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的青纱帐

图片发自App


生长在白过鹿原上的人们都知道有句俗话"三秋不如一夏"。那意思就是说种三料秋庄稼都不如种一料夏粮(麦子)。

白鹿原干旱少雨,水利设施落后,只能靠天吃饭。小麦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这里适应小麦生长,所以就有了"见地苗收一半的说法。"

进入三伏天气,旱干情况就特别严重,这时玉米正处在抽顶花孕穗时期,往往由于缺少水分而干枯,只好拔掉喂了牲口。

六,七十年代,干旱严重,三料秋庄稼,能收成两料就是很好的年景了。只是由于夏粮不够吃,才抱着侥幸的心理,种一小会部分。

秋粮玉米作为口粮,在耐饥饿方面远远不如小麦实惠。

所以白鹿原过去只种一小部分玉米及豆类作物。

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干旱情况有所好转,秋粮作物很少出现歉收状况,也没发生过绝收的现象。况且玉米产量高于小麦,价格也不低于小麦,豆类价值更是可观。秋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秋庄稼为白鹿原撑起了一片青纱帐。

最近几年,种植成本越来越高,而粮食价格却仍是太低,农民觉得种粮不划算。逐渐失去了种地的热情。刚好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了。外地人看上了白鹿原这块宝地,他们租这里的土地种上了白皮松。这里的农民既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可以放心地出外打工挣钱了。

现在白鹿原上的庄稼已经很少了,但白鹿原上的青纱帐仍然还在。但已经是另一种青纱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鹿原上的青纱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