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知识的诅咒」吗?我们都在这个怪圈里!

正文共:2165字   9 图

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

1

你的文章是自嗨。

这应该是对写作者最扎心的评价

不止一次,听到小伙伴们说,“慕言,你的文章写得挺好的,可是我看不懂。”

之前,每每听到这句话,总让我陷入惶恐。

于是逢人便问,“写的怎么样?给点意见。”言语中透着急切。

我是真想得到些答案

欢迎大家去评论区留言,给我些答案……

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输出—输入—反馈—输入”的循环,这样才能有精进,否则就是原地踏步,而踏步其实是最残酷的倒退

后来,慢慢的,有人劝慰我:

“你的文章对我就很有启发呀,我还转发到了团队微信群里。”“嗯,有帮助。”

结尾加的语气词,真诚专注的眼神,用力点头的动作……这显然,是为了给我加加油,打打气。

上次听了琢磨先生的分享,认为我目前的写作阶段,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第一阶段的前戏:想要讨好,却还没找准姿势

总想着创新,总想有花活儿,总想整点特别的出来……

不知不觉,就给自个儿扣上了个「复杂论」的帽子,陷入了「知识诅咒」的怪圈

2

「知识的诅咒」是传播学和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一条理论。

通俗点理解就是,一旦你知道了一个知识(信息、技能等),你就很难想象你不知道时的情景

知乎上有一段解释写的非常好,摘录过来给大家:


知乎丨默默的语

什么是“自然选择”? 什么是“知识诅咒”? 什么是“密钥系统”?

如果我对一群小学生使用“自然选择”这四个字, 他们并不能理解我的言语,我自己就受到了知识的诅咒

如果我对一群大学生使用“知识诅咒”这四个字,他们并不能理解我的观点,我自己就受到了知识的诅咒

如果我对非专业人士使用“密钥系统”这四个字, 他们很难知道我到底在说什么, 我自己就受到了知识的诅咒

3

◆ 最优质的IP,最扑街的电影 ◆

2018年11月16日《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登陆中国院线,作为优质大IP《哈利•波特》的系列续作,一度被影迷寄予厚望。

但舆论反响却把它送上了影片最差宝座,票房扑街的核心原因竟然是:看不懂。

信息量爆炸,观影门槛过高,导致影片对路人极度不友好。

大量闪回片段,讲述回忆,直接阻碍了电影进度,影响了观感。

作者:J.K.罗琳,深陷「知识的诅咒」。

◆ 最华丽的辞藻,最差劲的文案 ◆

25岁即出任百度副总裁的李叫兽,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文案是关于用户感受的设计,而不是创造这些感受的文字的设计

他把写“坏文案”的人称为“X型文案人”,一惊一乍的表达,加上各种华丽的形容词,成了这类文案的典型特征。

只以发挥创意、卖弄文字为目的,没有针对用户的感受设计一堆空话,让人费解,就是这一类文案最大的败笔

“X型文案人”,深陷「知识的诅咒」。

◆  最顶尖的专家,最糟糕的老师  ◆

《爱因斯坦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曾说,“爱因斯坦是一个不会启发学生的老师,他的授课大多都被认为杂乱无章。”

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大学任教的第一学期只有3个学生,第二学期的时候,就只剩下1个学生。

即使这些学生都是他的朋友,但他的课程,也不得不被取消

那些顶尖的专家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非常了解,他们往往精通熟练到无法理解学生对这个领域的无知

顶尖的专家,深陷「知识的诅咒」。

◆  最优秀的老板,最差劲的领导 ◆

相信我们周围一定有一些刚刚做领导的人,被这样评价过。

这些新晋领导在做员工的时候,表现异常优秀,而往往当上领导,却总有些差强人意。

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矛盾也是如此,当你自己做事越来越好时,你协助他人了解这项技巧的能力就越来越差

很多时候我们天然的认为下属知道我们想要说的内容,想要布置的任务。

很多领导经常习惯性的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甚至冲口而出,“为什么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你都不懂?!

却往往忽略,是否留出了跟下属确认和检验的过程。

我们认为这是沟通出了问题,但其实是视角引发了错位。

优秀的老板,深陷「知识的诅咒」。

 最卓越的父母,最崩溃的孩子 ◆

我们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急得要命,孩子却一脸的无辜。

我: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孩子:......(一脸懵逼)?什么是思想?
我:......(一脸懵逼)?发生什么了?

我: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
孩子:......(一脸懵逼)?什么是尊重?
我:......(一脸懵逼)?又发生什么了?

我们天然的以为对方知道我们想说的内容,以及我们没有说的背后的信息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缺乏耐心;当父母老了,孩子们又觉得父母不懂。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不理解和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父母和孩子,都深陷「知识的诅咒」。

4

前不久,霍金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终于发表了,很多看过的人表示看不懂。霍金的东西好像从来都没那么容易看懂。

所幸的是,他在去世之前,还给我们留了最后一份看得懂的礼物《终极问答》。

我曾一度认为,也许,是受众不同。

现在,我才知道,得切换视角。

顶级高人跟普通人的区别,恰恰在于,随时切换。

有些时候,不是别人的做法不可思议,而是我们总是难以想到,别人并没有像我们一样掌握着独享的信息。

卢瑟福曾说,只有你能把一个理论讲得连女仆都能听懂,才算真正懂了它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输出的不够,忽略了受众,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非他人的空间。

你有过这种“感觉”的差异吗?

你深陷过「知识的诅咒」吗?

你又有哪些你认为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但对方一脸懵B的经历呢?

欢迎留下你的故事,唤醒大家的思考。

你知道「知识的诅咒」吗?

我们都在这个怪圈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知识的诅咒」吗?我们都在这个怪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