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循环提问》-30慢性化(咨询师的影响)元沟通,自我指涉

所有的沟通里面,都有两个不同的层面,内容(它在说什么)和关系(沟通背后传达的两人之间的互动规则)。我们讲的话,虽然它在内容上有意义,可是如果在另外一个人遵循着某种规则去理解的时候,那句话的意义就会被消解,它会变成在关系上边的一个动作,一个行动,而这件事情很难从内部叫停。

元沟通:对沟通的规则、模式、过程做复盘和讨论。元沟通

在一个标准的咨询里边,沟通和元沟通是怎么发生的:会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元沟通被取消,讨论陷入僵局;一个是陷入自我指涉的悖论。这是一个慢性化的前兆。

自我指涉:我“说”这句话本身、这个动作本身,就跟我这句话在文本上面对应的内容,是直接相关的;它既是在描述这个关系,同时它也成为了这个关系的一部分。它很容易产生一个悖论。
例如,我说“小明在说真话”,“小红在说假话”,就只是在描述一个在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这是一个外部视角;如果我说“我这句话是谎话”,这就是一个自我指涉,它形成的悖论就是:如果我这句话是真的(内容),那我就是在说谎(动作),如果我这句话是谎话(内容),那我就没有说谎(动作)。

围绕治疗关系的沟通,具有自指涉。
一个更清楚的例子:来访者问:“为什么一切都由你说了算?”,咨询师答:“你说得不对,我们不是这样的。”
本来是为了改变这段关系的一个沟通,刚好变成了关系里边内容层面的一部分,围绕沟通进行的元沟通,本身又构成了原来的沟通模式;他们努力地想要改变,但刚好维持了原状。
从内部视角来看,他们好像在处理问题,这是在关系层面的,如果有个第三方,从外部视角来看,会说这就是你们问题的本身,你们在重复沟通模式。

如何破解慢性化僵局:

精神分析的做法:依然是在两个人内部来处理,但把“讨论关系”作变成我们的主题,即把这段关系变成一个专门讨论我们之间关系的一个关系。如果能讨论清楚,会对我们对自己的洞察会有巨大的作用。

系统治疗的做法:多一个人,找到一个外部视角,这个事情就不攻自破了。例如,问第三个人“你对我们刚才这个谈话有什么看法”,或者,旁边的人直接受不了啦“你俩这样都是在车轱辘话”,这个僵局顿时破了。

关系=内容:围绕元沟通进行的沟通(关系),本身又构成沟通(内容)

一对一咨询关系的慢性化:

1元沟通的尝试:求求你,我们现在不是在做游戏了,我们真的停止好吗?

2新的语言符号:这个符号不在我们原来的沟通模式里,可以作为一个外部视角来使用,比如出示stop,比如夫妻吵架总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建议不再吵,而是写信、仪式、行动,可能不容易被对方理解为原来的沟通模式。

3在流程和设置方面去创新:比如,我们在两个人内部玩游戏,但有一个设置,比如闹钟响了以后,我们会有一段时间对刚才这个游戏进行算复盘。在咨询室里另外放两把椅子,约定说如果聊不下去了,就换到另外的椅子上对刚才的沟通进行元沟通(反馈位置)。

4.引入外部视角:再找个人,是个相对中立的第三方就可以了,那个人观察和见解能帮我们从本身和固有模式中跳出来。我们说,你知道刚才我经历了什么吗?那个就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的说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循环提问》-30慢性化(咨询师的影响)元沟通,自我指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