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科院一博士论文有感

      这几天一篇中科院博士论文中致谢部分内容在网络刷屏,引发热议。当我读到这篇《致谢》时,读完的第一感受就是感动,感动过后心底又升起一股想要奋进的力量。

    《致谢》中讲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就能感受到作者走到今天的不易,他写到:“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面前。”

      作者有着比我们大多数人要不幸的少年生活,十二岁母亲出走,父亲对自己的关系照顾很少,只能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作者写到自己亲人离世时,没有煽情的文字,而是平静的在述说,但你能强烈的感受到他对那些给他生命中带来过一丝温暖的人的情深意切。他写到他的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他哭的很伤心,因为再也没有人来管他了,你能感受到他的无依无靠。他写到婆婆在父亲去世的同年病故,真的无能为力,你能感受到他的无助。他写他的家庭成员老狗小花,一生忠诚陪伴,却因他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您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他写到他的计算机启蒙老师和对他照顾有加的师母都已离开人世,你能感到到他的不幸。面对人情冷暖、生离死别,作者没有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而是更加感到生命的弥足珍贵。

      除了亲人离世,作者还要面对家庭的贫穷所带来的生活苦难。家徒四壁,无法为作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煤油灯下学习是他晚上最开心的事。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仔和出租水牛,在我们眼里,这些事情像是充满趣味的业余活动,而他做这些却是为了生存。

      生活的苦难,也带来了尊严的丧失。欠缴学费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穿着破旧衣服,形象邋遢,周围异样的眼光常常刺痛着作者的自尊心。但作者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这一切都没将他打倒,他顽强的向命运抗争,从未失去希望。

      看完作者的遭遇,我为何会感动,仅仅只是因为他在受苦吗?不是,如果他只是遭受苦难,然后从此一蹶不振,学业半途而废,被困难打败,然后就此过着凄苦的生活,我只会觉得他人生不幸。我感动的是即便遭受如此多的磨难,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他仍能坚定信念,奋勇向前,不想命运低头,并最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段人生失败了,不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根本原因只能是你自己出了问题。很多人喜欢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没教好,是父母闹矛盾离婚了,原因还是在于孩子自己不想学。工作压力大,生活困顿,一些人觉得是这个社会不公平,是自己时运不济,真实的原因是你自己没有去拼搏、去争取,没有为自己得到可以选择工作的自由。

      我们能够感到欣慰的是,一位出身贫苦家庭的孩子,在遭受了种种苦难过后,还能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要感谢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高考任然是寒门出贵子、鲤鱼跃龙门的最佳途径。我们还要为给与作者关爱和帮助的计算机启蒙老师和师母,以及胡叔叔一家点个赞。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也许并不富有,他们无私的进行着支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学子们带去了温暖与关爱,他们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我又一次的被他人的故事所感染,心底生出想要奋进的力量。我想他已经成功了,他也没有辜负他一生吃过的苦,他用他向命运抗争的经历,激励了许许多多向我这样的人,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向上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科院一博士论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