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弃猫》村上春树新作

2021读书笔记(1)

2020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樊登读书这个app,听了几本书以后,获益匪浅。并不是说听了几本书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而是我作为当代青年,竟然第一次意识到,阅读各式各样的书对人生的重要性(当然得是有价值的好书)。在我求学期间,一度以为读课本以外的书就是无用和浪费时间,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我错过了在我最好年华拓展纸上知识面的机会。

好在,学习不怕晚。我在2020年开始尝试翻开书本,尝试沉浸文字。我想,被社会毒打的社畜们都知道,这是一件艰难且伟大的事情(对自己而言)。同时,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就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写一篇读书记录。不在长短,不在深刻与浅显,纯属记录读后感想与心路成长。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我今年读了很多书啊,可是仍旧胸中空空,无所吸收。

好了,现在谈谈今年我读完的第一本书——《弃猫》

作者是村上春树,这个我想都不需要介绍了。书名是“弃猫”,但是这绝不只是讲猫的故事。事实上,是作者对已经亡故的父亲的一本回忆录。而“弃猫”这件事,是书的引子,也是打开作者记忆匣子的钥匙。作者谈到,一直想写一写父亲,可是无从下笔,但是与父亲共同经历丢弃家中(可能怀孕而养不起的)小猫这件事,突然能够打开他的心扉了。

我读村上春树的书不多(其实本来读的书就不多),所以不知道他与父亲的关系,所以读以前,本以为这是令人感人肺腑的亲子关系回忆录,却不曾想这是一本历史和人生感悟记录本。

原因大致如下:

1.他和父亲关系不太好,小时候确实有过美好回忆,但是父亲在战乱年代没有能力一直钻研学问成为学者,所以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了这个独子身上。偏偏作者本人生性散漫,只做自己爱做的事(就不是个学霸)。两人世界观的偏差加上生活中种种琐碎的事情,到了作者成年后甚至关系决裂,二十几年不曾相见——直至父亲癌症病重。因此作者通篇没有因为父亲去世至今怀念、欲哭无泪、眷恋不舍的那种煽情片段(不代表就没有感情,只是不煽情)。

2.他的父亲一直勤奋好学,是真挚地热爱文学。却偏偏出生在战乱年代,二战时期曾三次被征兵入伍,出征国外参与战争。日本兵嘛,少不了中国。所以文章大篇幅是有日本军队战争的描写的。这是我说的没想到这是本“历史书”啊。并且作者也一再强调了历史需要被记录。

3.人生感悟这点是作者在文末提出来的。我也是看到最后才知道,啊原来您的主题是这个。没办法,才疏学浅,理解不够深刻。作者在文章尾声中谈到“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的儿子。”作者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都只是一种偶然,“最终,我们每一个人不过是把这份偶然当成独一无二来生活罢了”。“我们不过是无数滴落向宽阔大地的雨滴中寂寂无名的一滴”,是可以被替代的,但是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且有自己的历史,并且有将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个体会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被遗忘,整体会取代个体,但是历史不会。所以说传承历史是个体的义务吧(个人理解并十分赞同)。

最后想记录一下自己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跳跃过的思维想法及感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全书很短,我只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就看完了,但是书中令我最受感触的是战争部分。

简单说一下,作者提到,他一直不肯去问父亲有关战争的故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父亲参编的部队是当时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那支部队。事实是后来证明,父亲参编是南京大屠杀发生以后的事情,这令他松了一口气。他谈到,当时出征二战的日本新兵,日军军官为了让新兵尽快地“习惯杀人”,就让那些新兵斩杀中国俘虏。尽管斩杀俘虏在当时的国际上也是毫无道义可言的。

他的父亲很少说战争的事情,但是提到斩杀俘虏这件事,他的父亲说,那个中国俘虏的态度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文中是用这些词句去描述的:“知道自己要被处死,依然没有乱了阵脚,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一动不动地闭着眼,安静地坐在那里。

很真实,很符合“中国精神”,也很难不令我动容。除了“悲壮”二字,我甚至想不出更贴切的词语。

作者展示了一个日本士兵,而且是有文化的高级士兵眼里的战争。大概是战斗留下了强烈的创伤,所以他并不愿意向儿子提起战争,同时他说起的、为数不多的“斩杀俘虏”的这个故事,不仅给自己、甚至给作者本人,也留下了无法祛除的心理创伤(这点从作者提到,父亲每天早晨都要像菩萨祷告可以证明)。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尽到传承历史的责任,同时铭记历史。我想,这也是文字的意义之一吧。


写在最后

算是第一次正式地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写之前没有参照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就是不想写的东西被别人的笔记“定了格局”

接受建议,不喜轻喷~

-END-

06

愿我们坚持自我,共同成长,互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弃猫》村上春树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