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对社会进行知觉

    什么叫社会知觉?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很简单,我也不必用复杂的概念混淆大家,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对自我及对他人的知觉。

    那么什么叫知觉呢?我们总是通过感官来获得外界的信息,我们得到的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就产生了我们对于事物整体的认识,同时了解了它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的知觉。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总是能够辨认出一个事物的整体形象。

    举个栗子:我们如何辨认出我们熟悉的人来?我们通常可以根据某个人的声音、体型、外貌、衣着等等来辨认出来这个人。那么声音、外貌等等这些固着在人身上的个别属性就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到的,也就是感觉;而这些个别属性经过我们人脑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我们辨认出不同的人来所依靠的往往就是整体印象),这也就是知觉了。通常来说,我们在感觉的同时也在进行知觉,我想这是大家很容易察觉到的。

    那么社会知觉就是指我们能够了解他人,了解自己。

    很多人以为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能够看透别人,所谓的厚黑学就是这样应孕而生,而心理学不仅仅是教你这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自己,也就是自我觉知,在哲学上通常称为自我意识

    其实在老早以前我们对于自我的觉知还是很关注的,包括如何认识自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但随着行为主义的产生,之后人们渐渐把关注点转移到他人的行为,这样对于自我的探求就少了很多,但近年大家对于自我的认知也开始觉醒,当然原因很多,在此不做分析。

    正因为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很重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我们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才能真正获得成功,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自己。

    台湾有位著名的教授,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他把人分为四个层次:人财——这种人本身就是财富,是可遇不可求的,只占社会1%;人才——能够创造财富的人 也就是很多企业寻找的人,这种人大概占到5%也是少数人;人在——也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这种人很多,大概占到80%,还有最后一种人——人灾,这种人唯恐天下不乱,是一种灾难性存在,大概占到14%,也是我们需要改造剔除的。

      那么我们知道这些有什么用?说实话,我当时听到心里感觉为之一振,因为发现我自己,虽然怀有远大的理想,但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平凡,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之后却能做到不断地努力,这才是我们了解自己,定位自己的意义。因此我们更加明白了解自己有多么重要。

    自我觉知指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和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且在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同时促进自我的成长。

    比如说,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想不难回答,有人会说,我是一名学生,我是一个女儿;还有人会说,我是一个坦诚的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有人会说,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人,我自私,冷漠……那么这些都是我们的自我觉知

    “我是一名学生,我是一个女儿”这就是我们的外在自我觉知,也被称为公我,这一部分包括我们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等,就是我们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中的人对自己的身份的知觉。

    “我是一个善良坦诚的人”“我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这些就属于我们的内在自我觉知,也被称为私我,这一部分我们关注的是我们的内在情绪、自我的心理品质等等。

    我们在对自己进行了负性评价之后往往会出现纠结、痛苦等感受,这些都是正常的,正如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情绪情感其实都是有其合理之处的,也都是符合科学的规律的,因此我们不必总是为自己的某些负面情绪和情感感到羞耻,学会接受它,我们才能进而改变自己。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对自己的负性评价其实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普世的价值观,而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行为是合标准和价值观的,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实际行为与要求相悖时我们就会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及矛盾,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才能够对自我的行为进行调节,使其符合我们的内在标准和价值观,进而实现自我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现实的自我感到苦恼,因为人体自我防御机制总会来保护我们,让我们学会改变实现身心的和谐。

    每个人在进行自我知觉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觉知倾向,西方人习惯于从内在去知觉自我,而中国人则更习惯于从外在去知觉自我,这当然跟文化背景等等有很大关系 。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无论哪种觉知方式,都不存在“外在觉知比内在觉知优越或者内在觉知比外在觉知好”这种说法,觉知倾向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从自我觉知方式我们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例如内在自我觉知高的人可以从事作家、科学家等工作;而高外在自我觉知的人则适合从事警察、律师等工作,因此了解我们的自我觉知方式对我们可以从事何种职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若是能够将这两者结合,我们将会具有更大的潜力。有一位印度著名作家,在接受采访是被问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他一共回答了十句话,而每一句话都是以这样的格式“我是印度人,我是一个……的人”,或许看着让人觉得奇怪,但这也反映了这名作家何以成为一名相比其他人更优秀的作家:高内在自我觉知与高外在自我觉知的。

    研究表明,内在自我觉知和外在自我觉知都高的人成功率更高,因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两种觉知的培养。

    那么我们如何形成自我概念呢?这就依靠我们的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指的是我们用来组织和引导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Higgins提出了他的自我差异理论,即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括三部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他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具有自我引导作用的。

    理想自我使我们去追求一些目标,而应该自我使我们回避一些目标。当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产生差距时,则会促使我们去努力,如: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我们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当我们努力了发现很难的时候我们往往感到沮丧;而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产生差距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愤怒、失望甚至回避,如: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公正无私的清官,但我却没能做到,这时我就会感到愤怒和绝望。

    对于自我概念的理解使我们明白:我们要有自己的追求,同时更要对自己准确定位,同时行动不能违背我们的道德良知,否则即使我们实现自己的目的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心安理得。

    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是人格成熟的标志。指我们用自我服务的方式解释生活,包括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但外显自尊得分高的人不一定内隐自尊得分也高,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看起来成就很高在外人看来很自信的人实际上内心却十分自卑了,二者并不矛盾。

    自我提升,也叫自我美化,它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指我们找出我们自己好的地方,向别人证明我们是好人这一倾向。

    自我确认,既然是确认,说明我们自以为自己具有某种品质,在现实中寻找证据来向别人也向自己证明自己就是这样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从而使自己获得自尊感,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虽然容易使我们对自己形成一定的认知偏差,但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却提高了我们的自尊水平。

    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社会心理学家Jones总结了6种自我表演策略:自我抬高——通过行动或言语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朋友圈」的「经营」大抵采取的是这样的策略;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的内疚;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恳求——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的同情;恫吓——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逢迎——说他人喜欢听的话,即“拍马屁”。其中中国人常见的表演方式就是「谦虚」「逢迎」,这跟我国内敛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心。在此不做讨论。

    自我表演是我们印象管理的核心,但有时我们不愿意尝试失败或者预料到失败的情况下我们常常采取自我障碍的方式。

    例如:我们预料到考试即将考不好或者自己没有信心这样我们就会更加撒开了玩,结果是我们考好了我们会觉得自己能力还可以,考不好就会把原因归结为是我自己没认真复习而不是我能力不行;再如,我们在一次社交中失败就会学着把自己隐藏起来,逃避一切社交,因此给自己找借口,是我不喜欢社交而已,并不是因为被排斥或是社交能力不足……这些看似“病态”的心理实际上都是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而已,我们没有必要感到羞耻,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学会接受,并学会正确归因。

    那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表演呢?我们通常是依靠自我检控来实现的。简单点说自我检控就是我们看到别人的做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做法符合他人的期待以至于能够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使自己合群。自我检控高的人往往适应能力较强,也就是通常有一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人,当然自我检控高低也没有所谓优劣之分,但是却适合不同的职业,这与上述的自我觉知理论有些类似。

    自证预言,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论述。

    同时,我们对自我的觉知还有体像,指的是对自己躯体的知觉,很多人在今天开始节食减肥等等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我将谈谈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即个人知觉

    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呢?我们看到一个人往往先形成一个感觉,随后我们将我们获得的感觉特性整合,形成知觉,进而我们就形成了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我们形成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研究表明,我们对一个人第一印象形成的负性印象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对他人第一印象的评价有以下三个维度:评价——好人坏人;力量——强还是弱;活动性——主动还是被动。也就是说,我们在一开始就会形成对一个人的这些印象,而这些印象一旦形成,想改变是很困难的事情。因此给他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重要得多。

    其次,我们就整合信息,形成了对他人的整体印象。这里有几个信息加工处理模型,即平均模型——一次性加工,对陌生人起作用;累加模型——对熟人起作用;加权平均模型——更加科学,常用于企业HR选拔人才。通过加权模型理论,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同时在选择职业是慎重考虑自己的天赋与能力,这样我们才能使得职业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在我们认识他人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不等同于错误,因为我们往往事后仍然意识不到。

    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因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出色而推测这个人其它方面同样出色。最常见的就是“以貌取人”。我们通常认为长得漂亮的人更善良、智商更高……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的种族歧视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黑人总是存在偏见?甚至在一些案件中往往认为很多攻击性行为来自黑人,有个实验也证明了人们往往讲黑人与愤怒、攻击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我们解释当今种族歧视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同时我们更难以想象的是,即使在法官判决的时候,这种以貌取人仍然起到很大作用,美貌的人往往判罪更轻,但美貌的人运用美貌来犯罪则会被判处更重的刑罚,这也说明人们对美貌的过高期待。

    慈悲效应,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往往不是跟评价自己一样呈正态分布,而是向右移动,也就是说,人们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往往比对其他物体或对自己的评价更宽容。因此,在别人说你很好时那你可能就一般,说你还行是也就是不怎么样,哈哈哈哈,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很好。

    同样,现代神经科学实验证明:正性信息与负性信息在大脑引起的活动不一样。

    正性信息(好的评价)通常会引起大脑全性反应,即激活大脑很大一部分区域,持续的时间也较长,通常能够达到两周到一个月,但大脑活动幅度比较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相反,当我们在接受负性信息时,我们往往只激活了大脑局部的活动,活动剧烈程度较高,但很快又会降低,通常只在30min左右就会降低,这也是我们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否则脑子不出问题才怪。

    这也就告诉我们,我们很多时候往往高估了我们痛苦的程度,例如失恋了便觉得痛不欲生,实际上只是我们主动放大了这种感受而已。

    同时,还有实验表明,人即使在痛苦的时候也是存在快乐的情绪的,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只是因为激起程度较低我们无法察觉罢了,因此我们更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能使自己主动沉浸在痛苦之中,增加自己无谓的烦恼。

    津巴多,前国家心理协会主席,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很有趣别人想不到的实验,他曾做过一个实验:性侵害研究实验,他不去研究犯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去监狱询问罪犯来研究受害者行为引起冲动,结果发现,受害者行为的刺激性为她们带来了灾难,因为她们走路与其他人不一样:步幅——特别大或特别小;重心的移动——上身不怎么动;整个身体的移动——幅度比较大;脚抬的高度——脚抬得比较高。这项研究看起来匪夷所思甚至很可笑,但它也对我们起启示作用,我们如何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他也对此进行了量化,使我们有据可循。

    那么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可可以探寻到一些知觉线索,如:情绪。通常我们是通过表情来传达的,因此为给他人形成一个好的印象,微笑也就极为重要,研究表明,即使是虚假的微笑也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同时情绪的感染认为我们的微笑也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感;而即使是虚假的皱眉也会使我们感到烦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想要获得幸福和快乐就要学会多微笑。

    同时还包括了非语言线索,即人际距离、身体姿势。正如很多畅销书说的那样,这些也确实能够反应出一些人际关系特征。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两个人关系很好距离往往更近,距离远的往往关系也不好,但这对女性比较适用,对于男性而言,即使关系不好也能保持亲密距离,甚至拍拍肩等这些亲密行为,倒也不是男性虚伪,只是男性似乎不太在意这些,我想这也大概可以解释为何大多数成就高的都是男性了,显然男性格局要比女性要大。

    对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我就不说了,外因与内因,稳定和不稳定,如何正确归因,这些我们在教育学中也有些了解,大致也差不多,不再赘述。但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正确归因,这样可避免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最后还想就人格和情绪谈两点。

    我们往往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很重要,我们常说性格决定成败,这话是没错的,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若想获得快乐或是长久的幸福,却不是我们的性格决定的。可能有人会觉得自己属于抑郁型气质,性格也偏抑郁。自然,气质是生来便有,无法改变的;性格虽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但改变起来也很难,因此将自己的遭遇与情绪都归结为性格所致,这其实是很显然的错误。

只能说性格和气质有一定的基础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活泼开朗的人也会抑郁难过?而内向的人也会获得幸福?

    为什么会这样,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可能这话有些不严谨,但起码认知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因此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如何使自己更快乐?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方式,所谓危机必定是“危”中有“机”,我们若是抱着这种看法,那么一切问题,我想,都难不倒我们。

  心理学是能够使人强大的科学,希望大家生活中都能多用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看待自我,看待他人,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眼光会变得宽容很多,心胸也会变得开阔很多。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心理学,治愈自我,也帮助治愈他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个人潜能和完满人性的统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如何对社会进行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