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去人欲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对于“存天理、去人欲”这句话,我现在是笃信不疑了。

印象里,最早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介绍朱熹时看到这句话的。当时当然不明白这句话里的深意,也不清楚好好的人欲干嘛要去掉,吃喝不都是人欲吗?但那时想,朱子那么顶尖的人物,自然有他的道理,也没有深究。

再遇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接触传习录之后。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去人欲,存天理,且据所见去之存之。工夫既深,则所谓似天理而实人欲者次第可见。

后来知道这句话的思想来源出自《礼记·乐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程颐对此也充分肯定。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伊川先生语十》

这么多理学家在这个观点上出奇地一致,再不能理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之所以不理解不认可这句话,无非是觉得食色这样的人欲哪能去掉,这么喊这不是禁锢人性嘛。不但不该禁锢,人欲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应该充分肯定。

问题出在不清楚存天理是啥意思,对人欲的界定也不相同。

没读过他们的学术著作,不理解存天理是啥意思很正常,对人欲的界定,我们拿出来的,是人的合理欲望,理学家们说的,是过分的人欲。

说到这,误会就可以消除了。不合理的、过分的人欲确实惹出了很多祸乱,我们都有体会,如此看,理学家们说的没错。

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存天理是什么意思?

既然是存,那天理就在我们身上。天命之谓性,朱子认为性即理,那么我们本自具足的纯粹的人性本身就是天理。所以存天理就是一切依着人本之性而为,不要掺杂其它不合理、过分的人欲,也即无的境界。无和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无驳杂,空掉了,是说念头都是正念,没有杂念、妄念和恶念。

这里要注意的是,历代儒家在天命之性的看法上,一直坚持性善论的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性无论,即“无善无恶心之体”也是在性善论基础上又有新的提炼和总结。总之,性善论是儒家体系的地基。

这里提供一个简易的模型来帮助理解天理人欲。我们都知道字母Y,从下到上产生了分叉,我们可以视为有两条线,一开始是完全重合的,后来产生分歧,慢慢相行渐远。这可以理解为,如果人欲处于一个合理范围内,其实等同于天理,再过分一些,便就不是天理了。

当然,这只是帮我们理解的模型,并不精细。细言之,天理人欲其实不并立,一个念头乃至一个行为,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传习录上》

这和孔孟的观点是一致的。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所以,我们需要警惕我们心中每一个念头,因为它们只有天理和人欲之分。

那天理和人欲怎么区分?

这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问题,也是很核心的一个问题。前引传习录的第三段拿过来再看一下。

去人欲,存天理,且据所见去之存之。工夫既深,则所谓似天理而实人欲者次第可见。

就是说,从眼前事着手,当存则存,当去则去。功夫深了,天理人欲自然分得清楚了,这也说明,对于刚着手做功夫的人,区分天理人欲确实非一件易事。

而且还应该注意到,其实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天理人欲的标准其实一直在发生改变,能够始终保持觉知并做出正确判断的,就是良知了。

今天先写到这。

我是震词,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存天理去人欲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