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杭州:我与一个城市的记忆》

齐帆齐微课打卡第238篇1022字,累计350164字


近期在阅读大量商业书籍和成长书籍的间隙,我阅读一本“轻盈唯美”的散文集来放松。这本吴晓波所著的《人间杭州:我与一个城市的记忆》就是一本城市随笔集。

外界对于吴晓波的认识普遍都停留在财经作家、企业家、商业记者,但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吴晓波作为人文作家的气息。

前几年我读过他的商业作品《腾讯传》《浩荡两千年》,这本书却给我非常浓烈、广博、深刻的人文思考,跟他过往的作品截然不同。这是他对自己目前所居住的城市—杭州的探索发现与内在独白。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个班级,那么杭州毋庸置疑是班花的角色。魅力之都的杭州,是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商贾名流所停留颂赞过的城市。

下面就摘录本书中最具人文思考的文字去看看吴晓波眼里的杭州:


作为一个城市的观察者,你只有触摸到了更多的灵魂,才能真正地进入它。你发现他们,跟他们说话,看他们落泪和欢笑,渐渐地,你已经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了,继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是一个身不由己的过程。

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抑或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但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这座城市的个性。这里出忠臣不出猛将,出文士不出哲人,出商贾不出赌徒,出谈禅者不出苦行僧,甚至偶尔出了一个国王,也缺一颗逐鹿中原的雄心。

如果城市的本质是生活,而生活的本质是“好好地活着”。在这一点上,也许没有一座中国都市,比杭州做得更好。

在后面的叙述中,你会发现,如果杭州有所谓的“城市性格”,它是由“人间佛风”“人文西湖”“偏安岁月”和“运河商流”这四个元素构成的。佛禅是灵魂,西湖是筋骨,偏安是个性,商流是皮肉,它们在不同的时代以各自戏剧性的方式生成,从而塑造了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俗空间里的人。

偏是一个选择,安是一种姿态,它提供一种小心翼翼的安全感,最终构成属于所有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和生活方式。

一座乐于偏安的城市,如同一个内向而自得其乐的人生,它缺乏攻击性,不善于拒绝,喜欢看得见的快乐和享受,分不清简单与肤浅的区别,把“活着”视为至高无上的生活准则。

关于杭州那些诗句:

白居易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苏轼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


读完上述的文字,是不是对杭州的城市魅力和性格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也许外人只看得见杭州的湖光山色的美景,却不曾了解它内在“偏安”性格。

这样的城市,是你所喜欢的吗?而你最喜欢的城市又是哪一座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杭州:我与一个城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