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后感——读书写作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读完此书,闭目回味,脑海中浮现出书中这一句话:“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本书带给我哪些触发呢?夏眄尊和叶圣陶先生写作此书的背景,意义,书中介绍的读书、写作方法等都给了我太多的触发。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很奇怪读完此书后总感觉作者期待的目光在注视着我,这种情况在以前读书的经历中是从没发生过的,一番思考后觉得应该研究本书出版时的背景,本书于1934年出版,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中国国民政府对福建人民政府开战;伪满洲国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在吉林长春恢复帝制,中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又当上了康德皇帝,并宣布将“满洲国”改称为“大满洲帝国”;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总之时局动荡,百姓们颠沛流离,生存都有问题,上学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少。作者明白国家强大还是需要更多有识之士,要成为有识之士离不开写读书、写作,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人包括初中生都要参军或是参工,因此这本书表面上是写给初中生的,实际上是写给所有想要自学的人。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希望能开启更多民众的智慧,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的渴望心情。作者担心讲方法比较枯燥,于是用小说的形式把读书、写作的方法渗透其中;作者真挚朴实的语言,匠心独运的情节设计……我相信所有读完此书的读者都会感受到作者那道殷切期待的目光,这将会成为读者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经典经得起时间长河的检验。这本书发行距今有85年了,现在看还有那么大意义吗?最近我在学堂在线网上看清华大学祁海鹰教授讲授的《行云流水—— 工科的中文写作》课程,据他调查发现很多国际一流大学将母语写作纳入通识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体系;国内的名校在学生研究生阶段都还开设了很多写作课,他讲到我国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母语写作亟待补课,让写作助力学业和职业发展。由此可见,现在阅读这本书依然意义重大,我们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甚至中学语文教师都适合认真研读,有志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增强自己软实力的人都值得学习此书。陈望道和朱自清先生分别为这本书作序,都十分推崇这本书。学生学习大多都是为了考试,很多做法都是在舍本逐末,可能工作后都还不自知,阅读完这本书会让我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大师领进门,薪火需传承,修行在个人,不断深耕耘。拜读此书后收获巨大:笼统地说就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得其法后必将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上有更多的收获;具体地说就是在阅读方面我了解到读书的语调、有些名篇为什么读不懂、读书需要触发、读书笔记的做法、如何选书、看文学作品还是看文学史、如何鉴赏一篇文章等,在写作方面学习到作文的理解、字词在文章中的性质、文章的组织、修辞学、作文内容和题目、写作注意的地方、语汇与语感、习作创作与应用、小说与叙事文的区别等等。了解到和学习到但还不是自己真正掌握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未完待续……


生命不息,运动不歇,读书不止,每本书读完都要输出读书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心》读后感——读书写作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