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读书感悟-2271-春暖花开

《好好学习》 -成甲

        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从去年接触“复盘”,这个词,我就有意识的写复盘日记,经常进行反思,看了成甲老师对反思的理解,恍然发现,我那根本不是反思,只是对工作生活的一种记录,更多时候是充当情绪的堆放地。由此可见,思考的深度分还分很多级别,当长期做一件事,却没有效果时,肯定是方法有问题,要及时纠偏。

       

        反思的三个作用,一,发现知识误区,二,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三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应用。

        一,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跳跃性假设”就是抛开理性思考的环节做出的假设。之前买电动车,本来是想买个小刀牌的,想着这个牌子位列电车十大品牌,肯定有质量保证。到了店里被导购忽悠着买了不知名的红苹果牌子。说是这和小刀是一个厂家,质量都一样。我没有去货比三家,更没有质疑过导购的说法,不加思考,就做出这个车子质量可靠的假设。买后不到一个月就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后面买电脑做了一样的行为产生了同样的问题,如果及时反思就能找到问题的源头避免同样的错误。

      二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知识是否用了起来。作者将心理学中的“损失规避效应”主动与客户违背合同不给打印费的问题相结合,产生将打印费写进合同总价的新思路,让客户很容易接受。想到一个同事在网上卖二手用品,标价50,运费买家自付,很多人得知还得自己付运费,就不买了。同事就改变策略,标价60,包邮,很快就卖出去了。她不知道“损失规避效应”原理,但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究原因,悟出新思路,不是归功于反思吗?

        三、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提前设定一个期望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人们很容易高估自己,以为给自己设定了某个标准,就能够做到,但是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很容易按以前的习惯行事,没有一个程序来检查对照,很难做到每日践行。而反思日记,就能够监督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加速习惯的养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0621-读书感悟-2271-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