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

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赫那拉·玉兰出生于北京。1851年,1852年,玉兰被选入后宫,到了1857年,地位更是升到了仅次于皇后的位置。当时清朝的政务繁多,搞得咸丰皇帝焦头烂额,所以那拉氏,开始批阅一些奏章,开始干预朝政事物。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再也受不住了,于是逃了。1861年7月16日,把只有6岁的皇太子载淳交给了以肃顾为代表的八顾命。但是又怕八顾命专权,所以给了那拉氏下发奏章的权利,希望两者相互制衡。次日,咸丰皇帝驾崩。那拉氏成为皇太后,成为了我们熟知的慈溪太后。

现在,慈禧已经有了一点的政治地位,她要不要就此呢?首先要明确,当时慈禧的政治,并不是稳固的。慈禧最初当政的时候,肃顾就及其反对。加上有祖制女人不得当政。慈禧的政治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肃顾的。但是慈禧又恰好是一位有着浓烈政治热情,不甘于一生平庸无为的太后。所以慈禧决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慈禧联合咸丰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这场政变达打到了八顾命,让慈禧获得了大权。

那么,这么一个年仅26岁的官中少女,该如何治理众多繁事的朝廷呢?首先,大权,肯定是要姥姥掌握在慈禧手中的,不然慈禧当初也不会发动政变。但是慈禧本人,有没有政治经验,所以需要有能力的人来辅佐。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用谁?恭亲王当初帮助了慈禧政变,取得了慈禧的信任,于是被任命为议政王。但是只有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用谁?

是否要用慈禧的娘家人呢?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权利稳固,毕竟自己的家人,早饭的几率会小很多。但是首先,慈禧家族并不是历代为官的,所以政治能力是个问题。其次这会埋下外戚与皇权之争的种子。所以慈禧并没有用他们,反而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12月2日,改年号为“同治”。“上下同心”解决了太平天国运动,有了“同治中兴”。

慢慢的,慈禧有了政治经验。于是在1865年3月,慈禧罢免了恭亲王。到了36岁,慈禧已经完全掌握了大权。清朝内部的问题差不多了,慈禧开始关注外部的问题,也就是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当时的朝廷中,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种认为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技术,西方强盛一定有西方的道理。并且如果现在不学习,以后很可能会被逼着学习,还不如现在主动学习。然而另一派,以倭仁为代表却认为应该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也就是仁义道德。中国应该以道德的方式与西方的武力竞争。如果从现在的角度看,学习西方,无疑是更正确的选择。但是倭仁的主张却并不是毫无意义,在当时的纷乱局面,能够保持一个文明的核心也是非常可贵的。

但是慈禧还是选择了学习西方,于是就有了洋务运动,包括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等许多现代的工业制造厂。并且创办学校,培养翻译官等。还有了一批批赴美留学的学生。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四岁的侄子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自己再次垂帘听政。但是清朝外部的问题,并没有因为皇权的更换儿停止。

日本与1874年入侵台湾,发生了海上危机。同时,阿古柏接着沙俄和英国的帮助,想要让新疆分裂,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了路上危机。如今清朝政府财力不足,应该先解决路上危机,还是海上危机?

先解决哪一方,似乎都有道理。清朝的很多战争,都是从海上开始的,所以加强海边防御,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路上危机同样紧迫,如果置之不理,沙俄很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抢夺东北地区,后患无穷。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决定的问题。但是加上海边与列强的关系相对融洽,塞防这边相对容易解决,并且只要投入金钱,就可以得到回报等因素,最终慈禧还是决定了先解决路上危机。

光绪元年3月,慈禧命令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左宗棠运用“先南后北,缓进急冲”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但是慈禧为此也下了血本,7年的战争,总共用了五千二百万银元。

到了1888年,北洋水师建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拥有近代武器的军队。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60岁大寿。她想要修建一个宫殿。但是这钱必须要从北洋水师出,因为清朝是在没钱了。那么,慈禧要不要修呢?如果为了国家考虑,当然是不修为好。但是慈禧又为大清贡献了那么多,修一个宫殿似乎又不是过不去,但还有一个原因。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建立的,李鸿章是一个汉人。如果不“限制”一下北洋水师的发展,李鸿章这个汉人的权利很可能会增大,这可是慈禧不想看到的。所以慈禧还是决定花大价钱,把这个宫殿修了下来。

这就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财力不足,建立后,就基本上没有买过什么军舰,甚至炮弹也没买几颗。结果1894年的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朝廷上下都被轰动,一个在古代已知学习中国的小小日本,竟然也在欺负中国。这掀起了一波改革的浪潮。康有为的主持加上光绪皇帝的支持,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但是,慈禧会赞同吗?不会?

是的,慈禧反对了这次变法。这其中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慈禧本人也尝试国学习西方文化,但是并没有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是满汉冲突。如果变法成功,那么意味着汉人将会把持朝政,清朝就不复存在了。在中国弱小和清朝灭亡之间,慈禧选择了中国弱小。于是慈禧流放了一反往日,不听告诫的光绪,杀了变法中很重要的6人。只持续了103天的戊戌变法,就这样结束了。如果说这是慈禧犯的一个大错,那么后边还有更大的。

不久之后,一个叫做义和团的组织兴起了,据说他们有着“超能力”,刀枪不入。慈禧竟然还信了这样的话,于是想要利用义和团,对抗西方列强,同时对八个国家宣战。结果,中国完全抵挡不住八国联军,联军肆意进入中国,抢夺,火烧圆明园。最后以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结束,中国赔偿了四亿五千万两银元。

那么慈禧现在该怎么办呢?是否要写一个“忏悔书”,反思一下?也许应该,但是慈禧的脸面过不去,所以并没有那么做。那么慈禧可以怎么做?该怎么改善与西方列强的关系?首先要放开改革,学习西方。其次要讨好西方,“多给西方一点笑脸”,而慈禧也正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有了清末的新政。

1908年11月15日下午2时左右,慈禧便在北京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意思就是,女人以后,千万不能干政,这是慈禧自己生平的教训。

三年后,大清在一个小皇帝的治理下,亡了。

那么,慈禧究竟是救了大清,还是亡了大清呢?我们当然可以说慈禧救了大清,她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并且实现了“同治中兴”。那么为什么慈禧有害了大清呢?

我认为,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慈禧本身的能力,不够强大。很多时候,慈禧都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比如从北洋水师中拿钱为自己修园子。组织改革。向八国宣战等。加上慈禧自己有点享乐的心理,并不算是一个完全的“明君”。但是这其中的本质,是慈禧没有弄清满汉关系。

虽然慈禧一生都在奋斗,但是只能说她在为大清奋斗,而不是为中国奋斗。每一次慈禧的错误决定,其实都与满汉冲突有关。在汉人和满人的斗争下,慈禧选择了满人,选择了让中国弱小,但是清朝保留。但是慈禧没有意识到,清朝如果不变发,早晚会被被西方列强消灭,最终还是需要改革,还算是需要汉人治理。

所以我认为慈禧是想要为她的国家效力,但是没有完全看清楚局面,所以有了慈禧害了大清这一说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