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里讲:
“欲高反下,欲取反与。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能弱者,方能强。”
能屈能伸,刚柔并济,如此才能以退为进,以弱胜强,行稳致远。
人生正是如此,想要顺风顺水,就要经历逆风逆水。
01
遇事不争,是一种格局
兰德在《生与死》中写道: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和爱人,不争对错。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要总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非要争个对错。
家庭和不和睦,比对错更重要。
夫妻之间,难免有矛盾,会产生摩擦。
生活中,与人相处,不必处处为先,也不必处处针对。
遇事不争,遇难不避,遇错不责,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智慧。
遇事不争,是一种格局
兰德在《生与死》中写道: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和爱人,不争对错。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要总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非要争个对错。
家庭和不和睦,比对错更重要。
夫妻之间,难免有矛盾,会产生摩擦。
当脾气上来的时候,冷静十二秒,转移注意力,不要恶语相向。
欢声笑语永远胜过争执吵闹。
和亲人,不争输赢。
总有人喜欢以理服人。
看到亲人在家人群里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往往不分时机,会立刻去评判,甚至讥讽。
一旦对方试图抗辩,更是吐沫横飞,非要争个输赢;最后,闹得不可开交,不欢而散。
彼此见面的时候,非常尴尬,下不来台,究其原因,不过一时口舌之争。
其实很多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不必太过较真。
和他人,不争高低。
别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聪明,自家孩子怎么不争气;
别人工作怎么那么轻松、高薪,自己怎么遇不到;
别人妻子/丈夫怎么那么明事理,自己怎么不被理解。
几米说:“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也正被仰望和羡慕着。”
专注于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争更有意义。
遇难不避,是一种担当
遇到难事不回避的人,可以担当重任。
明代薛文清在《读书录》中写道:
“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
一个人最强大的能力,不是呼风唤雨,不是坐拥万贯家财,而是遇难事不回避,做事有担当。
东汉时期,有个叫虞诩的名将,为人刚正不阿,极具军事天赋。
朝歌县(今河南淇县)的叛匪宁季等数千人造反,聚众作乱连年,甚至杀死官吏,州郡都无法使之平定下来。
而朝廷派虞诩去朝歌当县令。
听闻此事的一众好友无不为之担忧,恐他一去不返。
虞诩却是爽朗说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意思是立志不追求容易目标,处事不避讳难度,这不过是我的职责罢了,不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知道刀快不快呢?
可见,虞诩遇难不避的担当和勇气。
到了当地之后,虞诩知道叛匪势大,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因此让部下举荐一些壮士和罪犯,设宴款待之后,免了他们罪责,让他们打入敌人内部,引诱敌人作乱
虞诩这边设了伏兵,徐徐图之,逐个击破。
又派会缝纫的贫民,为叛匪缝制衣服,同时标注记号。
每逢叛匪上街,就会被盯梢的官兵抓获,以至于怀疑神仙在帮助虞诩,顿时人心涣散,最后被彻底荡平。
纵观历史长河,天灾、战乱、瘟疫、侵略占据了绝大多数。
同样的,人这一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帆风顺的?
多的是事与愿违,多的是磨难。
再难过,也得过,这才是人生。
正如宫崎骏在《龙猫》里说的那样:“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多的是事与愿违,多的是磨难。
再难过,也得过,这才是人生。
遇错不责,是一种修养
《论语·为政 》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
孔子回答:“色难”。
即孝顺父母,不给父母脸色看,是最难的。
深以为然。
看过一个问题:“你是哪一个瞬间突然发现父母变老了?”
有一个高赞回答:“当父母开始看我脸色的时候。”
老去的父母,是不愿意成为儿女负担的,当他们开始看儿女脸色的时候,是最无奈的时候。
以前看过一个微小说,分享给大家:
一教授带实习生在家里吃饭,吃完之后教授轻轻喊道:“妈,洗碗了。”
八十岁的老太太慢吞吞开始洗碗。
学生心中诧异万分,对教授人品有了怀疑。
半小时后,老太太洗碗结束。
教授给递了一块毛巾擦手,说:“您辛苦了,歇歇吧。”
之后,教授背着母亲把碗重新洗了一遍。
让母亲觉得自己有用,还有价值,是教授给母亲最大的爱。
当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老去时,请对父母少一点责怪,多一点耐心,像他们包容我们小时候那样包容他们,爱护他们。
请尊重父母的意愿,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和尊重。
对待子女,亦是如此。
古人总结了七不责:
当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
愧悔不责:孩子已经认错就不要再责备了;
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
饮食不责;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欢庆不责;孩子非常开心的时候不责备他;
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子女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有独立的人格。
子女犯错时,不要过度责备子女,打击子女的自尊心和信心;更不要将自己的坏情绪,向子女发泄。
有一位作家说过:“父母的爱,是孩子坠入深渊时触底反弹的勇气。”
给子女爱,让他们感受到被爱。
对上不责怪父母,对下不责备子女,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人这一生,过的是心情,活的是心态。
遇事不争,是一种自信的态度,也是一种豁达的格局;
遇难不避,是一种向上的勇气,也是一种无畏的信念;
遇错不责,是一种温暖的包容,也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愿你走过千山万水,遍历人间山河,仍觉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