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第十五课
这一周我们学习的关键词就是修身,主题是生命之树。我们知道修身就是帮助我们的生命之树根深叶茂、茁壮成长、硕果累累又年复一年的过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fǒu]矣。其所厚者薄[bó],而其所薄[bó]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我们学习修身当然是为了践行修身,那么真诚修身的人是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硕果累累的生命之树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论语》有言“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说的是修身不仅仅是要管理好我们自己,还要以身作则来引领乃至化育一方的民众。
《中庸》教诲我们“为政在仁,取仁以身”说的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优秀的人才,而要找到合适的人关键是修养我们自己。
《大学》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当一个人有德行就自然会有众人来归附,众人来归附自然就会有土地,有了土地和人民自然就能生殖万物创造财富,而有了财富自然就能够使国家财用丰足。 可以说修身才是我们人生和事业舞台的根基。
那么,修身到了极致是什么样子呢?用一个词,那就是内圣外王,这个王字,就是国王的王,是作动词,内圣外王说的就是在内心当中有了圣人的品质,那么外在就能行王道来治理天下。
《 孟子》讲“以利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就是如果我们是以仗着实力,然后假借仁义的名义来称霸一方,那么必须要有大国的实力才可以。即使达到了这样的目的,也不过是一些霸术而已。如今我们学习中华经典,我们看对此可以有怎样新的认识呢? 对于个人或者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大国的实力,是不是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呢?
我们看孟子给我们指明了另一条出路“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孟子在这里指出的就是行王道,也就是说如果用高贵的德行来践行王道,而不是霸术,那么不需要大国的地盘,也一样可以称王。 当年的商汤只有70里土地,周文王不过100里地就实现了平天下。那么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是怎样做到的呢?
让我们回到周文王祖父的时代周太王来看看行王道何以平天下。当年,周太王带领本部落居住在一个叫做兵的地方,北方的戎狄前来攻打他们,周太王就问他们来打我们是为了什么呢?百姓回答道他们是来抢东西的。于是周太王说,那既然是来抢东西,我们把财物给他们就是了,不要为了钱财让民众流血,于是给了东西之后,戎敌就退兵了。
后来戎敌再次来犯,这一次不是讨要钱物了,而是要周太王脚下的土地,部落的民众就说我们要为土地誓死抵抗,而周太王却说要土地不过就是要来这里称王, 那他们来称王还是我来称王,对你们来说不过是换了一个人而已,我走就好了,不要为了我而白白的牺牲。于是就带领本族人迁移到了岐山,而兵地和其他地方的百姓,却都视周太王为仁者,纷纷前来归附,这就是周朝的起源。 后来,周文王继续践行祖先的美德,将土地和爵位都分封给当地的百姓,周朝也迅速的强盛起来。到了周武王的时期,已经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地盘,并且最终通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纣王的统领,实现了平天下。从公元前1147年,周太王迁徙到岐山建立周国 到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推翻商朝,前后三代人用了整整100年,为强盛的周朝奠定了根基。从这里我们就深深的感受到修身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贯穿一生乃至几代人的修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从15岁立志,也是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修身的里程碑,最终到了70岁时,终于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举手投足都符合天理大道。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更是如此。修身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是什么时候放弃都太早,道不远人没有人可以离开日常生活的点滴来修身。 孔子教诲我们“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我们的日常起居、饮食、谈吐、坐卧之中,我们其实都可以对自己更加的严格要求,因为这背后就是让我们的心回归到正道上,这就是《大学》为我们呈现的修身在正其心。
在最后,我们送给大家一张卡片,你可以在课件要点里找到。这是一株苹果树,上面有十个红彤彤的苹果,你可以把这张图片打印下来,在这十个苹果上分别写下你最渴望实现的十个愿望,或者说人生的果实比如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等等。用这些生命的硕果来激励自己走在修身的大道上。
让新一代员工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一秒钟的本事,这可是我们一生的本事就是观照。有20个字大家可要时刻的揣在心间:
起心动念处也叫觉照处,随时向内觉照就是观照。
今天我们学习突破业务能力的第五个本事,主题是领导表扬十次,不如客户批评一次。
静怡是一家影视工作室的摄影师,最近外出到一家公司拍摄宣传片,加班加点干了一周,结果客户不满意还发火批评了她,说有几个重要的镜头没有拍到。静怡不开心了,明明是你们甲方场景设置不合格,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凭什么!
静怡的经历我们也有同感,在工作中总是面对一些客户的批评责难,或者是一些苛刻不合理的需求。今天我们学习的本事就和客户有关,这个本事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能助你脱颖而出,这个本事就是:
借助客户的激励长本事。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丛私下坦言,我今天有点成绩,其实就是被客户逼出来的。是的,来自客户的激励可能是我们突破业务能力最强有利的驱动力来自客户的激励,一方面是客户的认同和赞赏,激励着我们前行。另一方面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激励,那就是来自客户的批评。 事实上,但凡面对批评,我们的内心都有感觉不舒服。然而今天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客户的批评可不同于领导和其他人的批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单位里,上下级之间长时间相处难免近则卑,所以大家都能看到,在领导身上也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当领导指出我们的问题时,心里可能就有些不服气。
可是客户不一样,客户站在客户的角度检验产品和服务。当他不满意时,就会提出要求,可以说客户是秉公执法,就事论事,所以客户的批评更纯粹,因而更有力量,也更客观。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客户的批评就是客户的渴望,是我们可以抓住的个人长本事的特别难得的机会。下面,我来说说面对客户批评时,一般人们会有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玻璃心。
客户一批评有些人就认为客户是在否定自己。 现在我们明白了客户是表达渴望,是秉公执法,针对问题提出要求。在这里有八个字送给大家,这八个字是许多企业家通过深刻的学习实践,最后浓缩凝聚而成的八个字。这八个字是
做任何事都不容易!
做任何事都会出现偏差, 越是难事、复杂的事,出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面对错误和批评,首先放下感性的烦恼。感性的烦恼是什么呢?
昨天我们学习了观照的功夫。今天我们再一次观照一下自己。当客户批评时我们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呢?开头我们提到的静怡观照 了自己的起心动念,大体上是:我没错,客户是刁民,以后有钱再也不干这些伺候人的事儿了。让我们产生感性烦恼的就是这些念头。玻璃心也正是源于这些闲思杂念。事实上出了问题,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多数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然而,但凡我们沉浸在感性的烦恼中,总想着推卸责任甚至诅咒客户,就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也错失了自己成长的机会。
第二种情况:皮实心。
皮是皮球的皮,皮球柔和而厚重,实是果实的实,货真价实。皮实的人感性的烦恼少, 客户责难时他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观照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及时引导自己产生好的念头,改正错误,提升本事,满足客户需求。
一般的领导都喜欢皮实的人,这些人本事大,有担当,一颗皮实的心宽厚而且有力量。皮实人的心法:
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但凡遇到事儿,先看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成长自己,才能收获果实,本事货真价实。
客户是最希望我们好的,因为我们本事大了,客户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抓住客户批评的机会成长自己,提升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