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真的不是家庭财务管理的目的。在我看来,好的家庭财务管理,不是赚到更多的钱、拿在手里,而是提前做出规划,把家里大大小小的目标事件解决好。
换句话说,不管是看病、买房这样的大事,还是买菜、吃饭这样的小事,当事情发生时,如果我们能拿出需要的资金,把事情安排好、解决掉,不让它成为家庭的阻碍,那就算是把家庭财务管理好了。
听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说了:看病、买房、吃穿用度哪一样不花钱?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归根结底不还是钱的事儿吗?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比一年期好。老王四十岁的时候,把自己的积蓄全部存了三年定期,想三年后拿出来用。可刚过一年,他的家人突然生病,需要一大笔钱,这钱一时半会儿取不出来,取出来又要损失利息,怎么办呢?他一定面临焦虑,可能还要到处借钱。你看,这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却没有把事情安排好的典型。
所以我才说,我们需要转变一下思路——从关注财务转换到关注事务。
顺着这个思路,我总结了这样一个三步走的方法:首先,弄清楚自己家庭的目标事件有哪些;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恰当的策略;最后,选择合适的工具。
搞定了这三步,我们就能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有钱可用,不至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目标事件
先说目标事件。
什么是“目标事件”呢?其实,所有需要我们花钱的事情,都可以当作目标事件。
一家人过日子,目标事件真的太多了:
首先,一日三餐、住房、医疗,这是最基本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追求点生活的品质吧,比如经常看看电影、看看演出,日常喝个奶茶、吃点零食。
赶上节假日,给自己和家人买点儿礼物,偶尔亲友小聚也必不可少。
此外,有人想送孩子出国读书,家里有老人要赡养,也都要花钱。
这么看的话,目标事件太多了,好像根本安排不过来。别急,我们给它们分个类,就清楚了。需要花钱的事情,大概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刚性事件,也就是那些你一定要面对的事情,这笔钱你无论如何必须得花,比如一日三餐、租房的房租、每月的房贷。
另一类是柔性事件,就是那些你不完成也没什么大问题的事情,比如买个大牌包,出门旅游一趟,这种钱你咬咬牙,也可以不花。
当然,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会把它归在不同的类别里。就拿模型收藏这件事来说,对有的人来讲,这笔钱根本不用花;但对于一些资深玩家来说这就是刚性事件了,宁可自己日子过得简朴一点,也要集齐整套。
但不管怎样,所有的目标事件肯定都能归到这两类里。你可以做一个自己的划分,看看对你来说,哪些事情是刚性的、哪些钱一定要花。一定要花的,就需要提前规划。
不过,分类只是第一步。刚才说了,刚性事件太多了,不可能同时解决,得分清轻重缓急。什么事件先规划?什么事件可以缓一缓?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留到下一讲来详细讨论。
现在目标事件有了,但这些目标要怎么实现呢?
财富管理工具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买产品来获得收益,比如买基金、买股票等等。确实,这些理财工具都可以用到家庭财务管理中。但是我想说,你能使用的工具可远不止这些。除了理财工具,还有负债工具,这也是你可以利用的一类工具,信用卡、贷款都属于这一类。
你可能要问了,负债工具是让我欠债啊,借银行的钱,不仅要还,还得付利息,得不偿失,怎么就是工具了呢?
你可以换个角度想:在需要用钱的时候,银行把钱借给我们,不就是在帮我们吗?既然是帮我们,那当然是工具啊。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观点:工具本身没有好坏。总有人说信用卡、花呗让人超前消费、“毁掉了年轻人”,但这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没有合理使用工具的问题。所以,在后面的内容里,除了说理财工具,我也会告诉你如何正确使用负债工具。
请注意,这里我强调的是“工具”,而不是商业机构讲的“产品”。商业机构说“产品”,特别是“理财产品”的时候,总喜欢强调收益率,说到底还是希望你购买。但在我们的课程里,我想抛开具体的数字、抛开一款一款理财产品,从工具的属性上带你理解这些产品更本质的特点。
你心里理想的理财产品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既有高收益、又安全,还能随取随用的?但是很遗憾,这不可能。如果有人告诉你有这样的产品,那你就是遇上骗子了。
所有的工具,不管被包装成什么样子,都符合“不可能三角理论”,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最多只能得其二。比如,银行存款很安全,流动性也很高,但收益比较低。股票收益可能很高,流动性也不错,但是不安全、风险比较大。
既然三个属性只能选两个,那选哪两个呢?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了。如果你追求安全,也想获得一定的收益,那保险就能满足你;如果你追求收益,也愿意承受风险,那股票就是你的选择范围。
如何制定策略
这里我要提醒你一下,具体选择什么工具、比例怎么安排,不同人、不同家庭差别也很大。所以后面这几个问题,你需要事先考虑一下,就可以大概了解自己的情况。
第一,我有多少资源?你需要看看自己能拿出多少本金,来为目标事件进行财务规划。
第二,我的投资周期有多久?也就是说,我有多长时间去做规划?周期不同,可以选择的工具和能够获得的收益也不相同。
比如,一个人有10万块,想用来规划2年以后的出国旅行,那他就要知道,2年的周期,又要安全,比较合适的就是银行存款,收益不会太高。
但如果这笔钱是准备20年后的养老,那就可以以20年为周期来选产品,比如养老保险、20年期的国债,就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第三,我和我的目标能承受多大的风险?要在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工具。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会明白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策略、影响我们选择工具,从而影响目标事件的完成了。
假设有三个人,他们都想给家里买辆车,希望3年内攒够5万块来交首付,但是这三个人的选择不一样。
第一个人很保守、不能承受风险,也没有存款,于是选择每月往银行里存1500元,不到3年就能攒够5万。
第二个人本身有5万本金,而且很大胆,于是选择拿这5万块去炒股。如果3年后5万变成10万,他就买一辆更豪华的车,如果5万都赔了,就干脆放弃买车计划,继续坐公交。
第三个人风格居中,于是他选择用这5万本金买了3年期的银行理财,5年后拿回本金和收益。
你看,这三个人的目标和投资周期都一样,但因为本金和风险偏好不同,选择的策略就不一样,选择的工具自然也不一样。
好,总结一下。这一讲我先为你介绍了家庭财富管理的目的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事情做准备”。怎么准备呢?首先,请你找到自己的目标事件,接着,你应该基于自己的策略选择合适的工具,去完成你的目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