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读书会学习《陪一颗心长大》这本书中《善用语言暗示,带来新可能》和《画出美丽的画面》两个章节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充分阐释了怎么运用语言的魔力来引导孩子的错误行为。
书中讲了两种教育孩子所用的语法,一种是催眠暗示语法;第一种是威胁保护语法。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当小孩子看电视越来越近的时候,作者对孩子说了一句这样的话:黄阿赧,把你的屁股黏在沙发下的灰色靠垫,非常好!这样的话语就是催眠暗示语法。
这样的话语没有斥责、没有批评、没有说教,非常生动形象,又非常清晰明确。孩子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情绪不会烦躁,内在不会对抗,就会愿意配合,最终达成家长想要的效果。
而以前的老一辈父母包括现在没有学习过的父母,如果看到孩子看电视越来越离电视越近,第一反应就是大声斥责:看电视那么近,是想把眼睛瞎掉是不是?这种语法就是威胁保护语法。
这样带着训斥的严厉话语一出口会破坏孩子的状态,有时候正在聚精会神看电视的孩子会被吓一跳,这样威胁和恐吓孩子或许也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效果远没有催眠暗示语法效果来的好。这样的训斥背后是爱,但孩子收到的信息却丝毫感觉不到爱。
如果换作是其他危险的事情,而小孩子因为不知其危险性,出于好奇他想去体验。却被大人大声呵斥吓得呆在那里,当孩子被恐吓、被制止之后,他长大后或许就会谨小慎微,不敢于去尝试新事物,会变得胆小怕事。有很多老人看到孩子想去探索一些新事物,他们就会习惯性地制止孩子:这不敢、那不敢,导致孩子长大后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去突破、去尝试有挑战性的事情。
作者在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改写父母的版本,用新的催眠暗示语法来跟孩子互动,亲子关系不仅不会得到破坏,孩子还能从爸爸温和的话语中感受到爱,当孩子内在感受好的时候,外在行为就会心甘情愿去配合。
在《画出美丽的画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上小学的小女儿因为字写的不好被老师留下来,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为孩子被老师留而批评责难孩子,他首先理解孩子在那个当下的心情和感受,为了让孩子放下胆怯,他描绘出回家后会怎么陪伴孩子的新画面,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演绎出来,这时孩子紧张低沉的小脸慢慢绽放出笑容。
当孩子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作者没有忘记自己给孩子的承诺,无论孩子写的怎么样,就是满含爱意地说:这样写,很好喔!
作者写到:我对她这个“人”的关心,比作业(事)还多,她才是最重要的。
当人比事重要的时候,这个人被关注到、就被深深地看到了,当人的感受被深深理解后,她的内在动力才会被激发出来。孩子变成自己作业的主人,父母只是陪伴者、支持者。正如书中所说:权利交换给孩子,让她自己做决定,动力常会翻转,她就会成为“学习的发动者”,至此,这件事才会真的和她有关。
这两篇文章可圈可点可以供大家学习的、特别实用的点还有很多,所以读书会会员们的分享也非常精彩。
华分享了一件儿子把葡萄干撒了一地的一件事,通过学习她改写了已经上演过的剧本,以后遇到类似事件她会用新的语法去和孩子对话,允许、接纳孩子,保护好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
丽第一次来参加读书会,但是她已经学过很多东西。看待问题很有自己的思想,她觉得面对孩子的问题,做为父母和成人真正用心去看见这个人很重要,如果不能用心去看到这个人,很多技巧是很难发挥出作用的,孩子这个人被看到、被懂得,你所说的话孩子才愿意去听。
娟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那时候的大人管教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碰危险东西就会来吆喝孩子,比如小时候孩子们会想去摸摸煤火炉的烟囱到底是什么感觉,胆战心惊摸了一下还没那么烫,就还想再摸,这时候奶奶看到就会大声吆喝:不敢摸,你还摸,再摸,再摸….做为孩子根本听不出来奶奶的意思是让摸还是不让摸,学完这篇文章再来看以前的事情,觉得那时候有些事情真的挺好笑的,同时现在才懂得这样做的弊端在哪里?
娟分享了她调皮的儿子做的两件让人苦笑不得的事情,但是在那个当下她并没有去打骂孩子,斥责孩子,虽然面对难以收拾的烂摊子真的让她哭笑不得,但想到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捣蛋,也只有带着他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娟本身的性情就非常平稳,内心又很有爱,这样孩子的内在就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而她又是读书会会员中坚持非常好的会员,相信她通过不断坚持学习,会越来越淡定、越来越智慧去陪伴孩子成长。
当展开分享后大家都打开话匣子,有说不完的话想要表达,随着互相启发和带动,分享的品质也越来越高,已经超时了大家还久久不想分开。亲爱的伙伴们,感恩大家愿意结伴成长,我们会越走越远,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