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受了学校路边社的采访,还有点小激动,非常期待日后的文章,据说我是他们访问过程中最愉快的一次,也不知道是客气客气还是气氛使然,总之在那间27楼的小屋里我交代了自己的前三十多年,这里就不剧透了,我自己也小期待一下。
访谈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无痕穿插完成的,唯最后一个问题比较刻意,是从十五条价值观里选一条,自己感受最深切的。
其时给到我的是一张打印好的A4纸,略有褶皱,除了上图的十五条外,一些条目的旁边,还写了几个相熟的名字,毕竟这个《师话师说》的栏目已经进行了好几期,而采访组显然将这道压箱底的问题和这张压箱底的A4纸用了很多次。(偷笑)
所以虽然问题是最认同或者感受最深切的或者说最有话想讲的,但去重复别人的选项就像两个走在大街上的人迎面撞衫一样,并非对自己的身材没有自己(其实就是),而是非得与别人整点不一样的那股劲儿,不允许你去重复。
于是一行行扫下来,再尚未被占据的条目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击中了我。
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段文字一旦墨迹凝结,那么解读它的权利和解读出意义,就已经属于读者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就是我的第一反应呀!
对于工作,行有不得大概是常态,但如何去处理“行有不得”,就因人而异了。在归因上,天生就从在向内归因的人和向外归隐的人。而只有向内归因的人,才会相信努力的价值。
前阵子有一句话,叫“选择重于努力”。首先我认为它混淆了这两个动作的维度(譬如你其实可以努力地选择),但更重要的是,他让人看轻了努力的意义。
所以我会在第一眼看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另外完全可以再加上一句“天行有常,自强不息”。在我看来,反求诸己,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深度思考的基础。不消极,不抱怨,去反思问题的关键所在,再行整理和解决问题,可能就是我们这种人的乐趣所在吧。
ps,再说一句,之前作过一个性格测试,IMBT的性格测试,我的测试结果是ISTP,个性特点是:
“安静的观察者,在有问题发生时,就会马上行动。
自制,以独有的好奇心和出人意料的、有创意的幽默观察和分析生活。
善于分析事物运作的原理,对原因和结果感兴趣,能从大量的信息中很快的找到关键的症结所在,善于用逻辑的方式处理问题,重视效率。”
我对这个测评中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再同意,仿佛是来自一位师长的谆谆教诲,又好似那个会读心的好友就站在我的对面一句一句在告诉我。
刚刚看到,徐小平老师又在撒鸡汤了,当然,撒的还是非常高级,顺便摘录如下吧:
8.我所认识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种“舍易求难”的本能
“当有两件事摆在你面前,一件你轻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从头学习摸索,别犹豫,选那件难的。”
不过这鸡汤还是有道理的,毕竟大学就知道,选择90%的人所走的路,你不会比90%的人都差,但也一定不会比90%的人都好。
以及:
9.在任何一个领域,输出能力最强的那些人都会摘走最大的红利
“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讲,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强化培养至少其中一种输出能力,并且长期坚持向外界输出自己的思考和观念,直到成为市场中最强的前20%。”
还要说什么,唯有仰天大笑,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强不息”,
西瓜爸爸,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