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的6个核心特征:觉察是蜕变的开始

在生活中你经常这样吗:

在与舍友及其他同学的相处中,从不发脾气,也不和其他人发生矛盾,今天帮带杯奶茶,后天帮做个问卷。

微信聊天中,若没有秒回就有负罪感,而且在回复时字斟句酌,语气、表情都左思右想,对话框的文字写了又删,总怕说错话。

打车时,若不接司机的话总感觉不好意思,无论司机说什么,都随声附和。

常挂在嘴上的话可能有:我就是个小菜鸡、都不容易、随便吧、忍一忍就过去了、别伤和气、那好吧。

你总能敏锐觉察别人需求,对待同学、朋友体贴入微,有求必应。

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他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尽管你内心并不乐意。

当被他人夸奖时,你总会觉得很不自在,甚至会反驳他们。

你害怕被忽视,往往不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一旦事情进展不顺,你就开始不断地自责。

若你有以上特征,则很有可能是坊间流传的“讨好型人格”。

不过,在心理学的专业评估诊断而言,并无“讨好型人格”这样的诊断名称,也即,这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具体而言,讨好型人格更多的是一种行为倾向和心理模式,或一种将取悦他人置于自己需求之上的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多数是无意识的,就好像一个程序,一旦点击了按钮,就开始自动运行。

但凡事都有两面,讨好型人格也并非是绝对负面的。

讨好型的人的同感能力强大,因此,他们会更多地表现出慈悲心肠,并做出一些实际且温暖的行动去帮助他人。

例如,许多讨好型的人,都有过救助流浪小动物、做义工帮扶老人、儿童等利他行为。

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视,过度的自我压抑,则很有可能让其演变为心理疾病。

因此,这次我想聊聊所谓的“讨好型人格”,给正在自觉与蜕变的你一些灵感。


图片来源:网络

讨好者的6个特征

1)低自尊,即自我的卑微

“你是强大的,我是卑微的。”

在讨好者的世界里,关系中双方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你是强大的、完美的”,“我是卑微的,有缺点的”。

讨好者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一个仆位,把他人放在主位。

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信、自尊以及安全感,必须依赖他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来逃避这种虚弱感。

如同偶像崇拜一样,讨好者将力量感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把无力和卑微留给自己,如此,讨好者自我逐渐趋向于弱化,并产生低自尊的自我体验。

2)缺乏安全感

“我都这么弱了,请你不要攻击我。”

讨好者喜欢通过抬高他人、贬低自己,来把自己放在一种弱者的位置上来获取安全感。

他们担心,自己的过度展现,会引发他人的嫉妒和攻击。

因此,为了避免冲突,他们会提前缴枪投降 —— “我都这么弱了,我都这么自我贬低了,我不会攻击你,只会捧着你。你也就不好再来攻击我,嫉妒我了吧,因此我就安全了”。

不过,他们如同沙堡垒般的价值感,很快就会让他们的内心产生怀疑。

而应对不安和怀疑的办法,就是开始不断地讨好他人。

3)讨好行为

“求求你,只要你喜欢我,我做什么都可以。”

实际上,每个讨好者的内心,都对认可有强烈的需要

同时,他们也对他人的否定、讨厌极度地恐惧。

因为害怕被讨厌,所以,他们总是活在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中,一次次降低底线,来尝试获取暂时性的认可

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对细节捕捉能力极强,同时,他们紧密而小心地关注对方的需求,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很容易被他人所喜欢和接纳的。

但是,这种敏感往往伴随着非理性的判断,导致其在关系中小心谨慎、患得患失。

这就是讨好者最大的苦难 —— 他们就像一个火炬一样燃烧自己,不遗余力地去温暖他人,但唯独忘了自己。

在人前,他们永远是善良、靠谱的老好人形象,但内心充满了压力,总是想要让所有人喜欢自己,却又因为无法做到而倍感失望。


图片来源:网络

4)害怕冲突,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求求你,只要不发生冲突,我做什么都可以。”

当想和他人说话时,总是字斟句酌,微信聊天栏的里的话写了又删,删了又写。

当他人久久不回复,就开始反复刷聊天记录,看是不是自己哪里说错话了。

当他人向自己提出不合理请求时,不敢拒绝,接受后心里暗暗不爽。

……

冲突,对于几乎所有的讨好者而言,都是难过的一关。

当他人越过自己的边界时,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将不快狠狠压抑。

在事后,他们可能还会拼命地回想,而且越想越不平衡,越想越气。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里有这么一段话,可谓是对这种心理的形象写照: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他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靠一味忍让来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他人的“越界”行为,习惯抬高他人,贬低自己——这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无助感。

与此同时,由于他人看不到你的棱角、需求,渐渐也就把你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5)人际关系的退缩

“是,我不配。”

讨好者并非一日长成,凡事都有因有果。

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中,由于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幼小的个体开始感觉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

因此,只有自己懂事、委屈、听话,成为父母期许中的孩子,才会被关心和被爱。

同时,也才能有一点点确定的安全感 —— 父母觉得我是好的,是不会抛弃我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无数次地暗示 —— 你的本质是不配被爱的,你生来就欠我们的。

但由于父母的肯定和关爱,与自己的生存息息相关,弱小的个体会非常自然和迅速地放弃自我的需要和感受,来满足父母的期待,来讨好父母获得关注。

然后,这个弱小的个体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

我不值得被爱,生来就欠别人的,我只有做一些补偿,才能换来父母的关注。

当他们长大后,又会带着这个逻辑走入人际关系,也觉得:

我的本质是不值得你留下来的,我是欠你的。我只有先让你舒服,你才会留下来爱我。

他们通常会投射性地认为周围的人会如同父母一样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们。

这会激活焦虑,因此,他们对建立新的关系往往持回避态度,极端时会变得社交退却。

他们很害怕给他人添麻烦,因为他们有很深的不配得感,即会认为自己给他人添麻烦是件很过意不去、很愧疚的事。

当他们获得帮助或被夸赞时,往往也会表现的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他人的帮助和赞许。

6)付出要求回报

“我对你好,你也必须对我好,这是你欠我的!”

讨好的本质,实际上是交换和需求满足,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合作方式。

我们通过提供他人所需,建立良好印象来满足自己的目的,因此,这种付出,实际上是一种变向的索取。

既然是交换,那么,若讨好者的付出没有得到预期的回馈时,他就会变成施暴者:

我对你好,是因为我需要你对我好,以此,我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因此,请不要觉得讨好者对谁好,就会甘心自己一直付出。

因为,讨好者的每一次付出、牺牲和忍让,都是在为了之后理所当然的控制做准备。

付出到一定程度后,讨好者就变得计较、控制欲强、要求自己被特殊对待。

例如,一些人牺牲了自己做慈善,但之后,那些被资助的人都成了所谓的“白眼狼”。

其实,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是:

资助者花费了超出自己舒适值的资助,就会对被资助的人投注极高的期待,觉得,我是你的恩人,你应该知恩图报。

所以,千万别迷恋一个人对你好,在不久的将来,你还不起。

一个人有多讨好,他内在的愤怒就有多强。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改变讨好行为?

既然讨好是一种行为模式,其背后有行为的动机,以及对需求得到满足的渴望。

因此,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和努力尝试,是可以调节这个模式的。

再次澄清一下,讨好是一种行为模式,而非人格特征 —— 换句话说,行为模式是相对比较容易改变的。

要改变这种行为模式,以下有4个办法,可供你参考。

1)识别讨好倾向

讨好的动力深藏于潜意识中,一般情况下,几乎难以自觉。

不过,讨好他人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冲突,而这些冲突,便是自觉的开始。

在最开始的时候,请慢慢来,在觉察到自己想要讨好时,尝试着不要立即响应。

此时,你需要少一点关注他人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更多地想想自己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什么情绪和需求,然后问问自己:

这是我需要的吗?我内心愿意这样做吗?

比如,你出国旅行,你的朋友让你代购很多东西,多到行李都要超重了。

此时,若你内心感到不情愿,那么,请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帮她带,这么做我开心吗?

如果她是你的爱人、挚友,你想尽自己所能对她好,这是没问题的。

不过,如果你只是担心对方有情绪,或是对你颇有微词,那么,你帮她就是在讨好。

在自我觉察之外,你也可以预约心理咨询,和咨询师谈谈。

通过咨询对谈,你可以扩大对问题的觉察范围以及深度,因为对无意识的深入探索,也是改变的重要一步。

最后,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和阅读心理书籍,也是自我探索和觉察的可行方法。

2)停止讨好行为

在识别出讨好倾向后,你知道这并非你衷心所愿。

那么,请勇敢地说表达你的诉求,停止讨好的行为。

如果越不敢表达,我们的内在力量就会越来越虚弱。

反之,如果在不同的情境,我们都敢于恰当地提出诉求,我们的内在力量就会越来越强。

要记住,很多时候最好是不含敌意的,我们只是跟随自己的意愿,勇敢地表达诉求而已。

以下有几个技巧,你可以借鉴一下。

延迟答复,但明确坚定,在阐明理由后提供解决思路。

借助为他人说话、出头的时机,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在有绝佳的证据,以及他人的支持下,勇于开口。

谦恭地向他人寻求建议,但潜移默化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需要,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诉求。

现在以延迟答复、明确坚定、阐明理由,提供解决思路来举例。

情境:有人找你借钱。

延迟答复我现在在上课,过后再答复你。

明确坚定:对不起,现在没有办法借你。

阐明理由:这个月还完支付宝,也所剩无几了,还要吃饭。

提供解决思路:你也可以从支付宝提现,先周转一下。


图片来源:网络

3)尝试客观地自我评价

你需要放弃之前对自我价值的贬低,并建立自我内在的稳定价值感。

你无须去刻意追求他人的喜欢和接纳。

反之,请勇敢承认自己的优势,同时更隐敢的接受自己的劣势。

这种自我评价是客观且坚定的

我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差。

我相信自己有价值,也相信这样的自己能够去爱人与被爱。

一旦你开始喜欢、尊重自己,然后你才会发现,整个“世界”也会反过来喜欢、接纳你。

4)直面内心的恐惧

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被讨厌的勇气》

一旦你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你才不会被他人眼光所局限,进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但你一次次地害怕冲突、被他人讨厌,而不敢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原则时。

是,你暂时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冲突,你也暂时避免了被他人讨厌,但,你的内心却越来越退缩,代价,可能就是越来越多的越界以及不尊重。

你要记着,被拒绝、惩罚,与你好与不好无关。

你有表达感受与需求的权利,他人也有拒绝的权利。

但是,他人的拒绝并不代表你不好,你没有价值,可能是对方时间不允许,心情不好等等各种各样你不可控的原因。

请允许他人拒绝,也允许对方不理解接受。

因为,你不敢接受拒绝,或让某些人讨厌,你也就无法让另外一些人真正接纳和喜欢。

下一次,表达感受与需求时,重复“我可以表达需求与感受,同时允许他人拒绝,允许对方不理解接受”,你的恐惧将大幅度降低。

一旦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的话

蒋方舟说。

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

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真正能欣赏你的人。

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

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讨好型人格的6个核心特征:觉察是蜕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