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非理性:如何管住你的“动物精神”
本讲新的问题,我们如何去完成认知、决策、行动这些关键的动作?这一讲探讨认知环节的难题:如何战胜非理性。
1、聪明的人也容易被忽悠
人生算法题
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假设你现在要买耳机,有以下两个型号可选。你会挑哪一个?
一号耳机,价格是270元,在购物网站的10分制评分中,这个耳机的得分是6分。
二号耳机,价格是540元,价格整整是一号的两倍,在购物网站上得分是8分。
你会买哪个?
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选择了一号耳机。因为6分和8分差别不算太大,但价格差了一倍,人们情愿少花一点钱,去购买一个还过得去的耳机。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花双倍的价钱去买一个更好的耳机。
接下来,让我们稍作改变,再做另外一个类似的实验。
人生算法题
请你从下面三个耳机里选一个:
一号耳机,价格是270元,在购物网站上得分是6分。
二号耳机,价格是540元,在购物网站上得分是8分。
三号耳机,价格是840元,在购物网站上得分是7分。
一号和二号没有任何变化,和刚才一样,只是增加了三号耳机。但是仔细一看,这个三号耳机纯属是来捣乱的,定价是840块钱,比二号耳机高出300块,得分还只有7分。谁会选又贵又相对不好的呢?
奇怪的事儿出现了,就是因为多了这个捣乱的三号耳机,尽管极少有人选它,但人们对另外两个耳机的选择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还记得第一个实验,大部分人会去选择定价270块钱的一号耳机。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倾向于选540块钱的二号耳机。
一眼看上去,这个道理说不通,最开始选择一号耳机的人,为什么因为捣乱的三号耳机的出现,就选择二号耳机了呢?为什么一个烟雾弹式的多余选项,会影响我们的最终决定?
这个实验,是由以色列学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参与设计的。他和丹尼尔·卡尼曼合作,专门研究人类的认知偏差和非理性。很可惜特沃斯基英年早逝,没能和卡尼曼一起分享诺贝尔奖。从这个实验中发现:其实你很容易被忽悠。
我们甚至看到过,大学教授被电话诈骗,也看过很多聪明人作出糊涂的选择。
为什么一个人不管多聪明,读了多少书,经历了多少事儿,还是这么容易被忽悠呢?
我自己就经常有类似的感悟。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干出些傻事,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用功,而是因为不够理性。
2、理性与非理性
我们都知道,理性是智慧的基石。而在今天,它更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元技能”。
在哲学中,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或者行为方式称为理性。
科学家们对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总结出了很多非理性特征。例如,损失厌恶、赌徒谬误、禀赋效应、归因谬误、鸵鸟效应等等。
人为什么有这么多非理性的行为?而且明知不对,为什么还很难改呢?这个要从我们的老祖宗说起。
我们的大脑是历经了几十万年的进化而来,我们现在所说的理性,包括科学、数学等技能,因为出现得晚,所以在大脑里辈分很低,而且很容易出错。
心理学家加里·马库斯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反射思维”,一个是“审慎思维”。
反射思维,是快速、自动且基本无意识的。
审慎思维,是缓慢、刻意和审慎的。
两种思维在大脑内起作用的地方也不同:
反射思维起源于大脑进化较早的部分,包括小脑、基底神经节和杏仁核。
审慎思维则在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运行。
你可能会说了,既然审慎思维很重要,那我们就让前额叶多干点儿活呗!这样不就可以更理性了?
可惜,不行。为什么?因为前额叶皮层特别薄,它已经超负荷了,所以我们每天所作的决策,其实不全是由前额叶来控制的。你会不会觉得思考一件事儿太久脑子会累?这是因为前额叶压力太大了。
大脑的形成过程,还有一个特点,进化论的关键词是“适者生存”,而非“优者生存”。
一个物种想要存活下来,关键是比竞争者和祖先好一点儿,有比较优势就够了,不用追求最优。所以人类的大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修修补补完成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按照一台完美的思考机器来设计的。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思维先天不足,有局限性,非理性是无法被清除掉的。
意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就像你开一辆车,假如你知道这辆车先天有一些缺陷,比方说刹车系统不是那么灵,那你还一门心思去追求速度,追求内饰豪华吗?这可能就没抓住关键问题。
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先倒过来想:非理性是什么?只要避开这些非理性,我们不就会更接近理性了吗?
3、四种动物非理性
市面上研究非理性的书,五花八门,一时难以理出头绪。综合我的研究,我搭建了一个框架,来方便你理解,我认为人类的非理性来自于四个“动物属性”。
凯恩斯曾经说过,投资者具有“动物精神”。在他看来,“动物精神”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稳定的特征。
所以,我就用动物来比喻人的非理性,不过我讨论得更加广义一些。我提出了四个动物属性,对应着四个关键词:
我们是丛林动物,我们“恐惧”;
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多情”;
我们是科学动物,我们“无知”;
我们是经济动物,我们“贪婪”。
第一个,丛林动物的属性,就是卡尼曼所说的无意识的“系统1”,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
在丛林时代,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这个系统帮我们的祖先从猛兽面前逃生。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让我们经常作出错误的选择。
第二个,社会动物的属性,是指我们身处群体之中,我们为了融入群体,容易多情。
第三个是指科学动物的属性,人是有好奇心的动物,是不断求知的动物。
在不同的时期,人类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个体系总是在被推翻,在质疑声中形成新的体系,不断发展。在任何一个阶段,其实我们都是相对“无知”的。
第四个,是经济动物的属性。
正如诺奖得主塞勒的研究,他发现了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追求起经济效应,总是贪婪的。正是因为贪婪,人类才有进步,但也因为贪婪,人类也时常陷入非理性。
关于经济行为非理性的研究,塞勒的确厉害。他不仅靠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拿到诺奖,还利用股市的“非理性”赚钱。他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他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
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也就是下跌股票,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也就是上涨股票,过分乐观。人们总是很相信过去成绩很好的投资者,没那么相信成绩差的投资者。
这就会导致股价偏离基本价值,过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会自动修正,泡沫会破灭,低估的也会被重新重视。这个修正的过程中,就有套利的空间,只要你能发现它。
于是塞勒找人一起成立了一只基金: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至5年内的“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结果赚了不少钱。
用理性的思考,把握了非理性,就能发现获利的空间。
我们理解了“4个动物属性”,是不是一个个对症下药,就能够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了?
可能不行。理性和非理性,是交织在一起的,是我们大脑的先天结构所决定的。
4、应对非理性的7个策略
那我们能怎么办呢?
其实,就跟一个人眼睛近视一样,非理性是大脑的近视。我们要是近视了,需要戴眼镜来矫正。你不能说,我知道我的视力不好,所以我每天练习看东西,使劲看,拼命看。那没用。你应该学会使用工具。
我给你总结了和非理性战斗的7个策略,这7个策略就像是给大脑戴上近视眼镜,能帮你形成自己的算法,应对非理性:
策略1: 要勇于承认“我不知道”。大脑经常只能处理一小部分信息。别骗自己。
策略2: 从长期出发。出发点和愿景很重要,你需要长线思考,关注长远目标。
策略3: 知错就改,不要追逐损失,不要自圆其说。学会止损,让过去成为过去。
策略4: 多学习,知识+实践,独立思考,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策略5: 掌握求真、理性的科学精神。
策略6: 学习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实现从多个维度去证伪。
策略7: 将正确的思维方式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人类的非理性成分,远远大于理性,这是进化留给我们的。通过这七个策略,你可以一步步得出你自己更加理性的算法。
今日得到:
1、理性是智慧的基石。而在今天,它更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元技能”。
2、在哲学中,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或者行为方式称为理性。
3、人为什么有这么多非理性的行为?而且明知不对,为什么还很难改呢?我们的大脑是历经了几十万年的进化而来,我们现在所说的理性,包括科学、数学等技能,因为出现得晚,所以在大脑里辈分很低,而且很容易出错。
4、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思维先天不足,有局限性,非理性是无法被清除掉的。一个物种想要存活下来,关键是比竞争者和祖先好一点儿,有比较优势就够了,不用追求最优。所以人类的大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修修补补完成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按照一台完美的思考机器来设计的。
5、动物精神有哪些:
我们是丛林动物,我们“恐惧”;
第一个,丛林动物的属性,就是卡尼曼所说的无意识的“系统1”,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
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多情”;
第二个,社会动物的属性,是指我们身处群体之中,我们为了融入群体,容易多情。
我们是科学动物,我们“无知”;
第三个,是指科学动物的属性,人是有好奇心的动物,是不断求知的动物。
我们是经济动物,我们“贪婪”。
第四个,是经济动物的属性。正如诺奖得主塞勒的研究,他发现了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追求起经济效应,总是贪婪的。正是因为贪婪,人类才有进步,但也因为贪婪,人类也时常陷入非理性。
6、“输者赢者效应”: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也就是下跌股票,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也就是上涨股票,过分乐观。人们总是很相信过去成绩很好的投资者,没那么相信成绩差的投资者。用理性的思考,把握了非理性,就能发现获利的空间。
7、应对非理性的7个策略:
和非理性战斗的7个策略,这7个策略就像是给大脑戴上近视眼镜,能帮你形成自己的算法,应对非理性:
策略1: 要勇于承认“我不知道”。大脑经常只能处理一小部分信息。别骗自己。
策略2: 从长期出发。出发点和愿景很重要,你需要长线思考,关注长远目标。
策略3: 知错就改,不要追逐损失,不要自圆其说。学会止损,让过去成为过去。
策略4: 多学习,知识+实践,独立思考,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策略5: 掌握求真、理性的科学精神。
策略6: 学习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实现从多个维度去证伪。
策略7: 将正确的思维方式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