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引起质变

本周主题:如果把你过去所有的人生经历写成一门课,你会写什么?

其实一想到人生经历,就我而言,真是乏善可陈的,这要是再写成一门课,能是啥呢?语文的诗意画意,不太沾边,数学的谨慎逻辑,也好象没有,唯一可圈可点的就算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在这个城市扎了根。

如果按照这个想法,我这算不算是量变引起了质变?但是哲学上的量变和质变又不等同于科学中的物理变化的量变和化学变化的质变。

就比如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为什么还说是质变呢?又比如我的生活,其实还是我的生活呀,为什么就想到量变引起了质变了呢?好吧,这么难的问题,我这脑袋估计是想不明白了,还是先说说我的人生经历吧。

从小到大,我都是那种很听话的孩子,娘亲跟别人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这孩子学习啥的一点不操心,就是太内向了”。其实,据娘亲讲,我小的时候说话很早,每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所以邻居都很喜欢我,嘴甜又爱说。

还有就是很聪明(艾玛,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那时还没有搬到县城,我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缠着娘亲让她教我认糊在墙面报纸上面的字,左边墙上的字认识了,就跑到右边墙上去找到相同的字认给娘亲看。

除此之外,还有那古诗呀,乘法口诀表呀,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会背了,如果一直这样,那就好了,只是忽然某一天,我就不怎么说话了。

后来,我娘亲就总是跟人说,可能我小时候被她管多了,所以就不说话了,然后,每次跟人介绍我内向后,再加一句,小时候也不这样呀。

按步就班的长大,学习挺好、人缘挺好,无忧无虑的玩耍,自已一个人的时候就喜欢窝在暖和的炕头看书,每次把攒下来的零花钱,都贡献给新华书店。

好像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故事,我回头想想竟然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人,除了那个总帮我大冬天在教室里生炉子的男孩,但是,现在我也忘了他的名字了。

真正的记忆好像是在这个城市的校园,四年时间,这里储存了我太多的回忆。我第一次当着众人演讲,第一次觉得我可能不是那么内向;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被男生拉手、拥抱。

在这里,第一次收到稿费,虽然只有仅仅80块钱,第一次参加社团做了报社社长,第一次有了粉丝,没见过我人,却也听过我的名。

四年的时光短暂又漫长,当毕业季好多同学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时,我已经找好了工作,虽然赚的钱不多。

同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一样,经历过租房、恋爱、分手、换工作等等,只是从来没动摇过我离开这个城市的心,只是因为这里有着我向往的大海和蓝蓝的天。

再后来,步入婚姻的殿堂,已过十年的时光,又开始了新的征程。看着这些年好像顺风顺水,一切水到渠成。其实回头想想,在人生中的关键几步都有着大量的积累,比如,我毕业后的编辑工作,非专业进入公司,我是唯一一个,这都得益于我这些年对文字的喜爱。

再后来的教育行业,带孩子的时候就把各种证都考完了,所以转行很顺利,在这个年纪,或许,每走一步都需要勇气。

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没有现成的剧本可参考,都得自己亲自去演,你会遇到什么人,拥有怎么样的情感,都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一点一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或许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所有的生活终将从量变到质变,我想,那又是另一段不同的人生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量变引起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