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希望之光走

        如果这场疫情没有发生,今天的我应该会在晨练后,和男朋友坐车去京华城玩。可我的确还在扬州仪征市这个县城,在封闭式管理的小区里,和这座城市一起经历着最近所发生的一切。

        第一次核酸检测时全城都熬到了深夜,小区里灯光不算明亮,花坛小径较多,一位志愿者在指路的时候说,“对,就朝着那块有光的地方走,就能看到希望了”,在人心惶惶的那日似乎有着另外一层隐喻,便以此为标题。

一、这里暂时的安全地

疫情刚开始的那会儿,仪征市只能进不能出。各个小区都陆陆续续开始进行封闭式管理,只留一个出入门。

记得我最后一次点外卖,还是8月1日,那天是周末,下午天气热不想出门,直接在手机下了单,想偷个懒!半小时后,快递小哥电话来了。本以为他想问我的具体位置,可谁知道,他有点不可思议的说,:“美女,你们小区门口防控志愿者,不让进!麻烦您来大门拿一下!”我听后,楞了一下,昨天才封闭式管理,今天就不让外卖小哥进来啦,这有点太快了吧!不至于吧!而且,明天才做第一次核酸检测呢,你在不是故意让百姓心神不安吗?

        来到大门口,防控志愿者桌上放满了外卖,我叹了口气,心想: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小区门口的“上菜场网”架子上已经所剩无几,收银员也忙的汗流满面。旁边的一家“苏果”超市挤满了人,有点害怕不敢进。在最后一家小超市,我拿了几袋薯片,有意往货架深处够着,只为了拿少一点人接触过的货物,尽快的离开。每一次的触碰都需思量着,每一个路人都很可疑……

单位安排的小区的防控志愿者都会分到一副橡胶手套,带久了再摘下来,浸湿了的双手会显得特别白皙,似有美白的功效。红色的绶带不够分,便规定别绶带的不穿红马甲,有志愿红马甲的就不用红绶带,能让互相识别,让百姓看的出来就好。

待检测场地搭建完,我父亲被分配到了引导组,我在单位做后勤保障工作。物业的大对我们说,“老弟,就在这个岔口引导一下,这里安全点,谢谢你哦!小姑娘,这里不能久留哦,请尽快离开,谢谢配合”。

第二天,是第一次的核酸检测,检测地点,就在我们单位附近,从下午三点持续到了凌晨两点。检测期间,我和单位两位同事去一次,给工作人员送了两箱农夫山泉,父亲在现场11个小时的穿着防护服引导,所见所闻,写下此篇。

我的父亲

二、“我们都六十多了”

做核酸的顺序是按时间来的,五人一喊,排在后面的便吃亏些,要求提前做的不在少数,插队也闹出不少纷争。谁的理由正当?无从评判也无人有权评判,只得划下一条客观标准,“七十岁以上的可以先测”。

“能给我先测啊,我孙女快下课了,她父母在外地工作,我要接孩子”;

“给我们先测吧,我们夫妻都快七十岁了,人老了,站不动了,开个后门”;

“你看,我带小孩的,孩子才四岁,不睡觉了呀,你们看看都几点啦”;

“现在怎么只有两组医护人员这得到几点,我下午上班之前还看到有五组呢,人都去哪了呀”;

……

我站在办公室门口,听了无数的理由,只能摇摇头,道声“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防控志愿者,太不容易了”!

可是怀孕的女士走了绿色通道,一位阿姨推着坐着轮椅的叔叔走了绿色通道,这时候的标准又不够唯一了。

8月3日,核酸检测报告出来了,传来了好消息,仪征市目前没有一例阳性!听到这,我的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大家在朋友圈里,相互转告,配上让大家有自豪感的图(如下)!

三、“吆喝鸭子一样”

我们单位防控志愿者30多人,分成六队,四个小区两个项目。每队三组,一组负责穿梭于楼栋间,拿着喇叭放注意事项;一组负责引导,帮着百姓车辆登录,进出具体要求;另一组则是负责队伍秩序的维持以及苏康码的查验。为了更好的配合,我们尽量微笑着耐心面对。

“吆喝我们跟吆喝鸭子一样,就知道随喊尽快到”,一位和我年龄差不多大,90后男生的话,让防控志愿者们好气又好笑。一个小区门口的居民,人山人海,进出不断,好似来自不同方向潮汐,防控志愿者们更像是“赶海人”了。

防控志愿者幸亏大半是住在这附近的业主,晚上11点交接班才能在没有路灯的那段路,安心骑行。

四、温柔的“啊”

我们小区的检测点设在了鼓楼东边,那里原先是老人健身、打牌、唱戏,小孩玩耍的乐园,现在也是,他们照旧在检测点出口处那里娱乐,只是人数少了好多,毕竟这般心宽的人真的是不多。

“听说这次是捅鼻子,可不舒服了”,有孩子这般询问我。我并没去过检测点绿色通道那,便模棱两可地应付着,直到我们都听到了医护人员让人张大嘴巴的声音,“来,说a”,听起来格外温柔。

小区封闭式的管理,繁华街道的封路,工作空余时间生活或许是平淡了些,但在此时,平淡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着希望之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