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有个高分动漫“persona5”开始播放,大致来说就是几个高中生通过persona(人格面具)的力量,让“罪人”悔改的故事。总是有人说“每个人都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戴的面具多了,都忘记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诸如此类的话。听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意思就是那些“面具”不是我,至少不是真正的我。
其实,“人格面具”这个词,本身就容易让人往“真伪面孔”的方面去想。面具的用处是遮挡面部,其目的无非是让别人看到更好的自己,或者隐藏自己的真实面孔。既然用处是遮挡,那么就必然有“真实的面孔”和“虚假的伪装”。按照这个逻辑,人格面具就是人格的伪装或者经伪装后的人格。
还有另外的一种描述“人”的说法,“面描法”。其描述过程是“一个人有很多面,有些面是用来展示给别人看的,有些面是不想让人知道的。他最真实的那一面是不会轻易给人看的。”这两种描述人的方法其实都是一回事,就是认为人格存在“真假”或者说“表里”,从而把人看到的平面化了。
有句话说的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不是因为看到的不是真的,而是因为没看全。人也是一样,是立体的,不是片面的。其实我们看到的所谓“虚假的人格面具”,其实都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非有人像谍战片的卧底一样,伪装塑造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格。退一步说,就算有意伪装,时间长了,他伪装的那一面也会被自己渐渐的“习惯”,变成真正的自己的一部分。
从自己看自己的角度看,自己表现出的任何一面都是自己,没有真伪之分,只不过是自己面对不同状况的反应而已。自己认为自己有真伪面的原因可能是:
1.自己不想接受自己的某些面,想剥离
2.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了解自己,对于自己没认知到自己的面,不接受
我究竟了解自己多少?这是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的问题。了解之后才能谈到“接受”的问题。经常半途而废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干下一件事的时候,能够坚持到底,并对自己的意志力有信心。可真正干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然而,可悲的是,这样的不断的发生,人却总是认为自己下一次能坚持到底,从不会认知并接受这个半途而废的自己,所以当下次还是半途而废的时候,自己还是会像第一次一样惊讶:“我居然没有坚持下去?”,只不过,发生的次数多了,人就习惯了。曾经的我就是这样。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了解自己。
其实看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能够影响的观测结果的因素太多了。不同的观测途径与观测者的主观臆断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自己的观测别人时自己的情绪状态、当事人的情绪状态、观测者是否完整的观测了整个事件过程、被观测者是否有“演”的成分等等,这些变量都会对推测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看”这个动作的发生必然存在着两个要素:观测者和被观测者。先从观测者说,作为观测者,“你”是通过什么观测的?观测设备是很重要一环,不同的观测设备可以得到不同的观测结果:
如果用相机观测,那么得到的是一张图片;
如果用的是摄像机,那么得到的是一个视频;
如果用的是耳机,那么得到就是语音;
如果观测设备是阅读器,那么得到的内容可能是就是一部短篇小说。
这还没完,让我们在观测设备上再叠加一层变量:
如果用的是美颜相机,那么得到的是一张漂亮的图片;
如果摄像机加了滤镜,那么得到的是一个美好的视频;
如果耳机是经过某种模式调音的,那么得到就是带感的音乐;
如果阅读器是kindle,那么获得的可能是舒服的阅读体验。
这还是在信息未经过自己处理的状态,如果这些观测到的信息经过了自己的主观加工后呢?
如果”我”对图片进行了修饰呢?
如果”我”对视频进行了调色、剪辑呢?
如果”我”对音频进行了调音呢?
如果”我”对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呢?
一人观测尚且看不到真实,哪还用丁公凿井。再加一个变量,如果你观测的这些文字、音频、图片、视频是别人给你的,那会怎样?如果给你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的这个人是一个喜欢“给生活加点料”的人呢?
观测就是这么难,我没有一点夸大的意思。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英文原版书被权威出版社翻译过来出版成译本,其内容尚且很可能与原文大相径庭(所以李笑来才如此推荐读原版书)。那么“我们”观测的信息又怎么会没有一点点主观色彩在里面。如果观测自己喜欢的人用的可能就是美颜相机;观测自己讨厌的人,镜头用的可能就是哈哈镜。这还只是观测设备就可能叠加5个以上的变量,另外还有观测的时机,观测的角度,观测内容的完整性等变量在排队等着叠加到上面来。所以没有一定数量的观测数据用来对比推断很难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从被观测者的角度看,被观测者自己也存在着很多变量会给他人观测的结果造成偏差。这就是被观测者给自己加的滤镜。
首先,被观测者在多数场合是知道自己的处于可能被观测的状态的。所以被观测者会有意无意的维护自己这一面的形象。每个人多少都有点“表演”天赋,或者说是融入角色或者气氛的天赋,就像人人都不会在葬礼上讲笑话一样。其次被观测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其当时的所处环境、其处事目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观测者的行为。所以才会出现“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情况。
人们总是想省事,总是有人想“窥一斑可知全豹”,然而人是立体的,多面的。窥一斑不可知全豹,还可能是豹纹裤衩;骑在白马上不一定是王子,还可能是另一匹白马。人们总是说“人心难测”,其实观测的方法很简单,只是实施过程很耗时耗力。人是多面的、立体的、那么多看很多面不就行了么?俯视图,侧视图、仰视图全都看,看的面多了,人的轮廓就出来了。只不过观测的变量太多了,几个数据可能无法描出一个人的轮廓。所以我更想把人放在多维坐标系上,把人在不同情况作出的不容行为作为一个个数据点,放在坐标系上,这样,只要收集的数据足够多,人的轮廓或者说人的数字模型就描绘出来了。
所以,观测人的过程其实就是数据统计分析。
既然是数据分析,那么
1.任何结论都是以数据为根据得出来的
2.单个数据,是无法分析出结论的
3.样本不足够多,是无法得出有效结论的
4.数据量足够的话,多个数据间的对比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一些数据的真伪性的。
5.如果样本数据大量都是不准确的,那么把这些数据当成“真实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不准确的。
数据一定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1.真实数据
2.部分真实的数据
3.假数据
4.有效数据
5.无效数据
那么,
1.真实且有效的数据自然最好
2.部分真实且有效的数据需要鉴别其真实性
3.假数据需要鉴别
4.无效数据选择丢弃
5.虚假且有效的数据最需要重视,因为它很可能把分析出的结论导向谬误,但是它也有可能帮你鉴别出其他数据的真伪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观测人的方法:
想通过一件事或者人的一个点去判定一个人的“大致数据模型”是无法实现的(除非这件事能把这个人展示的淋漓尽致)。所以,了解不足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对一个人下定论。
抽烟的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能戒烟的人太可怕,他连烟都能戒,还有什么事情坚持不下去?”然而,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是,有人确实做到了成功戒烟,但是他戒不了酒,甚至由于戒烟的原因,喝酒的量反而增多了。再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有个人经常锻炼身体。大家听到这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一定是个注意很身体健康的人。然而,他曾过一句很让我惊讶的话“我锻炼身体,就是为了喝酒用的。”怎么样,是不是这个人好形象瞬间崩塌了。
经常,我们观测得出的数据并不是真实有效的,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多数据对比互相鉴定,从而得出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并进一步分析。让我们来先看一道题:
在一次连环交通事故中,只有一个人需要负主要责任,但在警察询问时,甲说:“主要责任在乙”;乙说:“丙应负主要责任”;丙说“甲说的对”;丁说:“反正我没有责任”.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该事故中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人是?
分析:
甲与丙同真假,因为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所以不存在两个真话同事出现。故,甲丙说的都是假话。也就是说主要责任不在乙。所以丁与乙说的话互为真假。如果丁说的是假话,那么丙说的就是真话。得到的结论是:丁有责任,且丙有责任。然而只有一个需要负主要责任,所以丁说的是真话,故乙说的一定是假话,所以负主要责任的不是、乙、丙、丁,所以负主要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甲。
在这道题中,有效数据有6条,其中有两条确认为真,剩下4条真伪未知。需要用数据之间的对比才能鉴别出数据的真伪,以及正确的结论。从题中也可以看出来假的有效数据的作用,甲乙丙三个人说的话都是假的,但是也都对真实数据以及最后的结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个事件里没有丙的供词会怎样呢?问题将无法解答。所以,当有效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做出有效分析。
再进一步,有效数据足够多的时候才能对一个人做出相对完整的分析。坐标系的点足够多了,人的轮廓就出来了。因为这样你就知道了这个人在各种情况下下是怎么处事的(因为这些数据点“我“早已经得到了)。
如果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某个人的人物模型。那么,以下结论都是可能通过任务模型得出的:
1.某件事情可能做了不到一半,就知道这件事最后可能的做成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
2.一件事交给这个人办,他大致会怎么办这件事。
3.当别人描述“这个人做这件事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我”能知道里面的主观成分和夸张成分,也可以了解描述这个人的人对这个人的大致态度。
4.至少可以知道,某些事情是这个人不会干出来的。
5.某件事像是这个人干的。
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分析出的人格数据模型的样本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物数据模型来总结出多个“一类人的数据模型”。有了这些“模型”,以后在遇到一个相似的人,就可以通过判断他是“哪类人物数据模型",然后就可以在获取到少量数据的情况下,看清这个人的大致轮廓了。
立体的看人,才能看到“立体的人”。既然是立体的,自然是多面的,如果这些面只存在一个“真我”的话,那么人不都成纸片人了么?。再进一步,硬是要通过“真正的一面”去给别人和自己定性,就等于把别人和自己强制压成了纸片。这岂止是把人看扁了啊,这简直就是 “降维打击”啊!(出自三体里面武器“二向箔”) 这么残忍的武器,“你”不仅要对别人使用,居然连自己都不放过!
所以,接受吧,不管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认,那些“面”,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孩子再淘气,再不听话,也不能扔了他,毕竟自己“生”出来的。我们不仅不能对别人和自己使用“降维打击”,更要远离那些经常使用“降维打击”的人。因为他们眼里的所有人都是二维生物,只有他们自己是3D的。这样的人不可怕么?
所以所以所以,,,珍爱生命,远离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