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新兴媒体发展状况综述(上)

谭天    李易阳

2017年我国新兴媒体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但也出现不少问题。这里说的新兴媒体是指互联网原生的媒体,不包括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办的新媒体。

一、BAT构建新兴媒体帝国

2017年,BAT三巨头在多元化战略布局基础上,频频在视频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内容入口上发力。

1、三大视频网站成绩斐然

2017年可谓网剧“爆发年”。BAT三巨头旗下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依然处于视频网站顶部。三大视频网站新增网剧共计112部,其中110部为独播,只有《龙珠传奇》(腾讯视频、优酷)和《同窗这些事儿》(爱奇艺、优酷)这2部为联播。在上半年的新增剧中,爱奇艺拥有强大的数量优势,占据约51%的数量份额,腾讯视频占比约29%,优酷占比约20%。但在新增独播网剧播放量的对比中,优酷成绩瞩目,以157亿的总播放量排名第一,较2016年上半年增长147亿,爱奇艺位居第二达126亿,腾讯视频以91亿排名第三。2017上半年三大视频网站共有13部网剧播放量超过10亿,优酷占6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各占据4部。此外,腾讯视频在7亿以上的网剧中表现亮眼,出现不少口碑流量双爆棚的网剧,如《寒武纪》、《逆袭之星途璀璨》等。尽管王牌、爆点网剧屡见不鲜,但网剧过于追求离奇古怪,类型单一也应该引起警惕。

过去一年,各大视频网站推出的自制剧数目将近占据网剧总数的半壁江山。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自制内容行业研究报告》中得显示,2017年1—9月中国自制剧用户规模前10名,第一名是《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单月覆盖设备数超过2亿台,第10名无心法师2单月最高覆盖率也在8121.1万台。其视频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网络综艺、网络大电影、体育等视频内容。

如今播出渠道越来越不能定义一部剧集的属性,同一剧集内容也可在多种渠道形式播出。近年来,影视剧的“先网后台”播放模式频繁出现,今年已有7部作品以该模式进入卫视黄金档。这也说明视频网站正以“网台融合”的新模式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视频网站网剧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原因有三:

(1)原创IP。在上半年播出的网剧中,播放量突破10亿的网剧有一半以上为原创。原创网剧的兴起也为视频网站的衍生产品开发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网络视频产业链的形成。但与此同时,2017年前10个月广电总局处理了200多部违规的网络原创节目。

(2)吸引年轻用户。青少年群体已是视频消费的主力军,2017年在优酷、腾讯视频的片单中,既有大量青春剧,也有主打年轻人的综艺节目。而爱奇艺刚刚收官的《射雕英雄传》收获43.6亿的播放量,其中,收看用户中18~24岁的年轻群体占据了33.7%。乐视视频表示,2017年要把超过70%的资源投入到“出品+自制”,同时对现有用户进行分龄、分众,把他们按年龄细分为“70后”“80后”“90后”直至“00后”,以根据受众喜好的不同,进行“用户画像”,实现精确推送。

(3)付费用户在增加。网络视频行业收入构成也更健康,从原来单一依靠广告收入到用户付费的占比逐渐提高。2017年12月在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广电总局表示:目前我国网络视频付费用户已达近亿人。在线视频平台做自制付费剧,一方面是因为平台本身用户多,可能会有潜在会员愿意为自制剧付费,另一方面,平台掌握着大量的用户数据,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握用户的偏好。目前,各个平台的付费用户,主要是会员包月,也有网站偶尔有单片购买,比如腾讯视频的一些国际影视作品。

2、新闻成为BAT争夺的重要入口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仍然移动端的主要流量入口。2017年,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争夺移动新闻客户端。如今在新闻客户端领域,门户类、聚合类和传媒类三分天下,其中腾讯和今日头条处于领跑位置。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则位居第5。由此可见,新闻+移动+社交所形成组合优势成为腾讯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同时也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门户类和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双重挤压下,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缓慢,但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以自媒体形式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新兴媒体与新型媒体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新关系,而BAT则成为新型媒体“借船出海”的首选。

                    2017上半年新闻客户端市场分析:腾讯、今日头条继续领头,各客户端竞争激烈。

主打电商的阿里系也不甘落后,自收购UC之后,也在UC头条发力,目前已有一亿用户,但整体影响力还远远不够。百度搜索仍然是互联网用户新闻搜索的第一大选择,而新闻搜索也为百度贡献了巨大的流量。

总之,BAT正以视频和新闻两大内容入口构建新兴媒体帝国,发展态势极为迅猛。然而,既然要互联网企业做内容,就必然受到监管的制约,一方面需要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遵守互联网信息管理法规,遏制各种网络传播乱象。

二、聚合平台信息流争夺战

新闻资讯类 app 中,已经形成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两个头部 app。今日头条以 20.7% 的渗透率位列第一,占比高于第三名天天快报接近 3 倍。腾讯新闻渗透率达19.8%。今日头条在今年逐步超越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日平均新增用户数保持在百万级别,2017 年 2 月份达到 140 万左右。而腾讯新闻在最近半年日平均新增用户数有所下滑。但腾讯新闻 7 天留存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今年 2 月份达 76.3%,位列首位。恐怕是得益于社交平台的强力支撑。而今日头条以 67.5% 排名第二。最近半年内一点资讯 7 天留存率持续攀升,位列第三。此外,ZAKER 新闻和凤凰新闻的一二线用户占比较高,均接近 50%,更多用户为都市人群;今日头条极速版和搜狐新闻三四线城市占比较高,均超过 70%,用户下沉明显。

今日头条以泛新闻泛娱乐一路领先,由原来单一新闻聚合平台逐渐转向综述信息服务平台。例如推出的抖音大出风头,不仅吸引了年轻用户,而且增强了平台粘度。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抖音在全品类免费App排行中,跃居第三位。不仅如此,抖音还火到海外去了,它在海外化身Tik Tok并于去年5月12日在谷歌商店上线,如今总安装数已经超过1000万,评分也达到了4.5的高分。抖音得以成功的原因主要有:界面形式吸引年轻受众、创作过程适合普通大众、算法的去中心化、明星效应、线上+线下宣传推广以及内容紧跟热点。

“挑战话题”是抖音的一大特色,而抖音的内容团队也有意地在将话题向时事热点上靠近,例如,站内有“我的对象是王者荣耀”、“死亡凝视”、“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等话题,都是年轻人有所了解也能尽情恶搞的话题。抖音的产品负责人王晓蔚之前在接受36氪采访时也表示,前一段时间《乡村爱情》谢腾飞的表情包在网上走红,这是很典型的互联网话语,谢腾飞脱离开乡村爱情,被互联网赋予了新的流行符号的意义。抖音的运营团队就进一步将谢腾飞乡村爱情里的音乐,和Thug Life结合起来,发起了#谢腾飞Thug Life#的挑战。最后两种文化符号的混搭,产生了一种”越是本土化越是国际化”的感觉,不到一周就有超过1万多用户参与挑战。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已经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配,但仅有算法和数据是远远不够的。网易近年来在移动端上不断发力,在新闻资讯领域持续领跑,目前网易新闻客户端月活过亿。然而,过亿月活不仅仅是个数字的概念。网易一场春运直播可达2200万人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深耕,直播平台已经发展成网易一个强大的新闻载体。

但另一方面,2017年12月29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针对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分别约谈两家企业负责人,责令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今日头条集中清理涉嫌违规的含低质内容的自媒体账号,共封禁、禁言账号1101个。

聚合平台纷纷被网信办约谈,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被要求整治。一时间舆论纷纷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今日头条引以为豪的算法身上。今日头条的日活用户已经超过1.2亿、平均每天每个用户停留时长将近80分钟,这种用户黏性让人羡慕不已。难道说让今日头条引以为傲的算法真的是罪魁祸首吗?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内容进入的门槛降低了,即“把关人”的缺失。内容审核和价值观迷失才是今日头条被诟病的真正原因。对于新闻行业来说,除了客观及时地传递新闻资讯以外,还担负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今日头条在整顿中一方面提出优化算法,也关闭了一些内容低俗的频道和帐号,清理了1000多个涉嫌违规的含低质内容的自媒体账号;另一方面承诺加强内容把关,提高准入门槛,大量招聘内容审核人员,开始建立一支庞大的内容审核队伍。同时,也在不断的优化算法,力求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需求的高度匹配,更好的为新闻类聚合平台服务。

目前,新闻聚合类平台中有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趋势,即从小平台到大平台的拓展,但在这一发展过程还须保障内容生产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三、自媒体大V各领风骚

近两年,自媒体异军突起,内容创业大热,资本在背后推波助澜。也有一些自媒体人赚得盆满钵满,例如咪蒙。短短一年半吸粉千万,一条广告卖到68万,如此彪悍的业绩被捧为“自媒体第一教主”。但是,毒鸡汤也会散发负能量,去年咪蒙也受到被禁言一个月的处罚。随着粉丝红利的消失,自媒体也在寻求运营模式的改变,搜索赢利模式多元化。咪蒙在复活后的第4天,发布的一则招聘电商运营职位的启事。由此可见,依赖单一的广告已难以支撑自媒体的内容运营。

其实在此之前,咪蒙就透露过转型的想法。她曾说:“咪蒙这个IP可能最终会变成一个生活方式品牌,说不定哪天我就卖口红、开线下店去了,都有可能,总之是针对新女性用户。”咪蒙的商务总监安迪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将进行“品牌合作试水,还是一个偏长期的想法,目前还没有对外,但已经在洽谈品牌方,主要是跟知名品牌做一个消费的深度合作。”接下来的问题是消费升级之后,咪蒙的内容会不会升级?

且不说咪蒙转型做电商会不会成功,但是至少已有人在试水,并且做得还很不错。比如超级大IP的“逻辑思维”,就在自媒体电商化的道路上春风得意马蹄疾,其创始人罗振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真的只是个卖货的”。据悉,其知识类虚拟产品在自家app“得到”上售卖,实体产品则通过微信商城销售,商品涉及图书、课程、家居品、配饰、文具等,并在天猫开了旗舰店。

另一个大V“一条”也在做电商转化。通过前期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指导和生活情趣的挖掘,“一条”已经积累了大量对品质生活有向往的目标粉丝,所以开通“一条”商城卖货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去年4月,“一条”合伙人范致行表示,如今一条电商业务每个月的收入都在数千万级别,一条的电商模式表现为无库存、不压货,与供应商合作,由供应商提供物流等服务,从本质而言,一条是将自身流量转换为电商的渠道,并从中分取一定的利润。据透露,一条在2016年已经实现了盈利,并计划在2018年上市。

拥有超700万粉丝、专注于母婴细分领域的大号“年糕妈妈”也是自媒体电商化的典型。这个微信公众号不接任何广告和软文,商业化只做团购售卖,转化率高于传统电商5-10倍以上。据悉,去年“年糕妈妈”的销售额过4亿,月营业额如今基本能和罗辑思维持平达5000万,预计今年将实现翻倍增长。今年1月,“年糕妈妈”还获得了由老股东紫牛基金和经纬中国追加投资的6000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

而另一个针对女性用户的时尚大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也在电商化道路上尝试已久。去年8月,黎贝卡与故宫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珠宝——“故宫•猫的异想”正式开售,黎贝卡主要负责设计以及公众号推广,故宫文化珠宝负责制作和销售,结果400件珠宝20分钟售罄。之后,黎贝卡又推出第二个联名款——Miss Fantasy限量包,短短几天线上预订数达1017只。今年3月,黎贝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号粉丝已经超过120万,头条篇篇10w+,平均阅读35万。她还解释了联名款的具体合作形式:与知名的品牌主合作,她主要参与设计和后期的传播部分,由品牌主负责供应链。

目前来看,自媒体大V各领风骚,各具特色,但整体来看还是属于“小而美”,各自在不同的细分市场精耕细作,从而在新旧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获得自己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从内容来看主要是生活服务和知识付费两大类,运营模式更加多元化推广方式更加多样化,现已成为电商的重要渠道。内容与服务,品牌与渠道更好的连接,这一点传统媒体做的新媒体也在努力学习跟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年度新兴媒体发展状况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