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学者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永恒的正义和理性的化身,这样的观点在当代也依然存在,例如,上世纪末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就认为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绝不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人类社会也不会永远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最早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批判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等人。这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反人性的方面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关于这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有句很经典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道德层面,在理论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所欠缺。
比起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批判要深刻很多。马克思不单单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性,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能够历史地去看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反动性的同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很经典的这句话谈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但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却伴随着破坏生产力,伴随着无产阶级的堕落和贫困的扩大,伴随着劳动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无产阶级的堕落和无产阶级的贫困是资本积累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资本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必然导致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
资本主义社会破坏生产力的方面和使人堕落贫困的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铁的必然,带有规律性,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人类应当永远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吗?当然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自我否定产物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问题。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并且考察了社会主义实现的诸多条件。例如,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资本积累必将导致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扩大,进而无产阶级会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
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社会主义并未在实践上实现,巴黎公社仅仅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一次尝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也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但不管怎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列宁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列宁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的经济运行状况,其代表作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对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这些批判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大的价值。列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学层面。
在列宁之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尔库塞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和列宁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又有了很大的不同。马尔库塞处在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发达的阶段,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后工业阶段。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不仅劳动异化,而且消费异化,强迫消费和“虚假需要”普遍存在,工具理性普遍泛滥成灾,无产阶级逐渐丧失了革命意识。
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现象的出现使得马尔库塞不在从政治经济学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是从意识形态层面,利用当时的心理学和美学的最新成果进行批判。马尔库塞所作的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受社会科学发展的限制,马尔库塞并未从原理层面把很多现象解释清楚。
马尔库塞所批判的现象在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普遍化,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几乎很难找到因为吃不饱饭饿死的人,但奇怪的是今天精神痛苦的比例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超过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6%。(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20年后,全球癌症病例将比现在增加60%。(数据来源:“赛先生”公众号,2019-11-8.)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每年有近80万人死于自杀,几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高收入国家的自杀率高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是自杀身亡人数的许多倍。(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比马尔库塞时代更加普遍,人们很轻松就能够获得物质产品,但早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幸福感是非常有限的。“高消费的社会,正如奢侈生活的个人一样,消费再多也不会得到满足。消费者社会的诱惑是强有力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但它也是肤浅的。”“关于幸福的研究也同样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事实,生活中幸福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消费竟然没有关系——在这些因素中最显著的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尤其是婚姻,接下来是对工作的满足以及对发展潜能及闲暇和友谊的满足。”《[美]艾伦▪杜宁:值得怀疑的消费回报》
这些现象该如何去看待?资本主义国家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人的出路在哪里?我想,丁小平先生关于资本主义批判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丁小平先生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马尔库塞等人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美学、政治经济学等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批判。丁小平先生从填充市场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提出了后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的观点;利用心理学最新成果,从原理层面解释了虚假消费以及后现代社会精神痛苦的机理。在批判后现代社会的基础上,丁小平先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思考。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能够克服后现代社会的所有弊端,而且还能够继承后现代社会的合理内核,即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在社会化基础上产生的大量的物质财富。社会主义社会的控制参量是为人民服务,将不再生产精神痛苦。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不仅依托于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无产阶级,同时也依托于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资产阶级。
当然,以上丁小平先生的观点仅仅是笔者简单的概括,读者们如果对这些问题比较关注的话,最好能够深入阅读丁小平先生的研究成果。关于丁小平先生的研究成果,可参看知乎 “孺子牛”账号发布的文章《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我想,只要是以真诚的态度认真思考阅读,是会有很大启发的。当然,丁小平先生对于任何真诚的批评意见自然也是欢迎的。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因为“科学的批评意见”对学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学术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