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的某一天,在网易云音乐上听到一首歌,罗大佑唱的《乡愁四韵》。开头几句是: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当时就被哀婉的旋律打动,点进去看评论。哦,原来词作者是余光中,写《乡愁》的那个诗人。
再仔细看这首歌的歌词,原来也是写乡愁,而且更浓,更伤感。
《乡愁四韵》本是余光中的一首诗,被罗大佑作词并演唱。
那时我还在大学校园,听着这首歌,我读懂了《乡愁》的开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思乡不可归之愁。
没有远离过故乡的人,无法体会什么叫乡愁。
2
今天上午得知余光中不幸因病逝世,那一瞬间感到惋惜——又一位文学大家走了。
然后朋友圈就被《乡愁》和蜡烛刷屏了。
这两年这种现象很普遍了——名人(尤其是作家)一去世,朋友圈就贴满了讣告和名人名言。
很多人了解这些名人,就是通过朋友圈,也仅仅了解而已。杨绛去世了,我们记住了《我们仨》;陈忠实去世了,大家都知道他写了《白鹿原》。过了几天,没看过其作品的人还是不会翻开这本书。
因此我有些反感这种跟风现象,仿佛不跟着发就代表自己没文化。我甚至看到了从不听语文课的初中同学也发了朋友圈,还正儿八经地说:“余光中走了,但是乡愁还在。”
那一刻我很想嘲讽他:“余光中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背过《乡愁》吗?”
但是理智让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余光中和其他人没太多差别,但是他的《乡愁》不一样。
3
爷爷很关心政治,报纸上一有海峡两岸的动态,他就立马买回家认真研究。爷爷常说:“当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当时就几户人家里有电视,电视里放交接仪式时,几乎全村人都挤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边欢呼。”
奶奶听多了也总是感慨:“现在就台湾还没有回来。”
是啊,就差台湾了。
4
央视纪录片《老兵回家》里,抗战老兵黄吉16岁参加抗日战争,在外漂泊78年。因为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年轻时他始终无法回家。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几十年啊,有家归不得。死了都不能归。”
后来终于有机会了,但他已和大多抗战老兵一样,步入高龄。
回家的路他还记得吗?
“再厉害爬都要爬回去。”老人的话很坚定。
最后,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回到了湖南老家,与亲人相拥而泣。
屏幕前的我也泪如雨下,那一刻我读懂了《乡愁》的最后一段。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5
昨天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知乎上有个提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关系吗?”
其中一条回答让人印象深刻。
我想关系就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我们站的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的几十年。
我们会把它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里,永远严肃看待,永远心怀悲痛,子子孙孙,千秋万代,永远不会忘记。
是啊,民族的耻辱勇士永世不可忘记。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永远没资格替他们原谅凶手。唯有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方不负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先辈。
6
余光中走了,乡愁却留了下来。
余光中去世和我们有关系吗?
可能并没有太多关系,也对我们的生活造不出影响。
很多人只会记得一个著名诗人走了。
《乡愁》里的课文里的诗人介绍会变成:余光中(1928-2017)。
那《乡愁》和我们有关系吗?
当然有。
《乡愁》寄托着无数飘零到孤岛、难归故土之人的思乡情怀。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我们的同胞。
海峡对岸的每一寸土地,都和我们有关。彼岸的千万同胞,都和我们有关。
年轻的一代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家国情怀。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很多漂泊在他乡的老兵在等着一家团聚。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还有很多中国人在盼着:
祖国统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