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婳词》,贾宝玉不情愿的一首诗

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贾宝玉一天写了两首长诗,内容输出能力很是惊人,足以羞死那个“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

贾宝玉聪明敏捷,才情洋溢,立体得宜,词藻华丽。

这两首诗,应该说都还是可读可诵的。

但是,一首是奉命之作,一首是悲天悯人;一首疲于应付,一首情意满满。

《芙蓉女儿诔》内容太过丰富,留着慢慢讲。

我们今儿先来看看这位含着玉的顶级富二代是怎么和皇帝的“正能量”打游击的。

细叩宝玉写诗时的心态,似乎颇有点意思,透着一个合格的富二代不向强权低头的傲气。

我们先看看宝二爷是怎样应付“交作业”的需求的。

宝玉写《婳词》,是遵奉了贾政之命。

贾政朝罢闲坐,对众清客讲了一个所谓千古佳谈。

他讲的是镇守青州的恒王,好武好色,选集众多美女,演习战攻斗伐之事。内中有林四娘者,姿色既佳,武艺更精,恒王最为得意。次年,“黄巾”、“赤眉”余党起事,恒王轻骑进剿,兵败受戮。青州文武,欲献城投降。

林四娘集众女将,为报答恒王眷爱之恩,直扑敌营,斩杀几名敌首后,林四娘等全体捐躯。天子百官,无不叹息。

贾政说:“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落未经奏请各项人等,无论僧、尼、乞丐、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汇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所以都要做一首《婳词》,以志其忠义。”

原来,写诗的来头大得很,是奉旨行事,而且还是“命题作文”。

家里兄弟们贾环、贾兰都写了,而且写得都不好。

那时候写文不像现在,就像我写的这篇东西,最多是没人看,没什么生命危险。放在宝二爷身上可就不一样了,写不好,吃饭的家伙恐怕都得搬家。

贾宝玉奉命,诚惶诚恐。

亲爹贾政还加码,“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

结果宝二爷交卷后,“如放了赦的一般”。

你说,在这样的压力下,能创作出好作品来吗?

——当然,恐怕还是压力不够,你看看曹子建,写不好分分钟被弄死的情况下,阅读量是不是杠杠的。

还好,宝玉毕竟有点歪才,他首先认为这题目名为《姽婳词》,又有序,“此必是长篇歌行,方合体式”,“半叙半咏,流利飘逸,始能尽妙”。

还没写就先唱高调,颇像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师和专家一样。

平心而论,准确把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长篇叙事而不枝蔓,要善于转折,这些地方,宝玉都写得十分高明。

如先写林四娘系闺阁佳人,“将军俏影红灯里”,在“丁香结子芙蓉绦”一句后紧接“不系明珠系宝刀”,活脱出英武本色,话不多,神已出。这些都是写得好的地方。

但是,也仅止于此,词句瑰丽而已!

结尾四联高呼了一番政治正确就草草收场了。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傍徨!

无非是劝诫和缅怀,比起当天同是悼人之作的《芙蓉女儿诔》,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你让一个对生命对世界充满爱的小鲜肉硬去体会寡妇出征的壮烈,这不难为人吗?所以,宝二爷憋了半天,也只是硬凑了臭长的一首诗。

就像钱钟书讲过的一个例子,一书生为了让自己的诗显得工整,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硬凑了一联出来,“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硬给自己兄弟下咒也是没谁了。

所以,奉命是创作的大忌,皇上交办也不行。

此处仿佛听见了杠精的不满:鲁迅先生不是说他写小说均系遵命文学吗?

鲁迅是这样说的:

“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您细品品就明白了。

所以,接受赞助,代打广告,为人助娇,阿谀颂德的作品,有几个不被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姽婳词》,贾宝玉不情愿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