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的父母不是这个样子的”,别让孩子成为“纪律”的牺牲品

文 | 蘑菇

图 | 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

把孩子从自己的控制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发现内心的声音,通过自己的选择走上符合自我的道路。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对于父母来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比孩子获得幸福更重要,那只能是“教育”,并且大部分人都相信,教育和纪律有着相近的含义。

人们是如何让孩子守纪律的?

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要守纪律,人们很早就开始想办法,而且确实也能想到办法——体罚。

把“体罚”视作执行纪律的方式,自古便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推崇。

如韩非《慎子·知忠》中:“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学记》中的:“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这里的“夏楚”,指的就是戒尺和教鞭。

“棒头出孝子”的确切措辞则起源于萨繆尔·巴特勒的一首诗——《Hudibras》(胡迪布拉斯)。

《旧约 - 箴言》中:“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驱除”和“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新约》中“上帝管教那些他所爱的人”等。

即便到了今天,虽说“体罚”的状况已经几乎绝迹,但为了“出孝子”,仍有很多家长抱着纪律不放,把诉诸于纪律的管教方式作为育儿的唯一手段和目的。

但是,效果怎么样?

“简直乱套了,无论我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听我的,就跟对牛弹琴一样,说什么都没用。”

“不可理喻,没收了她的电话手表,干脆就直接躲在房间里哭,到现在还没出来,也不跟我说话,我做什么都不行!”

每一次以纪律为前提的沟通,都在考验着双方的耐性、脾气、情绪、甚至是理智。

为什么代代相传的管教方式突然变得不管用了?

答案很简单:时代的变迁。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服从权力的世界到人们普遍平等和尊重的世界的拐点上,这种改变势必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家庭关系也不例外。

有鉴于此,一种与传统完全相反的育儿理念油然而生,它是一种调整了原本诉诸于纪律的管教方式,将其转变为以“尊重”为理念,“亲子关系”为基础的开放式育儿方法,并开始普及。

面对“传统”与“开放”,在这个自由、权利和认知都在高速增长的社会,我们究竟该选择哪种教育方式抚养孩子,才能让他们成为快乐、自信和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一、控制——传统育儿方式的本质

“如果你不收拾好房间,我就不让你看电视。”

“如果你听话,我就带你去游乐场。”

这些话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有时候我们就像是纪律的执行者,向孩子发出各种命令,利用奖励或惩罚,竭尽所能地控制着他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做到自己期许的好行为。

如果孩子抵抗,我们就愈发觉得孩子需要控制,所执行的纪律就越严格,直到孩子成为一个单纯的傀儡,完全在外部动机驱使下行事,而不是遵照内心的指引为止——也就是我们心中的“守纪律”。

“纪律”本身是个褒义词,但我们却把它当成是控制孩子行为的一种工具。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将会在不知不觉为以后的成长埋下了祸根,甚至会让双方都付出惨痛的代价:

1、剥夺了孩子表达情绪的权利

当情绪一直被压抑得不到发泄,会造成什么后果?

据英国《每日邮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已有约20%的未成年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而其中,约有4%为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度抑郁。

在本来就应该享受着阳光和快乐的年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有哪位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安安稳稳,不哭不闹?如果他发脾气,我们就不让他看电视。如果他敢顶嘴,我们就不让他出去玩。

我们都忘记了,孩子也是人,也有表达和发泄情绪的权利。

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觉得自己凭借着年纪和经验的优势,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这就意味着在下层的孩子应该主动融入我们,而不是反过来。

因此,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只要孩子生气、不开心,无论他们用什么方式发泄,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执行纪律。

孩子越闹得厉害,我们的心情就越烦躁,在这种状态下几乎不可能再去体谅孩子,我们要的只是加大控制力度让他们闭嘴。

我们不允许他们哭闹,也不允许他们骂人、打架。

谁会无缘无故地去哭去闹呢?孩子们一定是心情很差,或者遇到糟心的事情才会哭。如果不让他们发泄出来,就永远无法摆脱这些情绪。

压抑情绪,不仅会让孩子承担抑郁的风险,哪怕在长大以后,也不懂得该如何才能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会对他们的交际甚至是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2、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

自从孩子出生那一刻,我们就开始随心所欲地为他们的人生编写着剧本,并把一生的时间都投注在这部“电影”上面,却很少考虑“演员”究竟合不合适出演这个角色。

而身为唯一“演员”的孩子,碰到开明的“导演”还好说,起码还能商量把“剧本”稍微改写一下。

但大部分的“演员”却没那么幸运,他们别无选择:要么放弃自我,继续扮演剧中角色;要么冒着被“冷藏”的危险,奋起反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主见(失去自主性)”和“叛逆”。

孩子“叛逆”,身为家长还能接受到信号,可以及时地进行管教,真正最孩子影响巨大的,是失去了自主性。

正因自主性的作用凸显需要成长时间,这恰好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孩子还在健康环境中成长的错觉。

自主性越差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无疑是越“听话”的,因为他们所有的行动都几乎依赖于父母的意志。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失去自主性的孩子,容易人云亦云,导致在长大以后,往往往往会缺少一种很重要的观念——是非观,他们对于“正确”与“错误”之间分界线的概念很模糊。因此,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导致误入歧途。

而且,这个影响很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

3、恶性循环,让孩子重新承受自己的遭遇

有想起过小时候父母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听话”的?

传统之所以能成为传统,是因为它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毫不怀疑它所能带来的价值。

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流传下来的教育理念,已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想要一朝一夕改变,谈何容易。

我们都是过去的奴隶,大多都还沉浸在自己父母的影响下,从没逃离过。

或许很多人会反驳:“我爸妈以前也是这样教我的,现在还不一样过得很好?”

其实,过得好不好,我们都不知道,问题的本质是你当时的感受。

回想一下你当时感受:被赶回房间、不能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能和朋友玩、最喜欢的玩具被没收,有时候会被大声训斥、甚至体罚。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能心悦诚服地向父母认错、保证下次不敢并自动“听话”吗?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是要被带去接受精神治疗的罢。

没有人生来就是父母。父母是一种学习经历,我们都在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并在不经意间借鉴着自己父母的经验。

小时候那种恐惧、无助、绝望的经历,或许有很多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而我们现在又把当年受到的压迫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甚至变本加厉。

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成熟,会长大成人,终会成为父母,而他们又会把自己童年时所受到的遭遇用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

相信我们都不会再愿意让悲剧延续下去。

二、尊重、接纳、理解——“开放式”育儿理念的三部曲

就在我们正在为如何教育孩子被搞得焦头烂额之际,有没有发现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家长,好像特别擅长于应付各种情况?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就是这种人。

“你知道什么是亲子关系吗?”在我向她请教的时候,她这么问我。

“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呗,还能是啥?”

她给了我一个白眼:“我的意思是,你跟你女儿现在是敌对关系还是同盟关系。”

“敌对?难道我女儿还是是我的敌人不成?”我笑道。

“你女儿可不一定这样认为,她有心事,你知道吗?”

“她从来不和我谈心,有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是被她孤立了。”

“你们都太固执于控制孩子,在你们要求她做事情的时候,她就会感觉到是来自教官的命令,对于孩子来说这跟敌人的胁迫没什么两样,你会跟自己的敌人谈心吗?”她说道。

“不会,那要怎么做?”

“盟友,成为她的盟友。”

“怎么样才能和她成为盟友?”

“可以尝试先从尊重开始......”

1、尊重——为孩子们创造表达真实情感的自由空间

说到尊重孩子,我们大多的反应就是:“放任纵容孩子,屈服于他们的感受。”

那么我想问一下,如果对一个同龄人表示尊重,也代表你需要屈服于他的感受吗?

为什么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会产生这种想法呢?

那是因为我们对于父母这个角色,总是过于认同,因此总习惯以自己的意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

我隔壁住着一位小女孩,年纪和我女儿相当。让我奇怪的是,几乎每晚都能听到她哭。

“你自己看看都几点了,才做了这么一点作业?”

“别磨蹭,快做,明天不用上学?”

伴随着哭声出现的,还有她妈妈的“命令”。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女孩来到我家玩,她妈妈有些事情先离开了。

在她妈妈离开后,小女孩瞬间放松了下来,我没忍住好奇便向她了解了一下情况。

“有时候是不会做,有时候是饿了”,小女孩这样说。

“作业不会做你可以问爸爸妈妈啊。”

“我说了,他们只会说我没专心听课,总是找借口不认真做作业,后来我就不敢和他们说了。”

说到这里,小女孩的眼睛有点红了。我看着她,再看了一下自己的女儿,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要屈服于他们的感受,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情感。

只有当我们把孩子放到我自己一样平等的位置,而不是靠着自己的意识横蛮地否定他们,才能为他们创造出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自由空间。

对于孩子来说,能有一个安全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就不会认为我们是需要反抗的敌人,而是可以信赖的盟友。

他们会无所顾忌地向我们倾诉,一些负面情绪也能得到及时的释放,而我们也能从中发现孩子的真实感受。

尊重孩子的情感,不但是亲子沟通的基础,更是为下一步的“接纳”做了铺垫。

2、接纳——放弃完美的理念

每个孩子都想拥有一个完美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

但我们能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吗?

那为什么我们又会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呢?

上面说过,自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会把自身的意愿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按照我们自己心中的“剧本”来成长。

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完美生活,因此,我们会希望自己最亲近的人扮演这个生活中的主角。

我们往往会沉浸在自我的“完美剧本”当中,以至于我们无法给予孩子表达自我的空间。

我们的剧本大多是建立在无视孩子感受的基础上,让孩子遵循自己的“剧本”成长,表面上看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代价却是牺牲了孩子的自我。

“开放式”的育儿理念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因为它式亲子沟通的基础,而尊重孩子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纳真实的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创造出这样的“剧本”,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大多都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正如我们不能接受孩子有缺点一样,我们同样很难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

在情感上我们很难接纳有缺陷的“自己”,正如我们很难走出自己的“剧本”模式一样。

而当我们一旦能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们同样就能拥抱孩子的“本来面目”,不会再怪责他们没按照自己的“剧本”走,也不会再控制他们去实现我们信念当中的“完美人生”。

接纳真实的自己,首先需要我们自身的成长,只有放弃完美的理念,承认并了解孩子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选择。

3、理解——支持孩子的选择,让后果教育孩子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被开水烫了,是什么时候吗?

有一次去和朋友吃饭,她6岁左右的女儿学着大人的样子给自己倒茶。

但是由于倒得太满了,茶水溢了出来,把自己得裤子弄湿了不说,还被烫的哇哇大叫(还好当时的茶水也不是太烫)。

我想,当我朋友看见这种状况时,肯定又会按照自己的“剧本”把孩子大说一顿。

但我朋友当时很镇静,她一边帮女儿擦干裤子,一边安慰她说:“宝贝,别怕。你知道吗,倒茶的时候要站起来,这样你才能够得着,而且你那茶杯摆得太靠近边缘了,这样水溢出来的时候就很容易烫伤自己,还有,倒茶的时候水壶要这样拿,看到了没,如果实在太重了,你可以叫妈妈先帮你倒掉一点水......”

我以为那纯粹只是安慰小孩子说的话,以后肯定禁止小女孩再玩茶壶了,但她并没有。她和我说,相信她女儿在刚才已经吸取了教训。

我们所做的每一样选择,都会产生其自然后果,例如上面的小女孩,拿茶壶倒茶是她的选择,把裤子弄湿和被烫了就是其自然后果。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必须让孩子从自己行为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中吸取一些教训,这是帮助他们成长的重要环节。

孩子的家庭作业,相信是不少父母的恶梦,我也不例外。

但一些孩子却总能按时而又工整地把作业完成,我很好奇他们的父母是用什么方法辅导他们做作业的,为此我特意请教了其中一位孩子的妈妈。

“我儿子之前做作业也是磨磨蹭蹭,而我当然不希望她因为没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因为,每晚我都需要不厌其烦地辅导他做作业,你知道的,那根本就是一场战争”,她对我说。

“后来我觉得,我儿子自己本身就拥有完成作业的能力,他只是对我产生了依赖感,而这种依赖是因为自己的干涉形成的。”

她说道:“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益处,他自己因为磨蹭而完成不了作业,那么造成的后果就必须让他自己来承担,而不是由父母承担,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要舍得让他们吃一些苦头,如果不让他们经历一些风险,孩子就无法学到东西。

无论我们怎么告诉孩子后果的危害性,都不如他们亲自“体验”来的印象深刻。

水杯的水太满,就会溢出来,这会告诉孩子,水不能倒太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会被老师批评,这会告诉孩子,作业要按时完成。

这都是孩子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后果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前提是我们不会强加干涉。

面对孩子的选择,我们面临的是耐心的挑战,因为很多时候,后果并不是马上就能给人教训。

例如,一些孩子可能要被开水烫几次,才学会不把水杯倒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我们可以预先告诉孩子,他们的选择可能引发的负面后果,但如果孩子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后退一步。

让孩子承受后果,让后果教育孩子,让生活成为孩子的老师。

三、后记——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坚强的孩子

记得在女儿5岁的时候,在一次家庭野餐中与一个同学发生争执。

她在学校经常与这位同学玩,彼此之间也算感情深厚。

看到这种状况,我马上便想上去制止,因为在我的“剧本”中,女儿必须与小同学们愉快地相处,而现在却出了这样的岔子,这是我不能容忍的事情。

在此我要感谢那位同学的爸爸,他及时制止了我的行为。

他对我说:“小朋友之间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出现危险的状况,我们就必须放手去让孩子们去面对这些争执,先把她们分开20分钟,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顾听就行,然后一切就会解决了。”

我照着他说的话去做,把女儿拉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期间女儿不断地向我表达出内心的愤怒:“她抢我的玩具,我不想跟她玩了!”

我怕她因此失去了一个朋友,并对她以后的交际产生阴影,便解释道:“或许她只是太喜欢你的玩具了,她肯定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不,她是坏人,还把我推到在地上,我不喜欢她了。”女儿对我的话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情绪。

在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她并不需要我充当一个“拯救者”,而是需要我和她站在同一阵线,理解她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此时的意见会很容易扭曲孩子们对现状的认知。

女儿一直诉说着她有多么的愤怒,而我,只充当了一个倾听者。

我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直至今天,尽管她们已经不在一个学校了,但依然保持着联系。

通过这件事,让我感觉到:孩子的情感内心,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坚强,而这个坚强,则是建立在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基础上。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理解,而不是控制。

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都是建立于真实的基础上,它只跟“尊重”有关、跟“控制”无关。

凭借以“亲子关系”为基础的开放式育儿理念,我们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尊重和理解孩子自身的感受。

孩子会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会信任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将帮助孩子的长远发展而非近期目标奠下了基础。

每个孩子都期望拥有一个理解自己的父母,每个父母心中都住着一个坚强的孩子。

我们不是雕塑家,没必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中的样子。

我们更像是一个“栽树的人”,孩子就像是树苗,我们不辞劳苦地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日夜照料,为的只是能让它快快长大。

我们不必把它的枝叶修剪成自己心中的样子,只需定期为它清除枯枝败叶。

或许它能结出果实,也或许什么都结不出,可是没有关系,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为参天的大树,这种满足感会让自己感到由衷的欣慰。

不再为孩子是否获得成功或幸福而担忧,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不再把孩子当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让他们能够发现内心的声音,通过自己的选择走上符合自我的道路。

这,或许就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END-

参考文献:

《失控》:【美】沙法丽·萨巴瑞

《极简父母法则》:【英】理查德·泰普勒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美】杰弗里·伯恩斯坦

《被忽视的孩子》:【美】乔尼丝·韦布,克里斯蒂娜·穆塞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要的父母不是这个样子的”,别让孩子成为“纪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