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蕴,一座城,,向那些敢于追梦的人致敬!

前几日买的书回来了,裹着厚厚的包装。费尽心思拆开,在昏黄的路灯下,抚摸着那精美的封皮,只觉得一股特殊的感觉自手掌传到心里,我一直觉得那是书在遇到朋友时,在亲切地打招呼。每次买回心仪的新书,总是忍不住一次次抚摸,这个习惯从第一次买课外书一直保持到现在,从未间断过。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只有对于书的那份热爱,与童年无二:在看书的时候,我一直都是一个行走在书中世界的孩童。

图片发自App

还记得小时候一遍遍吟诵的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坐的时候读,走的时候读,吃饭的时候在读,睡觉的时候也在读。从那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读书。一本书,可以反反复复读好几遍,直到封皮都被磨得泛白,书页被翻得脱落。书架上的那本《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已经被翻烂了,即使如此,也丝毫不妨碍它在我心里的地位。愈是残破,愈见喜爱。

图片发自App


小学时,总是渴望着阅读那些好看有趣的课外书,却在价格面前望而却步。五里外的邻村,一名同样热爱读书的大学生,在自己家里办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为周边村子里的孩子提供借阅服务。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激动不已,不顾夏日午后的炎热,快步向那里走去。我一直忘不了第一次借书成功的喜悦情形。从此以后,我的身影往返在家与“图书馆”之间,寒来暑往,未曾间断。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借书,天上飘着雪花,我们俩就冒着雪,迎着风,一步一步地朝那里走去。到了门口,已几乎成了两个“雪人”,那人急忙让我们进屋暖和身子。借完了书,他执意不让我们立刻就走,而是给我们熬了姜汤,一边让我们喝,一边给我们讲历史上关于刻苦读书的故事,勉励我们好好学习,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不读书是没有出路的。”我直到现在都记在心里。正是这个规模不大的“图书馆”,打开了我的阅读之门。

图片发自App


中学时代,开始提笔写一些所谓的“诗”,简单的几句话,也毫无修饰,却反映着我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对偶平仄押韵,那时都毫不在意,只是表达着那未经打磨的情致。时间在流逝,文思却悄悄生长,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像书里那样,写下一篇长长的文章。成就感就像干旱时的一桶水,让心里那棵文学的树苗有了继续生长的动力。有了第一篇,以后便如江河奔腾,一发而不可收拾。虽说那时的文笔还很稚嫩,描写的情感却是最真实的。时光不停流转,思想的成熟带动着文风的改变,也更加着渴望书籍的滋润。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买得起的书少得可怜。

中学时,学校的图书馆基本是个摆设,普通学生是没有权利进去的,我时常站在图书馆门口向里面望,十几米的距离,却仿佛在几亿光年之外。当图书馆无法履行他的职能时,县城的书店就成为我时常光顾的地方,琳琅满目的书籍、报刊陈列在书架上,我置身其中,就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越是往前游,越觉得“海洋”的广博;速度越快,越是能感受知识的浩繁。

就这样,一本本中外名著、青春散文被我收入囊中。有时囊中羞涩,买不起书,便坐在书店的阶梯上读。一次读不完,就读两次;两次读不完,就读三次……时间久了,店主都和我变得熟识,看到我来了,还会为我找个凳子。

三年下来,买下的书和读过的书,加起来有一百多本。每当周末放假的时候,我就会来到店里,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起来。即使来的路上风雪满天,即使热得满头大汗,也丝毫无法阻挡我的脚步。书页翻动的声音,淡淡萦绕的墨香,是此刻最美的存在。如今,大学的图书馆免费开放,藏书也是浩如烟海。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进图书馆图书的喜悦,第一次借书成功的激动。安静的阅读,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力量,让人不敢打破这安静,从旁经过时,只得轻轻地提着脚步,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也许,这就是书籍的魅力吧。

梦里一记钟声,恍然见回到了古时候,花明柳媚,春日正浓。伴随着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书院里又添了不少新学子。白日苦读百卷经史,夜里疾书千古文思,并不仅仅为了功名前程,在这博大的学问里,自有传承和坚持。朗朗读书声如春风一般,拂过千年时空,吹进我,吹进每一个爱书人的心田。书香幽幽,不负此刻年华。

世人皆知书的精妙,却不知道还有很多人无法读到那么多的书,那些山乡的孩子们,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却没有获得知识的条件。在我的家乡就是这样。我自小从墨香中淌过,深知读书对一个人的意义,也深切地体会过这种无书可读的痛苦,如今我已长大成人,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想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样的状况。有鉴于此,我们成立了乡村图书馆筹备小组,为家乡的图书馆一起努力。所以,纵使前路坎坷,但我不会服输,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在书香年华中,我们都致力于打造一个书香灵丘,我们都想为灵丘学子和父老乡亲们建造一个知识的殿堂。我相信,一旦图书馆落成,灵丘的文化之河必将奔腾不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种底蕴,一座城,,向那些敢于追梦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