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养好,把自己做好,把夫妻关系搞好,家庭自然温馨和睦。长在这样家庭关系中的孩子,肯定好。

          20200114      周二

*大早上,老妈又在催着吵着孩子快点干这,赶紧干那。

孩子不耐烦的顶嘴,“姥姥,你别管我行不行,你唠唠叨叨的烦死人了。”说完,还不知轻重的推了姥姥一下。

每次,我一听到老妈唠叨孩子,听到孩子给姥姥顶嘴,我就烦躁的不行,火气噌噌噌的上冒。

我往客厅一站,冲着孩子吼,“你懂不懂礼貌,有没有规矩了?!跟姥姥说话什么态度?!还推姥姥?!”

推了一下姥姥的孩子,明显有点惊慌,估计他刚开始也没想着去推。因为我吼他的那一刻,他正慌着问姥姥,“没事儿吧?”

可我这一吼,他又来劲儿了,脖子一梗,“我又不是故意的,就是随手。谁让姥姥从一起来就开始唠叨,我的耳朵都嗡嗡嗡,头都快炸了!”

本来老妈也正和孩子说,“幸好没事儿,要是你把我推倒了,你可伺候我吧。”

结果我这一吼,孩子一回嘴,姥姥也不高兴了,“你一起来就磨磨蹭蹭的,眼看到点了还没吃饭呢,还说我唠叨。你烦,我更烦。”

得得得,我这一吼,更乱了。

*我气不打一处来,语气烦躁又冲着老妈了,“你能不能不管他,能不能不唠叨。他磨蹭就让他磨蹭,他没时间吃饭就让他饿着。成天唠叨他说他,谁听了高兴?!”

老妈狠狠的瞪我一眼,“就我多事儿,烦人,多管事儿。”说完,委屈又生气的回房间生气了。

我瞪着孩子,孩子过来吃饭了,嘀咕着,“是你把姥姥惹生气的啊。你还说我对姥姥的态度不好,你看看你对姥姥啥态度,你还冲姥姥吼吵姥姥呢?你有礼貌有规矩?我都是跟你学的。”

“我……”

“你……”

我张张嘴,说不出什么辩驳的话。

*我懊恼的回房间,想想刚才的事,刚才孩子说的话,不得不承认,的确,我还说孩子跟姥姥说话态度不好,我对老妈说话的态度岂不是更差?!

我都没有理解老妈之所以唠叨,是因为她操孩子的心,心疼孩子没空吃早饭影响身体,着急孩子养成磨蹭拖拉的毛病影响做事效率;我都没有看见她的操心,没有去开解安抚她的这些焦虑;我只顾埋怨她唠叨。

虽然我说着孩子态度不好,对姥姥没礼貌没规矩,可是在内心中,我把孩子看的重要,我觉得她唠叨,对孩子不好,影响孩子的心理。

孩子说的对,“其实,正是因为我对老妈没有礼貌,没有规矩;我没有真正把老妈放在家里心里重要的位置上;平日我对老妈说话的态度都是不耐烦强硬的;所以,孩子可不是跟我学的嘛?!”

我一面吵着孩子,说他对姥姥没有“孝敬”之心;另一面,我的言行态度,呈现出来的,是对父母的不孝敬。

*我想起曾在郑委老师文章里看到过的一段话:

“你们平时做的事情是孝敬老人多还是教育孩子多,你们内心真的认为孝敬老人比教育孩子重要吗?

你们是逻辑上知道,实际的观念和做法表现出来的是,你们认为是教育孩子最重要!

其实,当家长们真正认为孝敬老人远远比教育孩子重要的时候,同时,身体力行去实践这一理念,真正的从心里,从言行,从态度上,去理解去尊重去孝敬父母老人的时候,老人会听你的话,同时孩子看到了爸爸妈妈对老人的孝敬,家庭有了伦理,孩子有了榜样,孩子自然就会孝顺,就会有责任心,就会去努力做好自己。

懂得“真孝”才是让一个人有责任、有道德、能自律的根本,也是一个人真正优秀的基本保证,更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点,把握不住这个基本点,家庭教育怎么做都是白搭。”

*是呀,我天天在家里,指挥这个,要求那个,埋怨这个做的不对,指责那个做的不好…

其实,没做对没做好的是我自己啊。(捂脸,羞愧)

我呀,要分的清根本,主次才行。

在家里,父母老人是根本,孝敬父母,让父母身有所养,心有所安,尽量开心一些是主。

正如郑委老师所说:把父母养好,把自己做好,把夫妻关系搞好,家庭自然温馨和睦。长在这样家庭关系中的孩子,肯定好。

否则,口口声声教育孩子,心浮气躁的围着孩子转,功利的贪要和在意孩子取得的结果(成绩,才艺……),把孩子放在家里的中心,不经营家庭关系,这才不是为孩子好呢!

*好吧,我也别说孩子,别讲什么“要有礼貌规矩”的大道理了。

让自己先身体力行的照着做起来吧。

我怎么做,才是在教育孩子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父母养好,把自己做好,把夫妻关系搞好,家庭自然温馨和睦。长在这样家庭关系中的孩子,肯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