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成长的种子,等待家长去浇灌

【想爸爸篇】

最近孩子爸爸出差在外,每天晚上都会我们视频,某天晚上爸爸出去应酬就没有聊天。

儿子一直在玩车,本来已经不结实的车,让他摔来摔去,之后儿子拿着七零八落的的玩具车让我修。我看了看说装不上了,他说,“只能让爸爸修了”,我说:“爸爸也修不上了,已经摔坏了”。“那我们问问爸爸吧!”儿子仍然坚持说,我告诉他爸爸在外面,不方便接电话,刚才已经给爸爸发了语音,等他回来时就会回复我们的。

没过一会儿,孩子又吵着要问爸爸,就是要和爸爸视频说,我和他解释了好几次,可他就是不听话,耍脾气闹着要找爸爸。

我拗不过他,只好又给孩儿他爸发视频,他还在外面,视频一接通时,儿子原本梨花带泪的脸,马上笑盈盈地拿着玩具问爸爸,“爸爸,我的车坏了,能不能帮我修呀?”爸爸答应了他,回来帮他修。

睡觉前洗涑时自言自语的说,“我想爸爸了,他什么时候能陪我玩儿呀?”原来是想爸爸了呀。

孩子也是有情感的,只是他不善于或者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当没达成的心愿时,他的表达方式可能就是哭闹。

此时家长要善于观察,找到他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满足了他真正的需求,他才可能恢复平静。

【助人为乐篇】

晚上带孩子出去溜达,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看到一位穿着笨拙的老人家,推着一个小车,慢悠悠的走着。

我和孩子路过时,儿子小声地问道,“妈妈,奶奶需不需要帮助呀?”

“我们可以去问一问呀?”

“可是我不好意思。”儿子有些羞涩的拉着我跟着奶奶走。

“没关系的,如果你想帮助她,我们就去问一问”,我带着孩子向老奶奶走去。

“妈妈你问吧”,孩子怂恿着我,把我推向前。

我上前询问想要帮老人家推车,老奶奶很客气的表达了感谢,看着我带着孩子,可能不好意思让我们帮忙,拒绝了帮助。

“妈妈,奶奶为什么不让我帮忙呀?”我们离开后,孩子拉着我问。

“老奶奶觉得他自己可以做到,或者她可能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虽然我们帮助别人是好心,但是也要尊重对方的意愿,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忙。”

“那她为什么不好意思呀?”儿子继续歪着头问。

“就比如有时你想帮忙外婆洗袜子,可是外婆觉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她不想让别人帮忙。”他听完后点点头。

“儿子,你今天能主动想到要帮奶奶,妈妈感到很高兴,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小朋友!”儿子听到我夸他,开心地小跑起来。

当孩子有帮助人的意愿时,应该鼓励他并且帮助他完成助人心愿,并对他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从而提升他的自信和效能感!

【遵守约定篇】

和儿子在外面要回家时,他说要遵守不用抱的约定,要自己走回去,我很欣慰地夸了他,而后他又说:“我遵守约定,可以奖励我看一集动画片,是不是呀,妈妈?”

想起几天前我们在外面走路的情形,我和孩子在外面溜达了快一个小时,快走到家时,他说走不动了要让我抱,我说让他坚持一下马上就到家了,但是他还是不情愿,走两步又让我抱。我和他说,如果他坚持自己走到家的话,就可以奖励他看一集动画片儿。奖励他是因为他在身体很累的情况下,努力坚持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没有半途而废,这种行为很值得鼓励,后来有了看动画片的动力,儿子果然自己走回了家。

今天我们也是在外面溜达了快一个小时,孩子全程没有让我抱,结果快回家时就出现了类似的场景。

我看着孩子打着如意算盘的笑容,笑着回应他,“好的,回家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儿,奖励你遵守约定,说话算数的表现!”

家长对孩子说过的话,孩子都会一一记在心里,对他承诺过的事要一定遵守约定,建立亲子关系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增加良好有效的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成长的种子,等待家长去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