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概念

MySQL是当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的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
MySQL架构

MySQL架构:

  • Connectors:MySQL向外提供的交互接口:

    Java等语言可以通过该接口实现和SQL的交互,操作SQL语句。

  • Management Service & Utilities:管理服务组件和工具组件:

    提供对MySQL的集成管理,包括:备份,恢复,安全管理等。

  • Connection Pool:连接池组件:

    负责监听客户端到MySQL的请求,创建线程负责之间的通信。

  • SQL Interface:SQL接口组件:

    接收客户端的SQL命令,将结果返回客户端。

  • Parser:查询分析器组件:

    分析SQL的合法性,并解析SQL的数据结构。

  • Optimizer:优化器组件:

    对SQL进行优化分析。

  • Caches & Buffers:缓存组件:

    SQL结果等缓存。

  • Pluggable Storage Engine:插拔式存储引擎:

    可插拔式的存储引擎,用于表的创建,数据检索,索引创建等;也可满足自定义的存储引擎开发。

  • File System:物理文件:

    实际存储数据的文件。

  • Files & Logs:文件和日志:

    存储各式各样的日志文件。

其中MySQL的关键特点就是可插拔的存储引擎;其中InnoDB是MySQL的默认存储引擎,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存储存储引擎,本文主要介绍InnoDB存储引擎的关键特性以及这些特性的一些思考。

数据库和数据实例的区别:

  • 数据库是文件的集合,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于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
  • 数据库实例是程序,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InnoDB关键特性

InnoDB有以下关键特性,其中前三个是数据库最通用的特性:

  • Change Buffer(写缓存)

  • Double Write(二次写)

  • Adaptive Hash Index(自适应哈希索引)

  • Async IO(异步IO)

  • Flush Neighbor Page(属性邻接页)

1. Change Buffer

Change Buffer是InnoDB中最特殊的一个特性。Change Buffer是从InnoDB 1.0.x版本之后的引入的概念,在1.0.x版本之前叫Insert Buffer(插入缓存)。Insert Buffer顾名思义是针对Insert的缓存。

1.1 问题诞生背景

对于InnoDB,所有的数据,索引等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以B+树的形式存储。 InnoDB的索引分为两种:聚簇索引(Primary Index)和非聚簇索引(Secondary Index);其中聚簇索引的B+树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真实的数据;而非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存放的是聚簇索引的主键值。

我们先从索引的角度来描述下问题的背景:

  • 对于聚簇索引,主键是唯一的;当插入新的数据时,需要检查下磁盘是否有主键冲突,这步磁盘访问必不可少;此外,一般对于主键的插入是顺序的(比如id自增列),这样磁盘是顺序读写的,有较好的性能。

  • 对于非聚簇索引,列值不唯一;当插入新的数据时,插入的数据很难是按递增的顺序插入的,这时候对于插入操作都是随机的;如果有大量的插入操作,则会有大量的随机IO,会严重影响磁盘的性能。

因此Insert Buffer诞生的问题背景是: 大量的非聚簇索引插入操作???

产生的问题背景也反映了Insert Buffer需要满足两点:

  • 必须是非聚簇索引;

  • 索引的数据不是唯一的;(后面也会有介绍)

1.2 内部实现

  1. MySQL数据存储包含内存和磁盘两部分;
  1. 内存缓冲池以页(Page)为单位,缓存最热的是:数据页和索引页;
  1. InnoDB以变种LRU(加了mid位置和时间的概念,非常类似于JVM的内存管理)的算法来管理缓冲池,解决了“预读失效”和“缓冲池污染”的问题;

(1)情况一 当要插入的数据已经在缓冲池了,则只需要插入redo日志文件一次磁盘操作;但redo的磁盘是顺序写,效率很高;因此这种情况不需要Insert Buffer。

缓冲池会定期的刷新到磁盘上,而不是每次都刷新,这样会降低磁盘的IO,提升性能,说白了就是批量写(可能会有同一个数据页的合并操作)。

(2)情况二 当要插入的数据不再缓冲池中,这时候需要怎么办? 为了避免大量的随机IO,提出了Insert Buffer的概念;当插入数据时,先把数据插入到Insert Buffer中;当需要回刷磁盘时,会把Insert Buffer中的数据进行merge后写入磁盘(因为有merge,为了表示现有页的空闲空间,还需要一个特殊的页来保存每个非聚簇索引页的空闲空间),降低了磁盘随机IO。Insert Buffer也是B+树的结构,插入数据时也是按照页来组织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数据。

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Insert Buffer的具体作用: 图书管理员进行书籍整理,有两种做法:

  • 每归还一本书,就去对应的书架上归还这本书;

  • 先把书放在柜台,等书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进行批量的放回对应的书架;

正常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做法;而柜台就是Insert Buffer,归还的书会先在柜台上进行整理,合并,然后一起放回书架,减少了书架的随机访问。

在MySQL5.5之后,不仅针对insert操作,还针对update和delete操作,改名为Change Buffer,原理是一致的。

Change Buffer还有一个细节点,当Change Buffer中的有数据没有写到磁盘前,数据库宕机了,这个时候Change Buffer的数据就恢复不了了,因此鉴于这种情况,InnoDB会把Change Buffer中的数据定期通过merge操作刷回表空间中的索引文件。

Change Buffer结构图:
Change Buffer

从图中可以看出,Change Buffer并不仅仅指的是内存中的一块,还包含了物理磁盘上的共享表空间。

1.3 缺点

  • 如果有大量的DML变更操作,数据宕机后,会导致恢复的时间较长;

  • 有大量插入的时候,会导致占用较多的Buffer Pool内存,会影响其他数据的空间;

  • 对于不同的硬件配置和负载,Change Buffer无法进行控制,比如磁盘和SSD;

2. Double Write

从IO的角度来看,InnoDB是以页为维度来读取数据,正常InnoDB的页可以配置为4K,8K,16K;而文件系统的IO读写最小单位是4K,也有些是1K;磁盘的读写最小单位是扇区(512KB)。

由于各系统以及硬件IO读写的单位不一致,往往底层的单位要小于上层的单位,因此上层就会存在部分写的场景:当写一部分数据的时候,机器宕机了,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写的场景。(磁盘是由硬件保证,要么512KB全部写成功,要么都失败,不存在部分写的场景)

2.1 问题诞生背景

由上述知道,InnoDB的IO最小单位是页,正常大小为16K(可以配置为4K,8K等);当缓冲池中的脏页回写磁盘时,磁盘的页和缓冲池的页是对等的,也就是要回写16K的数据到磁盘;而文件系统的读写单位可能是4K;这样就需要写入4次,才能完整的把脏页刷回去;如果在写2次的时候,机器断电宕机了,这个时候磁盘的页就被污染了。

基于这种场景,InnoDB诞生了Double Write的特性,用于解决partial page write(部分写)的问题。

2.2 内部实现

参考Change Buffer的设计,Double Write也在Buffer Pool中开辟一块内存,用来存放修改的脏页;并在磁盘的共享表中间中存放脏页,Double Write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Double Write

Double Write的步骤:

  1. 当触发脏页刷新时,先把脏页拷贝到Double Write内存中;

  2. 接着把Double Write中的脏页顺序的写到共享表空间中,这部分是顺序写入磁盘,性能很高;

  3. 异步的将共享表空间的数据离散的写入到各个表空间中;

Double Write如何宕机恢复的???

  • 如果写入Double Write Buffer时失败,这个时候页还没有刷新回磁盘,也就没有发生部分写的问题,因此直接从磁盘加载原始数据,并通过事务日志重新计算写入Double Write Buffer。

  • 如果写入磁盘时,宕机,由于共享表空间中副本数据恢复,重新写入磁盘即可。

为啥不用redo log解决部分写的问题??? 这个涉及到redo log的数据设计;如果redo log中保存了所有的数据和操作,那么redo log的size会非常大,不利于日志文件存储;因此InnoDB对于redo log的设计是保存页的指针之类的数据;因此redo log无法恢复物理页,因为redo log中不保存真实的数据。

2.3 缺点

虽然共享表空间的写入是磁盘顺序写,但依然会影响MySQL的性能;尤其是InnoDB为了保证写入共享表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在每次写入后都会调用fsync操作等待磁盘操作结束,硬盘的fsync性能比较慢;

3. Adaptive Hash Index

自适应哈希索引是InnoDB内部的一个优化特性,一般不需要开发人员关注。

3.1 问题诞生背景

首先了解下InnoDB的数据存储,InnoDB的数据和主键索引一起存储,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放的是数据;非主键索引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的key值。

当通过非聚簇索引来查询数据时,根据B+索引树查询叶子节点的主键key,然后根据主键key再去主键索引的B+树上找到对应的叶子节点的数据。

可以看出来通过非聚簇索引来查询数据时,需要访问两个B+树,而自适应哈希索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接构造非聚簇索引key到真实数据的哈希索引,哈希的时间复杂度是O(1);因此减少了两次B+树的查询操作。

自适应哈希索引是索引的索引 !!!

3.2 内部实现

自适应哈希索引的难点在于信息统计,要统计出查询的热点数据,为这些热点数据建立哈希索引。比如对于同一条件的频繁访问,可以构造出哈希索引,下次同样的条件可以直接获取结果。

自适应哈希索引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自适应哈希索引

自适应哈希索引实现的条件:

  1. 精确条件查询,以该条件查询超过100次;

  2. 页访问的次数N=页记录数/16; (内部具体的信息统计涉及很多参数,后续分析)

3.3 缺点

  1. 自适应哈希索引也是占用Buffer Pool的空间,会影响其他类型数据的空间容量;

  2. 自适应哈希索引只支持精确条件查询,不支持范围查找;

  3. 自适应哈希索引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大量固定条件的查询),才有意义,降低逻辑读时间;

4. Async IO

为了提供磁盘操作性能,现在的数据库系统都是采用异步IO的方式来处理磁盘操作。异步IO还支持批量操作,把多个页进行整合一起进行IO操作,如果是同一页的数据,或者连续的数据,会提高磁盘的IO性能。

5. Flush Neighbor Page

刷新邻接页是根据“局部性”原理,其工作原理是: 当刷新一个脏页时,InnoDB存储引擎会检测该页所在区(extent)的所有页,如果是脏页,那么一起进行刷新。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通过AIO可以将多个IO写入操作合并为一个IO操作,故该工作机制在传统机械磁盘下有着显著的优势。

InnoDB文件的格式是idb后缀,其中存放了表的数据,又称为表空间Tablespace,表空间又分为多个段Segment;一个Segment又分为多个区Extent;一个区又分为多个页Page;一个页包含了多个行Row。

后记

InnoDB的关键特性和文件的存储结果密切相关,后面会分析下InnoDB表数据的文件存储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InnoDB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