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前后的一次培训学习中,就听到一位语文教研员极力推荐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这本书,当时好像是网上已经卖脱销了,反正是没找到,就买了孙绍振与钱理群、王富仁等教授合著的《解读语文》一书,看后感觉大为受益,特别是几位大家对鲁迅经典作品的解读分析,让我大开眼界,本来就比较偏爱鲁迅的文章,之后就更加关注,还买来了和鲁迅有关的不少书籍,陆陆续续做了一点小研究。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挺大的。
这次我们小语团队选书,在思考“文本解读”板块的学习时,首选的是《解读语文》,但后来考虑到里面的文本大多是初高中的内容,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书中的内容有些深奥,所以就改为经典的《名作细读》。
《名作细读》是文本解读领域的高品质书籍,它的专业性、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能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已经深有感触,想要真正读懂这本书,也是有难度的。单从修订前言内容来看,其广度和深度就让我们有震撼的感觉,读着读着,就好像被绕进去出不来了。在这样一种艰难的行进中,越是往后读,越是会有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欣喜。
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阅读一些一读便懂,一读便知的书籍层次上,是没有多大收获的。我们要敢于挑战,勇于读一些专业性强、不好懂的书籍,去啃读、深读、细读,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
读《名作细读》,我们要认真学习关注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在今后的语文备课、教学设计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和感悟。
一、关于文本解读的一些关键词
学习文本解读,我们要看到作品中已有的内容,即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这是基础,我们要尊重文本主体;还要能看到作品中没有的内容,即读者主体,自我认知,这是拓展。
孙绍振教授的观点是:阅读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文本具有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说不尽的经典文本,并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向不可穷尽的深度挑战;归根到底,在阅读中的自发和自觉主体问题,实际上是自由思考与学养积累的矛盾。
空镜头与实情感:指的是文本中用一个主观性很强的空白画面来提示感情的深厚。这种技巧有点像现代电影中的空镜头。空镜头不是空的,只是景物是空的,而眼睛、心灵、感情却是实的。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词语的常规使用和超常规使用,字典语义只是语义比较稳定的一部分。每一个比较稳定的词义到了具体的语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异。我们不但要了解词语的常规使用方法,还要欣赏超越常规使用的特别趣味。如亲人之间有时使用骂人的话,反而是一种亲情的表现。
语义:包括词典语义和语境语义。情境语义相对于词典语义来说,它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崭新的、深厚的意义,而且是极其丰富的。作品解读要落实到文本上,落实到语言上,就是要从词典语义和文本语义的矛盾切入。
语用:所谓语用,主要是研究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或者说文本)运用中语义的变化,就是文本语义。
语境:语词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而语境,其实就是人境,人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言外之意,言外之情,言外之感。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夏丏尊先生说,语言的学习就是一个积累“语感”的过程。
意脉:即诗词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逻辑脉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文本当作“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来讨论。”
……
二、关于文本解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类比阅读分析:在《名作细读》中,我们发现孙绍振教授有时把同一种文体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方式有所不同,如散文和诗歌,散文的句法较完整,诗歌侧重于留白和想象,比较有个性特征,句式之变凸显文本之深,有一种层次美。有时把同一种主题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如四季主题、亲情主题、童年主题、生命主题等。
对比阅读分析:同一类的文本,不同的作者有时会有不同的写作方向和情感表达,带给读者得感悟也是不一样的。如同写《卜算子·咏梅》,陆游表达的是孤独寂寞,有一种伤感,毛泽东则独辟蹊径,表达出一种昂扬、乐观的精神力量。
还原法分析: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
用还原法把矛盾提出来,还原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把原生的语义即字典上的语义想象出来,这叫作语义还原。还有一种,还原的不是语义,而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人物和景物——将其原生态,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逻辑,想象出来,让它和文本中的形象形成对比,矛盾就不难揭示出来了。
文本解读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异中求同;第二层次,同中求异。
三、关于文本解读的一些注意事项
1.我们首先要了解解读作品的目的:体悟自然之美,体悟诗情之美,体悟形式之美。既要关注文本的情彩之美,文采之美,也要关注朴素无彩之美。
2.多元解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毫无根据,天马行空,任意为之,那样就失去了文本解读的意义,解读要有边界。
3.文本解读要关注自然与文化的融合,由外在内容向内在情感的转变,景是心灵的储存,情是语言诗句中感受。理性的评价与感性的情感要达成对立统一的和谐之美。
4.要理解文本中的自我,这个自我可以是童年的,成年的,也可以是现实的,虚幻的。
5.重视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错位。我们来看一下孙绍振教授的分析和举例。“真劳动不是艺术,因为它是为了达到实用的目的,而假劳动才是艺术,因为它的目的不是实用,而是重温劳动的体验,愉悦情感,是把在实用劳动中放弃的感情,那生命的另一半恢复过来,以获得生命的完整的体验。”
“要善于看出小说家如何将实用价值和情感价值拉开一点错位的距离,让情感的审美价值具有某种超越性,最忌讳的是把二者混同起来。”
“契诃夫的《万卡》,写万卡向祖父写信诉苦,恳求祖父把自己从城里接回去,免除当皮鞋店学徒的种种苦难。如果光有这些内容,那么契诃夫与当年俄国那些热衷于表述对劳动者苦难的同情的民粹派小说家没什么两样。这篇小说的最动人之处在于:由于万卡写的地址太笼统(“乡下祖父收”),信是不可能被收到的。也就是说,其实用价值等于零,可是万卡却以为爷爷一定会收到,并且做着爷爷收到信的梦。也就是说,在他的情感深处,这封信的价值具有救命的性质。
正是由于这两种价值拉开了距离,小万卡的情感世界才能得到如此充分的显现,其形象地感染力才充分地发挥出来。如果这封信被万卡的祖父顺利地收到,实用价值提高了,情感的价值就降低了。情感价值与实用价值之间的反差越大,艺术的感染力就越强。”
综上所述,文本的话语分析要深入具体,抓词语,抓细节,抓文风,结合语言词句,不能模糊而定,空泛而论,要有依据,多方联系和对比,分析才能深入,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正如我们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某些语句好在哪里,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我们老师都无法探究其奥妙之处,又怎能引领学生赏其精华呢!所以,老师要多阅读,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这才是当务之急!
有人说,语文是最好教的一门学科,无非是教学生读读课文,分析分析内容,但真正教过语文的老师都明白,这样的说法是无知的,浅薄的,甚至可以说是对语文的一种亵渎。其实,语文是最不好教,最让人觉得教不好的一门学科,因为单是文本解读这一块就深似海,更不要说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了,学问更大。
老师们在备课时应该深有感受,拿到一篇文本阅读,我们首先要有文本意识,不同的文体的文本内容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也是对文本的初步了解;其次,要有作者意识,根据作者写作文本的时代和心境对文本内容进行定位,相同的主题,写作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境不同,我们就不能用相同的眼光和视角去分析;第三,还要有编者意识,结合教材编排特点,了解文本在单元编排及整本书中的地位和价值,充分挖掘其人文内涵;第四,就是考虑读者意识,这又是需要双重考虑的,即作为教师的读者和作为学生的读者,阅读视角及效果肯定会有所不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备课中要全方位思考,充分考虑学情,并有所预设,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既向文本深处漫溯,又不至于跑偏。解读文本需要关注细微之处的语句,更要分析出内在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由此可见,文本解读就是老师们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座桥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我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势在必行。想真正把文本解读得深刻,要下苦功夫,只有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有较高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浅出地教给学生阅读文本。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