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教养---温柔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认知点:

1.我们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我们大脑的发展。

2.由内而外的教养---我们不但要在外部对孩子做出什么样的教养行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在怎么去感受我们的情感,反映孩子的情感反应。

3.记忆分为:外显记忆(我们记住了,我们也知道我记住了)和内显记忆(我们记住了,但是我 们不知道我记住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到,看到、认识到这些情绪,我们观察到它了,才能够把它从内隐记忆中拉回来,拉到外显记忆中,这时候才能改变的可能。

4.教好孩子的四个方法:

1)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感知事实。(讲故事比讲道理好)。孩子加工道理加工故事,依赖的是我们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道理依赖是理智脑;加工故事会调动我们的情绪,孩子会基于情绪行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要讲一个全面的故事,而不是只讲故事积极的一面。

2)帮助孩子体会情绪后的需求,给出全面一致的反应。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体会情绪背后的需求,要去看到这种矛盾、真实的信息。

我们应该如何做? 首先要能够真正地看到孩子真实的、矛盾的,然后,跟孩子同频讲话,引导孩子在情感上的共鸣。

3)通过适时的沟通建立联结。

与孩子沟通的三个步骤: 首先要接收孩子的信息,然后我们内在处理这些信息,然后再去给孩子回应。

适时沟通:就是跟当前情景匹配的沟通。

沟通时的一个重点:就是我们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它们是一个一致的心痛,它共同起作用。

我们要去看到我们内在的担心,内在想法,还要理解孩子他求之不得的苦。

4)建立安全的依恋,形成孩子有信心的内在工作模式。

依恋:就是孩子和主要养育者之间重要、亲密的情感联结,一般就是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

依恋关系的四种类型:

A.安全性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家长会敏感地看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

B.回避型依恋。这种孩子认为他们不会满足我,这个社会不会满足我,他跟别人建立联结很难。

C.矛盾型依恋。这种孩子内心的信念也是我不胡认,我不确定这个社会会不会满足我的需求,我不确定我跟他人的联结可不可靠, 我不确定社会会不会对我温柔以待。

D.紊乱型依恋。是指父母本身情绪不稳定,给孩子带来恐怖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取得的信念是害怕,我担心我的需求会激怒别人,我担心我的需求给我自己带来更大的无助感,这样的孩子他不仅对社会没有信心,而且对自己提出需求这件事他会觉得恐怖。

5.父母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

1)首先要关注的是父母自己的依恋是什么。

情绪控制的的两个词:高模式进程(以理智为主导的模式)和低模式进程(低通道模式“)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发生某种冲突、当我们体会到焦虑、紧张、愤怒各种各样的情绪的时候,只要情绪被激活,我们就常常进行低模式,用情绪脑去行动,这时我们更多是用本能在行为。

我需要先暂停下来,先不做事,做一些深呼吸。重新调整回到理智脑斋状态。

6.亲子关系的建设性修复的方法:

1)良性破裂 是指我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自己的需要,而暂时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需要。

解决方法: 我们告诉孩子,不是他有问题,而是妈妈有自己的需要。

2)设限型破裂 孩子有他的需求,但我们有我们的要求,孩子说我想要,我们偏偏对他说不行。

解决方法有三步: 首先 我们先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其次,说出我们的限制;最后,重新回到他的需求。

3)恶性破裂 不是父母与孩子都外在了情绪中。

解决方法”就是在我们怒火上头,马上要打。要骂的时候,我们要主动让自己停下来。先去觉察我此刻愤怒的情绪,有哪些是当前的情绪引起来的,有哪些是我们 悬而未决的旧伤所激活的自动化的情绪反应模式。

能够在怒火中停下来这个把事意义重大,一方面孩子会看到一种榜样力量,另一方孩子会觉得有力量。

一行精华:

父母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需求,温柔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去理解自己,理解孩子,让他自己的身心对孩子敞开,去接纳孩子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触动、反思、行动:

1.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与孩子请事实,体会孩子的真实感受,不评价,不建议,学会用启发式提问。

2.重新再学会一下《PET 父母效能训练》、《在远远背后的带领》这两本书

3.平时工作生活中也要习惯用理性脑,而不是凭情绪去做事

4.做一个情绪稳定,温柔而坚定的妈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内而外的教养---温柔地满足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