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快乐?

日光轻暖,温热,11月的深圳仍保持着它特立独行的一年一季。

一阵风吹过来,天气似乎已经凉了下来。

咖啡厅上面的中央空调沉默着,旁边的电风扇也不再摇头。


下午时针指向四点半,我摩挲着咖啡杯,眼神穿过对面的街道,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耳机里传来gaga的《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

“That Arizona sky burning in your eyes

亚利桑那的天空,在你眼中燃烧

You look at me and babe I wanna catch onfire

你看着我宝贝,我的热情如火

It’s buried in my soul like California gold

它像加利福尼亚黄金一样埋葬在我的灵魂里”

歌词倒是很应景,我落坐在靠窗的位置,一抹斜阳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射进来,细细碎碎铺了一地,像是满地的黄金跃然跳动,煞是好看。


忽然想起了余秋雨《行者无疆》书中的一句话:“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看来余老这句话正是写着现在我的状态。


只可惜,我没有过于轻松的状态,反之最近心境稍稍低迷,被一种怀疑自己的诡异氛围笼罩。开始思考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无用功和错误抉择,如果蝴蝶效应从一出生就开始奏效,那我们的一生是不是都在无数种选择里得到与失去?


正想的入神,一个小巧玲珑的女生从对街斑马线走过来,浑身散发着青春灵动的气息,她向身边的人笑着分享她的故事和发现。看着这一帧美好的画面,安静的氛围被稍稍打破,她的笑容带我进入了另外一种和谐宁静的状态。

我们活着,经历着,一切都在发生着,一切也终将过去,这很好。


在此之前,我刚刚厘清了我的目标,我知道魔幻的2020年也是我内心觉醒的一年,尽管它行将结束,但我清楚会进入新一轮的蜕变,没有什么比内在突破来的更令人兴奋了。


此刻,我站在时间线的一个特定的点上,一端是过去,一端是未来———我深刻的明白我是谁,我比任何时刻都清楚,我要的是什么。


这样清醒明确的时刻并不多。


一向被视为开心果的好友z,突然发来微信:

“翻开通讯录,发现没有一个可以聊聊的朋友,也许是我太不善交际,或者太不喜欢倾诉吧,突然觉得有点孤独,除了瞎忙乎,连一个开玩笑的朋友都没有,前途渺茫,像是趴在窗户上的苍蝇,看着一片光明,可是没有出路。也许这就是生活吧,可是我为什么缺乏那么一点点对于生活的热情呢,唉,上不能敬老,下不能扶幼,可能这就是一种无奈吧。”


我立刻给她回了电话。此刻,没有什么比声音更温暖的问候驱散她内心的无奈了。


毕业这些年,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现类似的感觉:


总是为完成工作而焦头烂额,下了班只想躺在床上刷手机,什么都没心思做;

有一份外表光鲜的职业,但自己内心并不喜欢,每天都在煎熬和压抑中度过;

难过的时候吃很多甜食,控制不住地买买买,但只开心了一会又回到抑郁情绪里;

工作总是不顺利,一年跳槽2-3个公司,静不下心来,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自从生完孩子,她已经不是她,而是某某妈妈,一天24小时,有1个小时是自己的都是奢侈…..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看到朋友圈,大家笑得花枝乱颤,到处疯玩的照片,心里赌气下次晒照的一定是我;

参加完朋友婚礼,心里暗暗发誓,下一场一定是自己的婚礼;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科科95以上,咬牙切齿对着孩子说明天去补习班….


在这个充满焦虑感的社会,每天过得迟钝麻木,好像再也无法开心起来。


为什么步入社会,就注定与“快乐、幸福、开心”渐行渐远?


我想,大概大家都缺乏爱自己的能力。

我们经常想尽办法让伴侣开心,让他成长;想尽办法让孩子优秀,成为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般优秀;想尽办法讨上司满意,沉浸工作。


缺乏自我关怀的意识,被不断累积的疲惫感消耗,慢慢失去感知快乐的能力。


现在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每天八九点下班成为常态。或许你觉得工作生活的平衡不重要,自己可以趁着年轻多打拼。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情绪状态越来越差,好像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这种情况,就是面对超量的压力时,身体给你发出的红色警告。


当出现强烈的刺激时,我们将出现一种应激反应,叫做「战斗或逃跑」。它会把生理系统积极地调动起来,比如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让我们产生更多能量去解决问题。被接近枯竭的身心状态拖累,暂时丧失感知快乐的能力。


「不要陷入应该圈套」

做着别人看来你应该做的事,压抑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很多人在谈到不快乐时,会提到的一个共性的原因:做着父母看来体面,但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工作。


面对原生家庭的期望,还有转行的风险和议论,他们的天平最终倾向于妥协一方:情愿违背真正的自己,戴着伪装的面具生活。


或许表面上你的生活岁月静好,但人和环境的不匹配,会让认知失调越来越严重——脑海里总有「我应该」和「我想要」两种观念在打架,不断被心理冲突所折磨,最后毁掉了原本快乐的自己。

「快乐陷阱」

用过去的方式寻找快乐,没考虑到能否满足当下的成长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这块熟悉的区域会给人安全感、掌控感,让我们不愿意走出来,直面可能会带来痛苦和挫败的成长。它就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舒适区”。在情绪调节方面,躲在舒适区也是我们越来越痛苦的原因。


这种不快乐应该如何调整呢?


1.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和应激状态。


我们要在心里提醒自己:如果一直绷得太紧,没有休息的时间,再坚韧的弦也会断掉。摸清楚你精力的储备有多少,当能量低于40%时应该敲警钟,跌破20%就要强迫自己停下来。比如在家好好地休息一天,跟朋友到户外骑骑单车,去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看一场艺术展,或是深圳湾看看海,让你的小宇宙重新恢复能量。


2. 调整讨好型人格,学会重视自己的感受,拒绝别人的不合理期待。


很多人有“价值条件化”的倾向——总觉得要满足外界的期待,我才是有价值的,不然就一无是处。所以会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过得越来越痛苦。想破除这一点,我们需要展现真实的态度,对违背本心的事情说「不」。


如果是重度的讨好型人格,可以从一些小的地方开始:你喜欢传统文化,已经做好计划去洛带古镇旅游。但同学硬要你改变计划,今晚一起去蹦迪。我们就可以告诉她:「不了,我还是想抽时间去了解下客家文化,你再找找其他人吧。」跟别人划一条明确的边界,不让他们挤占真实自我的空间。只有尝试去拒绝,才能减少「我应该」和「我想要」的冲突,让内心的撕裂感有所缓解。



3. 突破舒适区,选择满足当下需要的应对模式。


当你面临巨大压力,下意识地想疯狂剁手时,记得问自己一句:我是在盲目沿用过去的经验,还是选择了最合适的方法?就像肚子很饿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饱餐一顿,而不是给自己倒几杯水。即便倒水比做饭容易,也帮助过我们缓解口渴问题,但它不能让现在的你填饱肚子。回到现实问题上也是如此。


如果面临的是亲密关系问题,那就需要学会沟通和调整不合理信念,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如果用剁手来回避关系冲突,主要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买再多的东西也无法让我们快乐。只有放下对安全感的执念,选择痛苦但能满足成长需要的方式,踏实的快乐才会到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这世界真好,吃野菜我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看”这是抗战期间的“慰安妇”韦绍兰说的。她勇于提出军的暴行,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忘记历史。又温柔的发现这世界的种种美好,这种精神,是一种经历复杂后的纯粹。


真正经过生活毒打的人,或者会觉得生活充满恶意,或者会认为生活充满阳光。其实这都是生活,只是心境不同,选择的看到的都会不一样。


也许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会在朋友圈发着:“我来人间一趟,总要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谈谈恋爱,赚点小钱,挨打就去还手,病痛就去投医。我要温柔的对这个世界,这世界方能温柔待我。不管余下的日子多么短暂,或者多么漫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为什么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