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镇》 ——原谅是另类的纵容

“砰砰”几声枪响,一把大火,烧没了狗镇,男人、女人、小孩以及所有的恶。

狗镇的恶可以被从世间抹去,但是世界上还有除了狗镇之外的其他小镇,而所有生活其中的人还是会存在那些深埋内心的恶。

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是grace最后一次在教堂坦白时的旁白,他们(村民)的良心就像被打磨过的玻璃,因为容易碎,所以便渐渐深埋心底。其实换个观念想,在最开始的时候,村民心中的恶意是不是也如被打磨过的玻璃一样是被深深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而将这些深埋内心的恶意引导出来的,正是grace一次次的退让,一次次的原谅。换个说法,其实最终将村民们引向绝路的正是grace。

乍看之下,grace的善良是无可反驳的,她对自己有着无比高的道德要求,在逃来狗镇的那个晚上因为偷了一块没什么肉的狗骨头就要自我惩罚不接受Tom给她的面包,为了能够取得众人的信任和喜欢而不辞辛劳的为每一户人家帮忙工作。身为黑道老大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但是在做这些粗活累活时从不抱怨。甚至于在经历了村民们残暴的对待后,第一次上车时她依然选择原谅他们,她甚至还想着,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员,我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同样的选择,这就是人性啊。

她很善解人意,懂得设身处地。但是她忘记了,人性固然时有其恶的一面,但是一昧的谅解却是加深恶意的引子。就好像狗喜欢吃屎,这是它的天性,一昧的原谅它并不会让它懂得以后不应该去吃,只有施加惩罚,付出代价,才会懂得下一次不会这样做。

第二次上车时她与父亲的对话中有一段:

G“我原谅别人,所以我傲慢?”

“天哪,你的口气真纡尊降贵。你认为没有人能达到你的道德水准,所以你不要求他们。”G“我为什么不能以慈悲为怀?”

……

G“他们是人。”

“人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要,但你不给他们机会。这是极端的傲慢。”

在这一段的对话中,父亲,一个黑道boss,扮演的角色反而更加适合于普世人性,以我个人的看法,这样的态度才是为人处世的正确选择。


Tom在电影的开头一出场,高高在上的俯瞰每一个村民,自我感觉良好,嘴里总是有着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细细追究起来就是在放狗屁。这一点其实与grace很类似,只不过两人中,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他深知狗镇一团糟,掀起表面的遮盖物底下全是污垢,但是文学青年常有的天真驱使着他想去改变这一切,剧中的第一个集会便是这样的产物,只不过很可惜,没有任何效果。你怎么能要求一个封闭阻塞的小村庄在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就能做出重大的心灵转变?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在这种小范围且流动性差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参照物,当每个人都以他人来参照自己时,逐渐就会趋同,而在这样一个缺少道德(牧师)和法律(警察)的地方,人们更多的会选择遵从自己的本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落后封闭的小村庄里会村子里拐卖妇女的情况会时有发生,且村民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的原因。

Tom的天真以及自我感觉良好,使得他与现实脱离,并且当有人试图揭开真相时,会使他恼羞成怒,这个时候有的人会选择面对真实的自我,但是更多人的选择是抹除掉这个揭开真相的人。所以当Tom最终拿出名片打电话出卖grace的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这样做的而原因。


电影中除了男主主角,还有三个角色的行为让我颇感兴趣。分别是农夫恰克,他的妻子薇拉,以及狗镇年轻漂亮的丽丝。农夫恰克和妻子薇拉两人的家庭可以说是无数个平凡家庭的典范,丈夫自己心中有自己的所爱与喜好,但是妻子对此根本不在乎,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的浓烈情感,还在一起可能也只是长久以来的生活惯性以及不停出生的孩子。在一开始恰克拒绝grace的接近,表现出厌恶的神情,其实这恰好说明恰卡在一开始就对grace怀抱有不一样的情感,越是想要接近,就越是表现出厌恶。一个贫穷的中年男人的内心本就少有人涉足,而善解人意的grace进入其中后,只消一个小小的契机,便能够让他内心的渴望突破牢笼。

妻子薇拉劳于家务,孩子与丈夫几乎就是她生活的中心,所以在当她被人告知恰克和grace在苹果园里交欢时,她显得如此生气以至于报复性的砸碎了grace的七个雕塑。此时她生活的第一层遮羞布被掀开,夫妻感情不和。而第二层遮羞布被掀开,是当她搜集到足够多的证据证明是恰克强迫grace交欢,她对此的反应是用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对待grace。这其中不免含有泄愤的意味,自己的丈夫强迫了grace,不能说明自己的丈夫有错,反而更加证明了是grace的错,其中的强盗逻辑不免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年轻貌美!”这不仅仅只是薇拉一人的想法,只要看看网络上那么多原配当街追打小三的视频,就知道大部分女人的想法就是如此。

而丽丝,是在grace来之前狗镇的焦点,她年轻貌美,常常与其他人调笑。剧中当grace出现时,有几个镜头给到了丽丝的身上,明显可以看见丽丝饱含嫉妒的眼神在grace身上徘徊。她不停的强调,在grace来了后她就轻松多了,并且非常感谢grace帮她转移了Tom的重心,她有多强调这一点,就说明她有多在乎这一点。嘴上虽然是拒绝的态度,但实际上内心非常享受男人们的追捧,乐于成为他们生活的重心。

这些人的影子几乎都在每一个人身上看见,所以我一直认为grace要对自己的遭遇以及狗镇居民的死负一部分责任,是她一次次的退让导致了这个结果。


当然,狗镇居民也并不是全然无辜。

两次张贴的公告转变的grace的身份,让她从一个较为平等的外来人,变成了一个一定需要狗镇居民庇护才能安定生活的附庸者,用剧中的话来讲,就是grace继续生活在狗镇的成本变高了。成本的高涨,使得grace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安定。

此时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grace态度强硬的拒绝更多的工作时长以及更少的工资,甚至她不需要做到完全拒绝,只要稍稍表明自己强硬的态度,摆明自己的底线,狗镇居民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得寸进尺。但是她没有,面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她不声不响的接受了。Tom作为传达消息的中间人,他的存在隔绝了村民和grace,这样使得提出要求变得不那么难为情。一次又一次,直到习惯成自然。狗镇居民们从一来是不需要做的事情变成了需要做的事情。俗语有言,斗米恩升米仇,大概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当人们身处在一个集体中时,就会有一种普遍的责任分摊,每个人都不必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每个人都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集体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集体”所做出的。一件事情一旦被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所接受,其合理性就会大大增强,此时没有人会愿意接受一个打破现状的答案。当grace最后一次在教堂陈述狗镇居民的罪恶时,每一个人的反应都是在努力的维护原有的秩序,遮盖自己的丑恶,斥责grace在撒谎。

这的确很可笑,但这就是每一个人在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后会做下的事。试想,如果自己也处于狗镇,那么或许你就是下一个薇拉,下一个恰克,又或者是下一个丽丝。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这需要一个改正的机会。

原谅不是最好的选择,付出代价才会让人们变得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镇》 ——原谅是另类的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