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五讲,合纵连横陈洪动

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五讲,合纵连横陈洪动(二)。

上一讲我们说到裕王与李妃解清误会,同样我们也看到在裕王借着讲书的由头想见高拱和张居正时李妃所展现的大智慧。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能让心神思维不受负面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疑难和危险必将平安渡过,在危机中找到机会,在危机中获得突破。

01

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义

高拱、张居正因为避嫌,没有来裕王府,竟也促成了裕王和李妃的和解。和解后,李妃便叫来冯保,去探听下严府的消息。

冯保带着随从上了二层包间,要了壶茶,但小二却站着不肯走。声称得先付十两银子才能上茶。听店小二这么说,冯保也笑了,而店小二马上说道:“我们日月兴啊,开了也不止一年两年了都是这个价。对面就是严阁老的府第,京里的尚书侍郎,京外的总督巡抚来这里都是这个价。”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宰相对面酒楼的店小二口气也这么大,尚书、侍郎都不看在眼里。冯保听这小二的话也不耐烦,直接抬出了宫里,小二则认为不可能,除非严嵩亲自来饮茶,冯保接着说:“那要是比严嵩还大呢?”小二马上说凡是宫里来的一文不收。

小二之前说话不卑不亢,一听是宫里来的,声音就变得诚惶诚恐。做生意的人最精明,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外面不管什么官,茶钱一文不少,若是遇到宫里的,就一文不收。大明里面刻画的这些小人物也很值得我们玩味,比如淳安县被朱七采访的老丈、这位小二、还有后面六必斋的老板。戏份虽少,却都有自己处世行事的一套方法。

图片

“也”、“又”这种字眼用起来总是容易透露出细节,冯保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马上知道宫里还有其他人也在监视严府,同时也不想让宫里的人知道他在这,便嘱咐小二不要和他人提起。

小二下去后,冯保派人立刻回去向王妃禀报情况。裕王是处于明处的角色任何举动都可能被嘉靖揪住不放,而王妃则是可以不动声色地收集信息来辅佐裕王,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优秀的夫妻之道。

02

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茶楼都是来盯着严府动静的,自然也是因为严府门口“十分热闹”。

严嵩了解嘉靖,这个时候闭门在家,谁都不见,尤其是他儿子。严世蕃不明就里,只知道徐阶搬进内阁,吕芳发配去了吉壤,哪里还沉得住气,带着罗龙文和冒青烟直接来找他爹:“你们这些奴才,我来看爹竟也敢疏离骨肉,再不开门我一个个杀了你们。”严世蕃边砸着门边说道。

府外吵闹,府内却一派平静。严嵩一派从容,只当没听见,府里的人虽然怕得罪小阁老,却也只能按严嵩的吩咐回话,称今日不见任何人。

严世蕃气地开始撂狠话了:“如果他不要百年送终的人,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断了他的根。”小阁老的狠话对严嵩毫无用处,因为他知道严世蕃只是嘴上说,自然是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撞死在门口。他更知道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严府,既然嘉靖传了指令就必须得执行。

严世蕃寻爹无果,只有调转方向去内阁找徐阶,只是严世蕃在严府碰了钉子去内阁也没有讨着好。

石公公一把椅子坐在内阁门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而所有肱骨大臣居然都只得在门口等候,无一人能进这内阁。同样陈洪上任,把看守内阁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石公公,石公公的立场我们可想而知。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知道,严世蕃最后各处声讨的结果一定是失败的,他不是缺乏能力而是太过于骄纵,所谓“骄兵必败”指的严世蕃了。

严世蕃直接抬出了为皇上修宫观的事情,称误了百官的事误了皇上的事谁来负责。石公公依旧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让所有人把公文都在门口交,并非只针对小阁老。

严世蕃现在唯一在意的就是徐阶是不是成功上位,是不是已经只手遮天。石公公也抬出了严嵩去压小阁老。为了表示自己的公平,又催张居正和高拱交公文。只是张居正这边,却也想进内阁。

图片

小阁老又开始挑拨高肃卿,但是肃卿表示不和张居正争:“户部决不与兵部攀比,张大人必须进去,我愿意回户部等批文。”而高拱这番话回的就很妙了。先指出自己有面议的正当性,但是考虑到朝廷的规定,所以不与兵部攀比,严世蕃如果还想进去,就变成要和兵部攀比了。

最后,也只有张居正进直接带去了内阁。而严世蕃直接把所有的公文都带了回去,愤然离场。实际上小阁老掌的权还是不少,不过少了严嵩的庇护,如此做派也无济于事。

张居正进了内阁又会如何做?

他又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

事态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你可能感兴趣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五讲,合纵连横陈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