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刺痛我,但有效

究竟是什么让人如此痴迷地,不切实际地追求刷学历,尽管所在的行业已经出现大洗牌的迹象呢?我的答案还是跟半年前一样,是恐惧。而我的一次无意的行为居然验证了我的答案。源于一次系内的学术活动,轮流做PPT解读分享文献。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选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由于我决定投入职场,预测以后会经常遇到很多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但又必须短时间内学会掌握的事情,所以我决定有意识地为自己提前设置一些障碍,选了一篇与自己研究的领域毫无关联的文章来解读分享。文献内容对于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不能说是全新的,因为科研无论从方法论上还是从实验技术来说,总有一些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但我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这篇文献啃下来了,并尽量做成简单易懂的PPT(不敢说自己做PPT的能力最强,但足以秒杀思维紊乱的博士和同学)。
最让我意外和奇妙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分享会上竟然少了一半人来,看来大家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情都不怎么感兴趣。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我的师兄,一个从美国念完博士后的人才,居然也抱有类似的想法,觉得我分享的文献太专业,他看不懂。以往的文献分享,他都会认真地把文献打印出来,仔细地推敲文献数据的逻辑合理性和完整性,而对于我分享的文献,他完全没有做这样的准备,而在我分享的过程中,一反常态,大部分时间都在充当着沉默的大多数。这就有意思了,我原本以为经过美帝教育的洗礼,至少个人思想的局限性会某程度上被打破了,但师兄的举动却彻底消除了我这个刻板印象,也让我对出国留学这件从小梦寐以求的事情增添了几分理性考虑和对待。原来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思想有过很本质,很深刻的思考,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而读博,留学这种受人敬仰的经验经历,只会增加我们获得智慧的机率,但结果不一定能获得的,或者有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觉得自己有获得智慧的必要,即使他们有着金光闪闪的学历背景。
另外当天我发现,10个博士只有2个博士到场,其他都是研究生的师弟师妹和我的同级。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博士的学历开始贬值了,因为敢去接触认识新事物的人就跑到职场里面锻炼和为人民币服务了,剩下的大多数博士只是一群为求安稳体面,留在自己的窄得不能再窄得知识范围内醉生梦死的人,当然有少部分的博士真的在科研中找到快感,我还是真心觉得他们很厉害的,但是不可否认,大多数博士只是平庸之辈,至少在我自己所在的专业,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更讽刺的是,得知某位逻辑弱鸡博士将被送到美帝做生物学博后,而博导巧妙地抓住人们的虚荣心,一副骄傲的嘴脸在画饼,,我只能呵呵,从此再也不费精力在生物科研上。因为当中水分奇高,大多数情况,只是一群传销前辈和后辈在不断自嗨的泡沫幻想而已。出门转弯say goodbye!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实刺痛我,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