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年中绩效谈话的时候,我的一个下属跟我说了一句话,算是一句抱怨把,“很多90后的工资都比我高了”(这位同事是70后),我相信这句话大家听到的会比较多,但我真的想跟有这个想法的人说一句:“so 他妈 what?”。工资高自然有高的理由,你工资低自然也有低的理由。关于如何提升薪资,会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套路,这里我讲讲自己的一些体会,大家讲过的我就不讲了,讲几个案例来说明问题把。
案例一
前几年的时候团队缺人,就让HR找简历,后来推荐了一封简历过来,当时我很感兴趣,因为这位童鞋简历上写着精通软文营销及撰写、精通ps、精通3dmax、精通AE。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运营经历确实不错,以上几点作为补充项在简历上。我感兴趣的原因是以上4点我在大学的时候都干过,ps、3dmax、ae在校外工作室没日没夜的学了一年,于是就约了面试。这位童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特别自信,尤其是说道以上4点的时候,殊不知他撞我枪口上了。我问他软文写的不错,有在什么媒体上发布过,有被首页推荐过么,回答没有;我说你精通ae、精通3dmax,你会做动画效果么,会做影视特效么,回答不怎么会。然后我就狠狠嘚瑟了一把,我说你知道么,在大学的时候我就写文章了,还在某某网站发布,被推荐在首页,还是首页banner展示,这个很简单的,不能说明什么。另外影视特效我也会做哦,还有动画哦。
这哥们被我鄙视了一顿,嚣张气焰被我压了一半下去。入职公司之后,业务能力还是蛮强的,但是有个缺点,太自以为是,考虑事情的层面不够高,只会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类目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更高一层的事情交给他很不放心(你知道的,在大一点的公司里边,做事能力是很重要的,除非你的业绩好的出奇,人的一生当中应该碰不到几次,否则如何做事的学问还是要好好学学的)。
人学一样东西其实没那么难的,难的是让他认可这件事情,这是不容易的。为了让他认可这件事情,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将你的薪资比作业绩,如何一步步拆解你的薪资,就像你每个月拆解业绩指标那样,同时我也帮这个问题抛给了团队所有成员,得到的结果还是比较一致的。结果是这样的,要想加薪能力得好啊,业绩得好啊。
这个结果是不是很难反驳,确实很难反驳,但我想说业绩好,能力好不一定加薪啊,很多公司都存在这种情况吧。大多数人其实都拆解错了,要想加薪,脑子中不要只想着业绩,要天天想着如何得到老板的认可,加薪的第一步拆解是你老板对你的认可,而不是业绩,再往下拆解,如何得到老板的认可,比如业绩要做的好啊,要替老板分忧啊,要让老板爽啊等等,这个范围就大了去了,说难听点的,马屁拍的好也行啊(前提是这个老板喜欢拍马屁的人,只是举个例子,不建议拍马屁啊),不同老板的风格不一样,不同公司的情况也不一样,业绩固然最重要,但是公司中有很多事情同样重要,都需要人去分担、去搞定,而这些事情是很难通过部门划分去界定的,有些事情的处理也很难拿到台面上,管理上也会有水上和水下之分,两者要结合效果才好。运营人员和传统的销售人员不同,传统的销售可能会非常依赖于单个人,但电商运营更多的是团队作战,除非你的业绩好的出奇,否则可以说是你的功劳,也可以说不是你的功劳,少了你业绩还是那个业绩。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多方位的出击去让你的老板认可你,从而得到加薪机会。
以上就是我抛出的第一个观点:解决认知问题,加薪的第一步是让老板认可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很多事情你就能接受了,高度也就自然上去了。
案例二
上大学的时候SEO很火爆,为了自己毕业后能有一份好工作,赶上时代的潮流,拿到高薪,到处找资料学习,但学着学着发现有点不对劲,SEO是免费推广,投入的是人力成本,不是直接的高额的市场费用,既然花不了高额的市场费用,相信工资也高不到哪去把,能花钱的人才能赚到钱把。当时做SEO的部分人还是赚了不少钱,但这是概率性事件,且伴随着百度谷歌的越来越完善,这个行业会萎缩的很厉害,于是果断放弃了。
刚毕业的前2年做市场推广,这在当时也很火爆啊,很多公司如凡客出来必讲推广,尤其是cps何等风光。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电商卖给用户的最终是商品,商品才是核心,所以我判断未来的运营人员和采购人员需求量会很大,机会更多,电商公司的市场推广人员会变少,而且不是一般的少。如果我要深耕电商行业的话,我不能做市场,我要做运营,于是转做运营一直到现在。当时的一些判断基本还都对了,当年参加大会必讲推广的那些电商公司现在基本上都挂了。
接下来抛出第二个观点,高薪是运营出来的,案例二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但是能证明一件事情,薪资是需要运营的,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特征和行业演变做出正确的选择。
案例三
之前招聘过一个同事,关系比较好,我跟他说了一句话:“你来我这边不能低于2年,但一般情况也不要高于2年。很简单,低于2年简历不好看,高于2年好像也没啥可以突破的地方了,换一家公司提升下抬头,对以后的发展可能会更有用。要明白自己要什么,如果是刚毕业的小白进了一家电商公司,除非机会特别好,否则建议2年足矣,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满2年后去别地方机会一般机会更好。当然阿里、腾讯这种巨无霸公司除外,因为这些公司的晋升通道都比较完善,且行业超级一线公司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学了。
行业里经常还会有这种现象,运营A和运营B几年前同在一家公司,级别一样薪资一样,其中运营A干了2年后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在这家公司干了1年后又跳槽去了一家公司。运营B呢干了3年也换了一家公司,很巧的是A和B相遇了,结果A因为多跳了一次槽而多涨了一次薪水,最终薪水远远高于B。
结合上面的案例抛出第三个观点,跳槽有时候对加薪的影响是很大的,当自己遇到天花板的时候,跳槽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要停留在舒适区。
案例四
最近看到的一个案例,关于升职重要性的描述,感觉很不错,分享出来。一个朋友从所在的公司离职了,原因是遇到了天花板,说白了就是升职无望,给出了三个理由很有说服力。
1、升职后你才有选择权,各种职场宝典都告诉我们,要专注于一些特定有潜力的领域,做到深耕,这样个人的价值才能跟上大势。但问题是如果职位低,那么对于自己时间的掌控力度自然就弱,这就意味着,你的时间很多时候都会被安排得支离破碎。最极端的情况是:打杂已经让你精疲力尽,怎么谈深耕?
2、升职后你才有一些门票,更高只为自然会获得他人更好的第一印象。在大多数公司,对一个人的认识除了学历或特殊标签,最重要的就是你的职位。更高职位可以打开一些窗户,你将有机会进入一些场合,并因为职位带来资源优势,认识更多的人,自然能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
3、收入现在看起来不重要,但他会越来越重要。更高职位的收入自然更高,我们可以节衣缩食挣钱,但问题是生活质量也在这个过程中递减。很多时候,穷会让自己不自信,更焦虑,这又会影响到接下来的状态。想想确实如此,对自己的掌控,对未来的掌控,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名利权的积累。
抛出第四个观点,时刻想着如何升职,围绕升职锻炼你的各方面能力,如果所在公司确实遇到天花板,没有机会了,找个合适的公司跳槽是个不错的方法,当然不能裸辞,这样就没有谈薪资本了。
案例五
去年的时候一个朋友换了份工作,年薪基本上翻了一倍,问题是本身的工资就不低。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为了面试足足准备了1个星期,模拟各种场景,各种问题下怎么回答,准备各种数据,研究公司的各种产品,还锻炼自己的说话口气,怎么样说话的风格比较符合对方公司的企业文化。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说了,下次有空单独开一篇文章。
抛出第五个观点,面试真的太重要了,千万别啥都不准备就上,进公司之后再想加薪难度就大多了。
但凡抱怨自己工资没别人高的,都好好反思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