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多少关系毁于没有界线

1、

没有人喜欢战争,可就在前两天,我们家爆发了一场战争。

事情是这样,优优从过年以来就突然很不喜欢喝稀饭,每次喂稀饭我们总是硬着头皮,用尽十八般武艺,优优也兵来将挡,想出无数办法抵抗。每次喂饭都成了我们家四个大人轮番上阵的消耗战,真是两败俱伤,苦不堪言。

这天晚上开饭,婆婆又照例喂稀饭,喂了半天无果,并且优优声明:要妈妈喂。

知道她在耍花招,我还是接班上阵,拿过勺子喂了几个来回,优优还是不喝。

我觉得孩子实在可怜,每天被这么逼,于是就想跟她说,优优啊,你是不是不想喝稀饭啊,要不你先吃点菜和馒头……谁知我刚说完第一句,婆婆就发话了:你不要这样跟她说,她不喝稀饭都是你们这样引导的。

因为觉得这话实在没道理,再加在给优优喂饭这件事上长期积累的矛盾,旧病新伤一起发作,终于,一场战争爆发了。

2、

其实,抛开我和婆婆各自的观点孰对孰错先不说,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总是普遍的界线感缺失。

比如这件事,我认为如果在我喂饭时婆婆能适当回避,至少不过分参与,那么事情就不会变得这么糟糕。

面对这样的事,大家普遍的反应是,先略显无奈的一声叹息,然后说,老人也是为了孩子好啊,有什么办法呢?老一辈人的观念就是和我们不一样之类的。

似乎,在中国的家庭里,你永远无法就事论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事理中总是缠绕着情理,而情理又是个“人人心里有杆秤,谁也和谁不一样”的东西。似乎到了最后,就只有凭借各自的理解,能忍则忍,息事宁人。

能否跳出这个怪圈呢?既不伤感情,又不让任意一方感到憋屈,还能较妥善的解决问题?

我想是有的,那就是尊重界线。

3、

当然,我知道,在中国谈界线首先就不是一件可以多么理直气壮的事情。因为跟我一样,大多数80、90后的父母其实都是由于种种限制,在依赖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如果要讨论界线,这首先就是一种越界——我们侵占了父母的生活。

但如果这就是目前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接受和承认的现实,那么我们就要放弃一切努力吗?我觉得不是,我想我们仍然应该也可以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探讨界线存在的意义。

首先要明白,在与父母共同照看孩子的过程中,不管双方多么努力,多么善解人意,都不可能保证每个人的想法完全一致。退一步,就算是大家想的一样,那么也还存在一个执行度的问题。

比如对待孩子的哭闹,双方都认为不该纵容孩子,让他适当哭一哭没什么问题,但具体的事情上到底什么时候该喊停,则每个人的度又都不一样。

所以,在无法消除客观差异的前提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对方留以空间,允许他人在自己的空间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

其实,所谓的界线,并非是要在家庭中实行军队管理,弄得人人自危,而恰恰是为了彼此和谐共处,强调给对方以应有尊重和空间。

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但在中国家庭,却往往成为一条羞于启齿的红线。

比如我的父母,如果我跟他们说,我和婆婆谈了谈有关各自空间的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正襟危坐,紧张不已,忙问我:没事吧。好像我这么做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而一个朋友,跟她谈起我曾和婆婆深谈应该给彼此空间,她当时的表现是一再惊叹,并表示:你可真行,反正我没这么做过。

这不禁让我感慨,在中国,婆媳矛盾普遍上演,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原因在于界线的缺失。而造成界线缺失的更深层原因也许并不只在某一方缺乏界线意识,而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会对建立界线,普遍存在一种防备和焦虑。

4、

我曾读过一本书,是一位美国老人写的,讲的是自己与妻子相伴一生的故事。其中记述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当时妻子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孩子们也都从各自住的地方赶来,病床前,老人与妻子丝毫没有哀恸之情,只是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叮嘱孩子不必留下,而是仍然去过自己的生活。

为了不影响老人的工作,妻子与他约定,绝不因为她的病情加重就放弃该做的工作,而是一切如常进行。而老人也是这样做的:在妻子逝世的当天,他按计划外出讲学,直到傍晚回到医院才得知妻子已故的消息。

我只知道,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绝少出现的,至亲之人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惯例一定是所有亲人极尽所能地陪伴在身边,至少,也绝不可能再度远离,奔赴自己的生活。

而如书中所记述的那样就是不近人情吗?

我却觉得,正是书中的这一幕,让我在些许惊讶之余体会到一种更为成熟的情感——在任何情况下,我绝不剥夺你保有自己生活的权利,愿给予你的生活最大的尊重。

也许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最终在事理与情理之间得到最大的释然。而不是纠结其中,伤人也自伤。

最后,由对孩子的养育说到这里,似乎说的有点多。界线感缺失是中国家庭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在于照看孩子方面。希望我们都能有所适当的反思,不再把界线当作隔膜,而是从心底将其内化为一种尊重的必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家庭:多少关系毁于没有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