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处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现象:

我们班的S(4岁)是一个很聪明、观察能力很强的小女孩。

在一日活动中,她的小脑袋瓜里常常能想出超过老师的创意点子,同时,她能够很敏锐地观察到老师和同伴的身上的小细节。

我经常能听到她对我说:“老师,你今天穿的鞋子很漂亮。”“老师,今天你身上的味道和平时不一样。”类似这样的小发现还有很多……

上周三放学时,她走到我面前,一副想和我说悄悄话的样子。于是我蹲下身,把耳朵贴到她跟前。

S:“老师,我不想和L坐在一起,你明天帮我换个位置吧!”

我:“为什么?你不喜欢L吗?”

S:“同一件衣服她都穿了一个星期了都没有换,整件衣服都很脏。她不讲卫生,我不要跟她坐!”

听完她的话我挺吃惊的,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发现她的同桌一个星期都没有换衣服,这小家伙的观察能力和记性真好啊。

又过了两天,也是放学时分。

我正站在教室门口接待家长,S跑过来对着一个小男孩和他妈妈说:“你怎么天天穿这双布鞋呢?这鞋子很脏了,该洗啦!”

S说完话就跑开了,可是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却羞红了脸。


分析:

4岁的S已经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她知道讲卫生是好的、是受人欢迎的;而不讲卫生则是受排斥的,这是她对是否接受同伴的一个判定因素。

同时,她的表达也是简单粗暴的,因为某人不爱干净就不和他做朋友;采取直接的方式告知小伙伴的妈妈该给他换双鞋了。她并没有考虑到,同伴(3岁)的衣服脏,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为她更换衣物,并不是因为她自己不爱干净。而当着大人的面直接揭人短处,会让别人下不来台。


措施:

1.表扬S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在成人的世界里,一个爱干净的人和一个邋遢的人相比,我们也会更加趋向于喜欢干净的人,因此,良好的卫生习惯值得被表扬。

2.教会孩子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后来我了解到L的衣服没有经常更换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都太忙了,忽视了这一方面,因而给人造成她不爱干净的感觉。L的家长忘了换衣服和L不爱干净不肯换衣服,这是两回事。

至于小男孩很多天都穿同一双鞋子,是因为他家的经济比较困难一些,而S的这一直接提醒,更让男孩的妈妈尴尬。

3.换一种容易让人接受的提醒方式

为了不让L的家长因为衣服脏而感到尴尬,而又能够起到提醒他们该给孩子换衣服的作用,我特意在放学时在L的家长面前为孩子整理衣服,而且动作放慢,手中特意经过几处比较脏的地方。显而易见,这已经是非常明确的提醒了,但是这又比赤裸裸地说孩子脏要换衣服了来得更加婉转些。

又如“换鞋子”这件事,我可以教给S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的提醒,如:“我觉得你穿皮鞋或者运动鞋也很好看呀,你明天也可以穿双别的鞋子给我看看吗?”又或者“某某的妈妈,你明天可以给某某穿运动鞋吗,我明天想和他赛跑。”如果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提醒,相信这位妈妈一定不会感到尴尬。

将很多简单粗暴的事情做得更加有“艺术”,体现出成人和孩子的善良与情商,这前提就需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细节处教会孩子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