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03诗经(下)那些美好的回忆1


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



“一切美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

他们像冰一样的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开放。“

--戴望舒《偶成》


从历史长河的深处望去,

《诗经》就是一条文字之河,

流淌千年以后与今天的我们,

在诗人的文字中,

在哲人的引经据典中,

在寻常聊天中,

在孩子们朗诵的课文中,

遇见。



01

“一苇渡江”的神话之美


一个思乡的宋人徘徊在卫国界河边,

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这首诗出自《诗经·卫风·河广》,说的是,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

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

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宋国既然“一苇杭之,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去呢?

有客观环境的阻力,也有诗人难言之隐吧。

诗中的“一苇”后来被神话为达摩“一苇渡江”的典故,

这个典故常常让人联想起这样一幅画面:

达摩祖师在渡江的时候找不到船,

就顺手折了一支芦苇,踏着它过了长江。


坐落于嵩山少林寺的达摩渡江碑,

唐伯虎笔下的达摩渡江图,

都是达摩祖师踩着“一苇”的形象,

这里的“一苇”真有那么神奇么?


找到源头,也就是

《诗经》中的“一苇”其实指的是芦苇杆,

非常轻巧,用这种芦苇杆做得小船浮力大,

在江面上很轻盈。

用芦苇杆做成小船倒也符合常理,

而踩着一根芦苇就能渡江,

或许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吧。


既然说到“一苇”,

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它的踪迹呢?

在北宋苏轼的一篇散文《前赤壁赋》中,

有这样一句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这句是说,

任凭小船儿在江面飘荡,

穿过苍茫万顷的水面。

苏轼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正赶上被贬官到黄州,

可谓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

个人的悲喜与轻快的“一苇”形成对比反差,

山水天地,浩渺宇宙面前,

身处逆境的苏轼,是如此的豁达超脱。


说完了与“一苇”有关的神话与散文,

再来考考你,猜一个福建省的一个县名,

也是出自《诗经·河广》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呢?



02

“靡(mǐ)不有初,鲜( xiǎn)克有终”的哲思之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源自《诗经·大雅·荡》,

本意是说:

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细细体味,这两句蕴涵了深刻的哲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一方面是提醒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比如,很多人会在年初制定读书计划,

每年读52本,本周保证读1本书;

或者学习英语的计划,

每天学习10个英语单词,

一年掌握3650个。


计划制定完,想象达成目标的美好场景,

于是,刚开始的日子里坚持看书、朗读,

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开始降温,

往往坚持几天就觉得少读一天也无所谓,

或者干脆不了了之或是草草收场。


换一个角度理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我们还可以用这句话观察一个人的品格。

比如,一个人在行事风格上能否有始有终?

有人说过,如果人生有“如果”,

那么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会成为伟人。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也有同样的观点,

其中记载子夏之语说: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能够终始如一,持之以恒,

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道德经》也有类似类似说法: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做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

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

事情就不会失败。

在古人看来,

“立身行道,终始若一”,

是人世间最难做到的事情。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两句,

尽显的做事、做人的大道理。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03诗经(下)那些美好的回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