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世间百态

春节

春节

春节就是一大帮人热热闹闹地吃饭聊天,累并快乐着。

老公回来一直说:“春节就是吃饭,不是吃饭就是在去吃饭的路上。”婆家娘家来回跑,东家西家吃吃喝喝。


孩子

孩子

孩子到底是怎么样一种生物呢?

有天老公和我带着宝贝去逛商场。走着走着我们就听见一阵“沙沙沙”的声音。转头一看,原来是宝贝在她衣服里面的口袋里装了一大口袋瓜子。商场里空调开得很足,她一热就把外套敞开了。看见我跟老公在前面走了,她就想跑前来追我们。一跑,口袋里的瓜子就掉了一地。老公哭笑不得,借着接电话走到前面去了。身边一圈的人盯着我和宝贝看……

我只觉得很好笑,就一直朝着宝贝哈哈笑。清洁阿姨看了我们一眼似乎很无奈地准备去拿清洁工具重新打扫。

宝贝呢,自顾自地开心!她才不管什么尴尬不尴尬呢!

后来我的脑海里反反复复回放这个场景。

孩子似乎无论在哪里都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啊。

倒是我们这些大人,经过了世事的各种“熏陶”,一不小心就尴尬了,一不小心就害怕丢脸了,一不小心就要把自己伪装起来,却和真正的“自己”之间筑起一道厚厚的墙。


贫穷

贫穷

过年回去老家,隔壁家的一个小姐姐带着她最小的弟弟来跟宝贝一起玩。姐姐12岁了才上三年级。弟弟四岁多了还没有上幼儿园。两个孩子的脸蛋和嘴唇都皲裂了,又红又肿,也都穿着破衣烂衫。

弟弟比宝贝还大三个月,却比宝贝矮了近乎一个脑袋那么多。弟弟跟宝贝一起玩,宝贝说:“嘿!你个小家伙,你别跑那么快呀!”弟弟就说:“我才不是小家伙呢,你是小家伙!”

两个孩子都不知道的是:弟弟比宝贝要大些。于是宝贝就理所当然地叫对方“弟弟”。弟弟在回答这句话的时候也完全是出于小孩子的条件反射。

后来听公公说起,这家人生了三四个孩子了,来我们家的姐姐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洗衣做饭各种家务全包。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一点的妹妹。弟弟是家里的老三,据说还有一个最小的给卖到了很远很远的城里了。

听了这些只觉得身体不自觉地打冷颤。这样的和平年代,在城里人们考虑着要去哪里旅游,要买哪个型号的大牌手机,要买各种奢侈品的时候,这一家人还在为着解决温饱问题而发愁。可是这两个孩子对于自己的成长,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对于自己的将来却毫不自知。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我辛辛苦苦努力奋斗了18年,才能跟你平起平坐喝一杯咖啡。

有些人奋斗一辈子的结果也许就是别人的起点。

周围的邻居都说这些孩子很可怜。时不时地也愿意接济一下他们家。给点好吃的,旧衣服什么的都想着给他家。言语之间也都对这一家人充满了怜悯和同情。

我禁不住想:这个女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之后会不会对于自己这样的成长环境心生怨恨?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从小到大都活在别人的同情与怜悯里?谁又愿意一辈子亏欠别人呢?

童年的我也曾在山野里撒丫子到处疯跑疯玩。总有做不完的家务。在昏暗的灯下写作业。不知道爱美为何物,只知道足够勤快就能讨得大人们的喜欢。那时候也并不觉得日子苦,日子难熬。

可是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段岁月,依然唏嘘不已。家境贫寒的孩子们,出来之后与别人的差距岂止是家境?还有见识,自信心,胸怀,情商,审美观等等的天差地别。

婆媳矛盾

婆媳

跟一个朋友吃饭,聊到婆媳矛盾。我脱口而出:“其实闹矛盾,很多时候是大家总想着争个高低对错,却没有想过用共赢的思维来看待事情。”

前几年因为育儿观念和生活环境各种差异跟婆婆矛盾不断的我,也是各种委屈苦恼。后来忽然醒悟了:婆婆再不好,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争来争去,就算一方争赢了吵赢了,顶多也只是当下赢的一方舒服点。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提高整个家庭的实力,这个家庭应该是保存实力去跟外面的世界争取更多的资源,而不是关起门来窝里斗。

当年听一个姐姐曾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候被矛盾蒙了心智,根本参不透这其中的奥妙。现在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有那个争的功夫还不如多赚钱!再不济出去见个朋友,逛个街看个电影也比吵个脸红脖子粗强啊!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处可见的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