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6 为什么说《七武士》是世界影史不可逾越的经典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1954年,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七武士》在日本上映,成为了日本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在当时,《七武士》不仅是投资规模最大,制作最为考究的电影,也是对基于日本民族性而存在的武士道精神最完美的诠释,其灵活多变的剪辑和高超的技法更是被后来的很多电影人奉为圭臬。

在日本默片时代的晚期,以日本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展现当时武士、农民、工匠和町人生活的时代剧开始盛行,而剑戟片则成为这一类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表现武士的剑术和打斗,以及武学气质和对武士道精神的探索。

作为日本历史上独有的一个特殊群体,武士当之无愧承载着日本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武士道。武士之于日本,就好比武侠之于中国、西部片之于美国,相互借鉴和影响,从某种层面上讲,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不同的是,日本的武士片更多地表现武士生存的困境、为主公复仇、人性的扭曲、剑道和心性的修炼等。他们是生活在体制内的世俗阶层,依靠武功来获取功名,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中国的侠客是一个生活在体制之外的民间组织,远离现实的功名利禄,不仅有着替天行道、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还有心系江山社稷,以及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在剑戟片这一时代剧的主要分支上,黑泽明无疑成为了无出其右的掌舵人。曾有人这样调侃: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是富士山、艺伎和樱花;在他之后,西方人想到日本,是黑泽明、索尼和本田。黑泽明的电影不仅有着浓厚鲜明的个人色彩,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很多世界级电影大师,成为了许多导演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七武士》的故事,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一个深受赋税、劳役、战争和干旱的小山村,每到麦收时节,就不断有外面的山贼来滋扰和威胁。为了保护秋天的收成,村长决定让去请武士来保卫村庄的安全,而报酬是一日三餐的白饭。在城里,几经周折,终于凑齐了七个武士,回到村庄后,从武士与农民的摩擦,到后来联手抵抗山贼,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无论是武士个体还是武士群像,黑泽明在这部电影中都为其人物和性格注入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志村乔为代表的武士们,有着坚毅、自信、果断、勇敢、谦虚和机智等诸多为人所敬仰的品质,这些品质构成了武士道精神的核心。而三船敏郎反武士精神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他酗酒、武艺低微,行为活像一个泼皮无赖,但他的内心却是一个真正的武士。对于一个连自己身世与姓名都无从知晓的人,三船敏郎在武士与农民的磨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一语道破农民欺杀落魄武士的缘由是武士欺压农民抢夺财产和妻女在先,属于咎由自取。在后来与山贼交战的一系列过程中,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格和他外表的放浪形成鲜明的对比,装束和武器不能代表武士,真正的武士,是有着高尚美德的、正直的人。

武士与山贼雨中的决战,是全片的高潮部分,没有快速的剪辑,凭借出色的场面调度和剪辑来营造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些富有美感的镜头背后,有着黑泽明对日本传统社会下武士和农民阶层各自性格和特征的深刻剖析和精彩绝伦的诠释,他也因此成为“电影武士”和当之无愧的“电影天皇”

在《七武士》之前和之后,他的一系列作品都形成了一套自有的风格和电影语言,也成为了电影叙事方式的革命者和先驱。从主题上讲,黑泽明擅长揭示人性与灵魂的冲击和碰撞,将强烈的戏剧冲突完美地植入到日本的社会和人物、历史与现实中,从而探索整个人类都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良知、欲望、恐惧、虚伪、贪婪、卑微等等,所有的人都能从其作品中找到与之产生共鸣的普世价值。无论是俄罗斯文学、莎士比亚戏剧、还是美国西部片,黑泽明都能将其精髓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之中。秉持着对武士精神的探索、对电影创作的超强把控、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探寻,《七武士》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农民的悲惨处境、武士们的命运、时代的沉浮,同时也体现着天皇导演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

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关于这位电影天皇的作品,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另起篇幅,逐一分析和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NO.46 为什么说《七武士》是世界影史不可逾越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