店人前行的不竭动力。
@曼曼
无论城市怎么扩张,科技怎么发达,都需要一所书屋,教会人们怜悯、感恩、坚毅、独立!我不会忘记 2020的卓尔书店,在武汉抗疫期间,在方舱医院搭建读书角,以书驱病,以书会友,温暖人心!
@周丽芬
我的家离卓尔书店很近,近到我每次去可以选择步行!
自从职业自由后,卓尔书店就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会在那里等朋友,我会在那里买书看展,我也会带小朋友在那里参加活动,只是坐一坐也能心生欢喜!而今,书店重启,希望一直陪伴我们的卓尔也能恢复往日的璀璨时光!
@Miracle
一座城市需要一家有情怀的书店来滋养人文,卓尔书店就是武汉的文化社区,读者在这里与自我和他人交流,观点在这里汇聚、扩散,万千有趣的灵魂游走在这里不会担心迷失。雨落在了徽州才算落对了地方,书藏在了书店才算藏对了地方。卓尔书店走过这特殊的一年便又续写了一次春秋,在下一个三月,我们相约武汉,相约在明媚阳光轻抚的樱花树下,谈谈人生和理想,不枉此生。
@蓝天白云~哲妈
我们和卓尔书店算是老朋友了,书店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在这里,我们首次体验了伴着书香入眠,给孩子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三楼小剧场,有幸参加了多种活动:电影新片推介会,新书分享,话剧赏析,还有各类公益讲座,真的是回忆满满!喜欢书店的阅读空间,特别是一楼半的休闲座椅,在那里静静地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时间就这么悄悄溜走。在四楼的文艺空间里,经常可以欣赏到各类画展,摄影展览,在这里,让内心沉静下来,还可以和作者达到共鸣!说真的,卓尔书店真是个极其充满文艺的地方!在繁华闹市,有这么一处静谧的地方,真的是难能可贵!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书店里,你可以看见读书爱好者阅读的情景,那真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籍是人类一辈子的朋友,在书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我们在书海中尽情地畅游吧!
@十二
我爱书店。去过的书店也不少,初遇卓尔于 18 年 9 月,那时刚到武汉,在一次晚饭后的“探路”中,从住处步行了二十多分钟的街角转角处,遇到卓尔,仿佛遇到爱!是的第一次遇见卓尔,便一见钟情!以至于工作外的时间,我都在这里,每每来卓尔,不管当天当时是何种心情,每当我推门而入就推门的那一刻起,内心就平静了,一种舒适放松的平静。
@tom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和家人隔挡在大洋两岸,数月的武汉封城以及随之而来的纷乱、恐惧、不安的局面,人的情绪陷入寒冷的冬夜不能自拔。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卓尔书店网上燃灯读书行动,从此从黑暗中看到光亮。学者、作家、诗人的每次分享都好像是沙漠中的泉水,湿润着长期封闭而干涸的心田。虽然家人都在海外,但武汉一直都是无法割舍的故乡,而卓尔书店是故乡土地上最温馨最清凉的那片精神家园。
@云锦
那年深秋,第一次到卓尔书店。很安静的书店,下着雨,店内一片温馨宁静。在二楼,也有很多书和文创产品,我看到一把蓝色椅子:古典,精致,优雅。情不自禁坐上去,享受悠然自得的时光……
从此,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卓尔书店。在卓尔书店的时光,都是积蓄能量,蓄势待发的时刻,都是最美的时光,最值得回忆和重聚的时光。
@rain
以前住荷花池街,晚上睡不着,便骑着车沿三眼桥路到卓尔书店。随便找本书去二楼的单人沙发座椅上坐会儿,发呆也好,认真阅读也好,倦了就闭眼眯下,那个瞬间感觉自己一个人被周围的书海紧密围着,很安全很踏实,这种难得的满足感很少再有了。
书店之光,照亮全城
——阅读打卡武汉
城市也是一本书,我们生活其间,每一个街道、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等待着我们去阅读。从黎黄陂路出发,沿途经过江汉关、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和张之洞博物馆等城市地标,卓尔书店的“书店之光,照亮全城——阅读打卡武汉”活动在烈日炎炎的下午开始了。
每一位读者得以暂时远离日常生活的喧嚣,与思想的同道们,共同分享自己热爱的书目与文字片段,将阅读融入城市风景。
黎黄陂路,始于 1900 年的老街曾经是汉口的俄租界,如今代表着老汉口的生活风貌与情调。读者王超为大家朗读了小说《一九八四》片段。随后读者杨美琪朗读了白先勇的《台北人》片段;在江汉关,读者姚隽伟为大家朗读了《武汉江汉关故事》。朗读结束,江汉关正好响起了 3 点的钟声;在长江大桥,读者王晓娜朗读了许倬云的《万古江河》,悠悠历史与滚滚长江交相辉映;在黄鹤楼,读者席艳朗诵了毛泽东词作《菩萨蛮·黄鹤楼》,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在东湖之滨,在张之洞博物馆,一位位读者相继朗读,让书香在江城弥漫。
城市的地标承载了这座城从过去到现在发生的一切,而这一次,它们也见证了在后疫情时期,在艰难的时刻之后,热爱阅读的人没有改变,是他们靠着阅读支撑着自己,与书店同行。
当书斋与书店相遇
书店是书籍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说书店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家、艺术家创作作品,在书店里呈现给大众。没有好的创作者和作品,一家书店将难以获得声望。一家好的书店必须扮演好这个桥梁角色,成为一个城市里创作者和读者共同的心灵家园。
在书店的发展过程中,创作者和读者一样重要。为此,卓尔书店员工专程拜访了武汉著名作家董宏猷和艺术家尤占平。
董宏猷是武汉本土的著名作家,也是卓尔书店的老朋友。董老师说他经常在晚上完成写作之后,信步走到卓尔书店。远远地看到书店的灯光,心里便升起一丝暖意。
董宏猷特为卓尔书店创作书法作品《书店之光,照亮全城》
艺术家尤占平任教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是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尤老师认为书店之光或者说城市之光,其实是书店给予我们、给予城市的思想之光、理性之光、智慧之光、文明之光。为此,他为卓尔书店创作了名为“思想之光”的陶瓷作品,以此表达他对独立书店的支持。
北岛在《城门开》中写到,“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照亮人生黑暗,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即读书的起点。”
书店与阅读的关系不言而喻,美好的阅读让孤独的灵魂有了归处,而为读者承载阅读空间的书店则更是不可磨灭的存在。但书店作为“城市精神的绿地”,现在看来可能让人颇感无奈甚至尴尬。高楼大厦耸起,一间间书店却逐渐失去踪影,就像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书店》中写的“当您想着自己要开一家书店的时候,您得问问自己,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到底为我们准备了些什么?”
的确,我们很难说清,这个世界到底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在这个时代开书店也许不是一个好生意,但总有一些人出于各自的理由在坚持着。因为有那些陌生而亲切的读者们,有那些不断书写的作者们,书店便有了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一路同行,只为书店有一个更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