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生涯规划课-NO1

1.一个好的开场让学员对老师产生信赖感和尊敬感

2.通过各小组内自我介绍及对课程的期待,破冰,慢慢加热场内温度,营造友善的课堂氛围

3.什么样的人需要做生涯规划?学生、刚入职的新员工、在职多年的老员工、工作压力大的管理者;但他们遇到的问题一样吗?比如我们前段时间我们去大学校招,发现在学校游荡的大学生很多,但来参加企业宣讲会的不多,为什么?没想好,他们需要找工作吗?需要,但不知道要找啥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但你如果问他你知道父母想要你做什么工作时,他们很肯定的回答说我知道,所以台湾生涯规划大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书中说到: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职业定位就是帮助一个人看到清晰的未来,让他更好的把握现在。为什么看不到未来,因为报志愿时家长最关注是什么?学校、分数,而不是兴趣,所以定位的人群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但还一部人是已经在职场上打拼了一段时间,但越拼越迷茫,越来越不想拼,想离开离不开,想留下不想留,对吧?所以不同的人群他们面临的生涯问题都会不一样,所以我们从两个维度把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我们来看看定位阶段的人群有哪些特点?

刚才说到的大学生属于哪个阶段?对定位阶段,还有那些没有确定方向,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职场新人是不是也属于定位阶段,最典型的特征是没有方向,但是有试错的时间;

接下来到了适应阶段,刚刚入职但不到两年的职场新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热情度很高,经常以为自己做的还不错,但企业未必是满意的;这群人往往还没有完全转变成职场思维,等着人来教;还有哪一类人群属于适应阶段?请大家注意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刚刚换了新岗位的人群,也面临职业适应的问题。他们有生存压力吗?有工作方面的时间准备吗?有,因为合适留不合适就走,所以时间上会更紧迫;他们对工作和自己有不有一点了解?有,但没有时间做准备,有生存压力。

接下来到了发展阶段,我们统称职场老人,请问老人和骨干有区别吗?区别在哪?我增加的只是工作年齡,但我没有持续增加工作的能力,所以这波人最大的特征是高不成低不就,热情随着时间慢慢消磨,只求安稳,或者有一部分人开始做微商,做斜杠,转移焦虑感。他们对自己了解吗?了解,知道哪些做的好,哪些做不好,对职业也有了解,清楚工作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回报,而且有一个思维是给我的都是我应得的,他们唯一不了解的是未来要怎么做。

转型阶段是指要重新定位的人,通常他们是职场骨干。最典型特征是:他们有不有工作经验?有,有没有能力积累?有;有没有人脉?有;有没有资源?有;有没有选择权?有;五个同时具备,说明他们是转型阶段,他有选择权,有人给他递橄榄枝,他要选择到底往哪个方向走?这个时候,他是一个转型阶段的人,转型阶段的人面临着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他要考虑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要往哪个方向发展。

平衡阶段最典型的表现是事多,时间不够用。上班的时候,老板说: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想都是问题,做都不是问题。回到家,家里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不要生二胎。你说好累呀,早点睡吧,但拿起手机就放不下,发个朋友圈,敢紧看看有多少人点赞。所以早睡是身体的需要,晚睡是灵魂的需要,所以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所以平衡问题的产生原因是角色冲突,时间不够用。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按这个轨迹发展的?不一定,有可能是跨跃式的。有的人可能一入职场,工作就多的让人发狂,但工资低的让人发指,再加上一个月出差20天,身体、生活都紊乱了。所以如果有人来咨询,你最好把这个图画出来给他看,告诉他每个阶段的特征,让他自己判断属于哪个阶段?从他的描述中是不是几个阶段交集在一起。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帮他梳理出最痛苦的点,帮他先解决掉,然后让他有力量去应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所以问题有可能是跨跃式的;那有没有人不在这个框架里玩。大概80%在这个框架里,那有不有例外呢?有呀,王思聪 ,要啥定位,要啥适应,先拿5个亿练练手;除此之外,有没有人是跳跃式或者是快速的走了一遍的?快速定位,遇到适应问题,倦怠,然后考虑要不要换工作转型?有,互联网行业。所以我们不要用年齡去划分,而是用职场特征来区别。

这五个阶段我们又分为三个模块去看,怎么分?

定位和转型都是方向性问题,所以都属于定位问题

适应和发展都属于原方向受阻,所以都属于发展问题

还有一个平衡模块,解决的多角色冲突。

小结:

那么问题的特征和常见人群已经清晰了,那么问题要如何解决呢?这里就要用到模型和工具了。

关于职业定位的问题,我们用的是“三点一线”模型。有什么?凭什么?要什么?比如,你要森林找猎,森林里什么动物都有吧,大的有老虎,中的有小鹿,小的有兔子,但你能打到哪种动物,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带的武器。你带什么武器取决于你晚上想吃什么?对吧。

兴趣岛的测试

现在有6个岛,让你选择一个,去那里生活6个月,你会怎么选?


有什么我们用的工具是“霍兰德”兴趣理论分析,为什么先要用霍兰德来谈兴趣,而不是先谈能力,先谈目标?为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讲好生涯规划课-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