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青春期,家长要学习的沟通方式

寒假里,给一群可爱的初中生上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课程。


在某一节课中,我们讲到关键词的界定,发起了一场思考与讨论。


“当我们说到同一个词汇的时候,说话的双方对于同一个词汇的理解是一样的吗?”

图片发自App

“有没有可能双方沟通的冲突是因为对同一词汇的不同理解?”


这个时候,我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青春期一定叛逆吗?”


虽然我们都会用到“青春期”和“叛逆”的概念,但是我们的理解真的都一样吗?


讨论什么是“青春期”的时候,同学们的回答还比较统一。


大家认为“青春期”有三种界定的方法:


一,以年龄计算为标准,青春期是12到18周岁;


二,以思想变化为标准,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就进入了青春期;


三,以身体变化为标准,青春期就是自己的身体出现了第二性征等变化。


接着,我们又谈到了“叛逆”这个概念。


我问:“当你的父母说你叛逆的时候,一般是说你什么?”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不听话。”


我接着追问,“什么叫不听话?能不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顿时,整个课堂炸开了锅。


课堂上最活跃的小Y激动地站起来说:“没有跟着我妈的步骤走;我妈让我干什么,我没干;老师的要求没做到;作业做得不好;考试考砸了……诶呀,真的太多了!


比如说,放假之后,我把作业写完了,想要去打球、打游戏,我妈就说,打什么游戏?打什么球?要防患于未然,下次考试很快就到了,要复习、预习。


我妈觉得我不听她的指挥,违背她的意愿,不尊重她,这就是不听话,就是叛逆。”

图片发自App

一向沉稳的小S接着说:“比如说,小的时候,如果父母对我们有误解了,我们哭一哭,事情就算过去了。


但是,等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再冤枉我们,我们可能就会很生气,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明明没这么做,为什么你要这么说我?


我们一定想要跟父母把事情说清楚,想要有一个解释的机会,可是只要我们一解释,父母就会说我们叛逆。”

图片发自App

高大帅气的小Z接过话匣子说:“寒假里,我的日程已经排得很满了。我妈又给我报了一个课,可是我想留一点点时间,真的不想去上了。我告诉我妈我不想去上课以后,我妈就说你竟然都敢顶嘴了,你居然不去上我给你报的课。


这个时候,一般有两种下场,一种是我被强行拖过去上课;另一种就是我妈自己非常生气地走了,觉得我太不听话了。”


胖胖的眼镜弟小C也说,“比如说,我提出要求以后,父母可能会拒绝我,但是我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听话了,而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坚持自己的主见,也不一定错,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啊!甚至,我们以前被拒绝的时候都不敢什么说,现在却可能会对父母质疑,你凭什么管我?


父母就会说,你肯定是年龄大了,叛逆了!”

图片发自App


小Q对小C的话深有同感,他说:“父母就是希望可以压制住我们,一开始本来还是好好讲道理的,到最后只要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就变成了比谁的嗓门大了。


如果最后我的嗓门比我父母都大,那肯定就是不听话,叛逆了。”

图片发自App


小Q似乎还意犹未尽,小W已经接过了话茬:“还有就是父母会无中生有,明明我已经把作业做完了,想出去玩的时候,我妈就会瞬间出现在我面前,说赶紧去复习。我跟她解释,她也不听,她还会有一大堆借口不让我出去玩。


当我实在不想再做的时候,她就直接说我不乖、不听话!”


圆圆脑袋的小O说:“我更惨呢!我什么都没做,也被我爸妈说是叛逆。我爸妈整天说我瞎搞,瞎搞就是不听话,就是叛逆,可是最关键的是,我连自己怎么瞎搞的,我都不知道,我连自己叛逆的原因都不知道。”


班里年纪最小的孩子小H义愤填膺地站起来,说:“你们还干了点什么呢?我只要声音响一点点,我父母就觉得我是叛逆。如果再来点不耐烦的语气,他们就更加觉得我叛逆了。”



学霸小J站起来说,“我一直觉得叛逆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比如,现在流行鸳鸯鞋,就是两只颜色完全不一样的。我就买了这个鞋,穿两只不一样的。


我妈就说,你这是另类,只有街头混混才会这样穿的,你还是个学生,不应该穿成这个样子的。可我觉得这叫有个性,不是叛逆。”


最爱玩游戏的小T说:“每次我爸妈训我的时候,他们越激动,我就越开心,他们越来越生气,我就越来越淡定,他们吼什么,我就当没有听见。


我一声不吭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我心里想什么,也拿我没办法,可是只要我一说话,肯定就屁股开花。但是你不说话,他们也很生气,说我叛逆了要反了天了。”


腼腆的女孩小B也深表赞同,说:“有的时候,我真的不想跟他们沟通,可是只要我不说话,他们就说我叛逆。”


文质彬彬的小M说:“爸妈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如说,吃完饭,大家都在看手机。可是,家长最先指责谁?当然指责的是我。不管是看手机或者是干什么,虽然家长也在干,但是只要我干的时候,他们就会指责我,我觉得很不公平,可是只要我一回嘴,他们就说我叛逆。”


沉默寡言的小A这时候也按耐不住了,她轻声细语地说:“最重要是他们要跟别人比,跟虚拟人物——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做的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因为不听话。”

图片发自App

小Y这时候又激动地站起来说:“我还特别痛恨朋友圈,我妈的朋友圈经常会有人给她发一些鸡汤文章,她就会疯狂地给我灌输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说什么孩子进入了这个时期就会非常叛逆,然后还举一大堆的例子,接着再一个一个往我身上套,其实我什么都没说。


我还看见我妈经常一边做笔记,一边说,某个点和你最像了。我妈一直觉得我很叛逆,我就特别、特别难受。


她还会把朋友圈里学来压制青春期的方法来压制我,这个更可怕。”


不知不觉,孩子们就开起了父母吐槽大会,看样子孩子们对于“叛逆”这个问题真的是深有同感!


听了孩子们的吐槽,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生活的太不容易啦。

图片发自App


当然,咱们的课程可不是引导孩子和父母对抗的。


所以,我接着说:“但是正如刚刚大家说到的,其实叛逆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语,我也非常赞同这一点。


那么“叛逆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因为学过事实和观点的区分,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理性讨论阶段。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叛逆其实就是两代人之间的观点不一样,上一代人希望下一代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我继续追问“那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们表示不能理解,完全不知道为什么。


我就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来告诉大家,我们做父母是怎么想的。


比如,我和女儿一起看片子的时候,我就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她要看弹幕。


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这代人看电视剧的时候看的是剧情,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我们看的还是小电视机,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大电视机,能让我们把这些人都看清楚了,这有多好啊!


可是,到了你们这代人,你们明明能把人物看得清清楚楚了,为什么偏要在屏幕上弄得密密麻麻全是弹幕,一点都看不清楚?


我们做父母的就非常不理解这样的行为,我们就特别想让你们关了弹幕,把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法告诉你们,我们觉得这样才是对你们有意义的。


可是,我女儿就告诉我说,她能在弹幕里找到很多共鸣,觉得这个写弹幕的人骂人骂得特别爽;


第二,她会觉得弹幕里也会不少知识的;


另外,她觉得有些剧情就是很无聊的,她看的就是弹幕,要的就是这样沟通。


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你们这代人是这么去理解弹幕的。


说真的,我们家的两个孩子也经常吐槽我,所以我非常清楚做父母其实有的时候真的是不懂你们的想法。


我们就是想把最好的给你们,我们觉得你们应该珍惜现在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很担心我们没有尽到责任让你们成长得更好。


孩子们听了我的话,觉得非常有意思。


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如果我们的父母能来上上沈老师的课,那就好了。


我说:”可是你们的父母给你报培训班的时候不在乎钱,但是在自己身上花钱可是非常谨慎的。那么,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办法改变你们的父母,当父母说你们叛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词汇去代替‘叛逆’,告诉父母,其实我不是在叛逆?”


思路一转,随即,“自主”、“独立”、“成长”……


这些正面的词语就从孩子们的嘴里脱口而出。


接着,我请刚刚举例子的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你可以怎么向你的父母解释呢?

图片发自App


小S说:“我可以告诉父母,我不是想和你们顶嘴,也不是叛逆,请你们也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听听我的解释。”


小C这天似乎也特别活跃,他也说:“如果父母要我做什么的时候,我就跟他讲,我不想这么做,我需要“辩解”,如果我妈说我顶嘴,我就会告诉她,我是在阐述我的观点,我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听听我的讲的事实,我不是真的要跟你顶嘴。”


小T说:“如果我妈很生气的时候,我仍然会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她,但是我会告诉她,我的沉默其实是因为我需要情绪的平复,我需要更多的思考,你讲的这些东西我还没有消化掉,你得给我点时间消化一下。”


小B也说:“我想我会告诉父母,现在我年龄大了,我需要更多自己的空间,除了学习以外我也有很多朋友关系,我需要时间去处理。”

图片发自App

小Q也非常同意大家的想法,他说:“我也会告诉父母,我和小时候不一样了,我在成长,我会改变,也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


这堂课上,孩子们都非常积极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我在总结中告诉孩子们,在沟通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说的并不是同一个词语。


我们要首先找到关键词,达成共识。


比如说,青春期真的叛逆吗?


首先就要界定清楚,其实在座的你们并不真的叛逆,只是在成长。


但是为了不让父母误会,不让他们真的觉得你想和他们对着干,首先你也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也需要告诉家长,这是我们的成长。我们只有把这个概念达成了共识,才能去讨论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受到时间的限制,一堂课不能再延续下去了,但是,我今天再次把课堂的对话完整的记录和整理出来,因为,我非常希望家长们能听到这些孩子的心声,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对父母的爱。


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并不必然叛逆,叛逆常常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太快,两代人对同一事件的想法完全不同,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的。

图片发自App


当父母希望孩子做我认为正确的所有事情的时候,孩子的独立思想、自我空间、犯错探索……都成了父母眼里的叛逆,从而反过来影响了亲子关系,最后,孩子对父母关上了心门。


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第一步,是问问他:你讲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啊?


孩子需要批判性思维,父母也需要批判性思维。


让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础是父母一直在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青春期,家长要学习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