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百听不厌的讲座,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遇见传统,感受高维,认知世界。

关于三位老师佛学、科学与哲学的讲座,我百听不厌。



如今,是一个共同觉醒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开始暂停步伐,回看自我,也都想通过修行,改善自己的波频。可是,修行并不是灵性的傲慢,实修就是要成为念想的主人,是修自己而不是修别人。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会混淆,甚至陷于其中,无法真正的觉知。

而三位老师的讲座,可以说是把大智慧真真切切的通俗化了,把我们想“明知”的,都讲了出来,让听者可以醍醐灌顶,可以泪流满面。

所以,我试着把老师们讲授的重点汇总一下,以便我们后期共同学习,反复阅知。

                             

一、关于情绪化:

仁波切老师:

1.我们总是想着自己的心能够归于平静,拥有快乐的心态,由此,会喝很多“鸡汤”,殊不知,“鸡汤”再好,都是浮于表面的油腻,并不能为我们自己提供根本上的持续性的幸福力。所以,必须向心而行。

2.情绪不等于负面情绪,修行也并不是指“不悲不喜”,如果一个人修到“无感”,那宁可不修。

3.我们应该提高心力,正确的对待外物,这样,负面情绪才会离开。同样的一句话、一件事,两个人的理解就会不一样。所以,负面情绪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4.要明白:重点不该在于情绪的传播媒介,而应该在于情绪本身,这样,我们就再也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困扰了。

5.修心如同锻炼,是点滴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事儿。

6.如果你想快乐,就从快乐开始。摆脱烦恼需要勇气。也要知道:烦恼从无名来,是不知或颠倒认知的结果。而当认知中的不知或颠倒认知出现时,你就会烦恼,所以,摆脱烦恼,理应在自我认知上找原因,而非纠于外物。

7.只有真正懂了一个人的优缺点,才能接纳他的全部。如果,我们只从他人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那说明我们都只是在与自己打交道,且从未突破自己。事实是,我们爱的一面和我们不爱的一面共同组成了我们面前的这个个体。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值得我们这样反思。接纳对方的一切,当下和未来自会美好。

8.我们可以经常这样问自己:这件事在告诉我什么。用生命的觉醒去问,追溯求源。

刘丰老师:

1.万法归于心法。只有改变投影源才能改变认知,改变了认知才能驱使我们回归内在去调节情绪。

2.高维实验条件需要:净、静、敬、境、镜。其中,只有平静才能带来觉知。

3.爱是单方面的付出,情是同频共振的关键。

4.认知,往往是我们的障碍。认知触发情绪,而如果在情绪来临时,我们及时的透过它觉察到认知,那么,就会颠覆我们已有的认知,从而反作用于情绪,是一个闭环。

5.如果当下是正上的抛物线,那么未来,必是正上,根本无需期待,自会美好。而如果当下是负下,则未来必是负下的,想改变,必须修当下。

6.烦恼即菩提,转念即可变。要用智慧解开烦恼。“佛看众生皆是佛”。

7.我们面对另外一个生命,应是无条件的忍耐、感恩和包容的姿态。只有视“他”为自己人生的“陪练”,才能获取生命的持续圆满,由此,便堪称觉者。

8.“天使的故事”梗概:一个天使要到人间修炼,其他天使没有愿意随从的,只有他最好的朋友愿意与他一起。他对最好的朋友说谢谢,而那位天使却哭了,他说:“我怕你会怨恨我”~

所以,当我们遇见一个另外一个生命,无论他怎么对我们,我们都应持感恩之心:你是来陪我修炼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来帮我得智慧的。

9.每一次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付出。

因为懂得 ,所以珍惜。

10.一切狭隘的爱,对人都是伤害。爱,就是付出一切。一起学会爱与被爱,就是学会无条件的感恩、接受、原谅和包容。

11.爱,一旦产生分别,就是烦恼。自己内在的认知往往通过对方反映出来,就会有伤害的存在。所以,要无嗔恨心,才能修得圆满,而这,必定是成长中最重要的课题。

李老师:

1.当你不断的指责别人的时候,最需要负责的是你自己。

2.厌等于恋。要穿越迷雾,取得力量。宽恕别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放过自己。

3.世界上有三种自由:时间自由、金钱自由、心灵自由。我们都在渴望时间和金钱的自由,却总会忽略: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获取时间和金钱上的自由。

4.我们可以一起仰望天空,面对它,你是想做乌云还是想做天空?没有人愿意做乌云,可我们在生活中,却总是无意间扮演了它,乐此不疲。

5.当下,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时刻。我们送给这个世界最美的礼物就是当下的平静。

6.我们在这个世界担任很多角色,承担着各式的职业。可你知道吗?“无业游民”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身份。那种“无业障,观自在,不被羁绊”的感觉,才能让一个人更好的觉知其念。

7.转化能量场:当事情发生,我们可以把握好最初的17秒,并在这17秒里,同频众态、觉察念想、转换波频,因为感受才是灵魂的语言。在第68秒里,我们已经被迫进入了状态,要么开哭要么开打,而若想避免68秒后负能的极速聚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事情发生的17秒内察因转态。

8.我们应该学会舍和予。怎么理解?我们进入高维智慧后不断的付出,就会圆满。所谓“给出什么就会回来什么,种什么得什么”。如果有人骂你,那只能说明你曾在某个时空骂过别人。所有的外在,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就像一支笔,在我们看来是笔,在一只小狗看来,也许只是玩具。

9.成功是得到想要的,幸福是珍惜拥有的。多看到“想要的”,不看“不想要的”。随顺而无为。发生任何事情,只是去更好的接纳、欢迎和原谅。不必对抗,因为,你若对抗生命,生命就会给你更大的反作用力。看见“已有的”,不看“没有的”,你就会拥有更幸福的当下和注定美好的未来。

10.静能生慧。当一个人选择平静时,他想要的一切都能得到。

11.快乐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要求我们带着觉察回归内在。快乐其实不需要任何理由。无意义的快乐才能带来有意义的人生。

12.善缘和恶缘都善了。菩萨也有正行菩萨和逆行菩萨。逆行菩萨正是以不同的方式成就你的。很多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也正是为了唤醒你,让你走上身心灵觉醒的道路,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成就你。那个经常被家暴的小女孩,依然在最后选择原谅她的父母,正是明白了这一点。

13.无论你曾经做过什么或是没做过什么,你都值得被爱。

14.石头是伤害不了光的。我是光,我是爱,我行走在人间的自在天堂。

15.我们可以自问:现在的我,是记忆中的小我还是神性的本我、大我?

二、关于法喜、大愿:

1.本自具足的觉醒大愿决定了一个人的精进方式。如同:我想去青藏高原和我想这个月去青藏高原,其落地的行动是完全不一样的。

2.我们应该时刻在人事物和情绪里去觉察,由此,每一个当下都成了精进的机会。任何一念里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的颠覆认知,就会被变成消业的机会。

3.入世修炼就是要做到当下精进。

4.要相信:本自具足、无上正觉的大爱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帮助你超越自我的生命障碍。

5.也只有大愿,才能助你在三维空间里超越,会让你不再恐惧、不再迷信,更不会再在功能觉上受图像的纠缠,会让你拥有全部接纳的勇气和获取当下提升的力量。

6.法喜:是内在持续并恒久的悦喜,与快乐(很快的乐一下)不同。法喜,会助你每一个当下和每一个内在的提升。

7.执念生分别,分别生烦恼,念念相扣即生业障。认知,是执念的根源。法喜的状态下,认知才能得以改变。而只有我们主动颠覆了已有的“不知或颠覆认知”,我们才能为自己“消业”。

8.生命就像一道道考试题,我们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道题,要从每一道题里获取喜悦和力量。而若我们轻易放下,就会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遇见更大的当量。解题,在所有对象里看见自己。

9.持大愿,才能促圆满,也才能让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里获取力量,通达无限。

三、转念小窍门:

1.烦恼不可怕,不让他进“门”就好。

当下忍一下,给自己平静和觉察的空间。只是忍一下哦,不忍或者持续的忍都会导致忍无可忍的可怕后果。唯有当下的小忍,才能给自己进入高维的机会,转变我们内在的投影源。这里,仁波切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小偷的故事”,我们总不能允许他进来却又在他行动的时候埋怨他。所谓,进了你的心的才会伤了你的心。有念,不怕。怕的是随念而行。

2.不自找烦恼。我们不能那么轻易被伤害,更不能上烦恼的当。疼爱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3.允许他人有烦恼的存在。

我们的敌人决定了我们的高度。学会给别人时间去发脾气。

4.调整当下的注意力是转化情绪和沉淀情绪的法宝。

允许自己当下静心专注于信手拈来的任何一件物品上超过五分钟,你就成功调节了当下自己的注意力,不被过去或未来捆绑。

注意力即事实,要学会随时回到生命的实相。

人类造访地球的三大礼物:肉身、犯错和自由意志。你的决定,决定了你的命运。

5.允许它的存在就是不允许它的前提。要内心相见,用内心的光照见自己。犯错,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己是什么,而犯错和烦恼都会帮你圆满自己。

四、不执念、归自然:

1.执念就是把内心的喜怒哀乐都给出去了,所以,我们不该执著于它。做企业,尤为如此。

2.要遵循一切归于自然的自然之道。做事的过程很重要,不必过分期待如何好的结果,只要看到并享受过程,认真但不较真的对待过程,时刻觉知自会美好。

似乎,是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负面情绪,才有了这堂讲座。

我们需要借助这些比“鸡汤”更深层次、更高维度的理论,在点滴中修行,并享受其过程。

很多时候,只有我们知道了做事的原因,才能激发我们的觉察;只有我们知道每件事的发生意味着什么,才能唤醒我们正确的觉知。

希望我的整理,能够给每一个生命带去更好的当下。

感恩,正修。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场百听不厌的讲座,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