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阅读《你好,寒假!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研究》第三章有感

参加过1月3日在双语学校进行武义“十、百、千”种子班主任第二次集体研训活动,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印象深刻,几位种子班主任的发言不仅激励着我更令我陷入反思。阅读《你好,寒假!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研究》一书,也让我对参与活动,积极付出的教师心生敬佩。

对于学生而言,寒暑假使他们盼望了一学期的宽松自由的时间,而寒假的时间相对较短,家长忙于工作,忙于准备过春节对孩子的监管时间少,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在家电子产品不离身,忽视家长劝说。阅读第三章学习型乡村的探索,第一反应就是很符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可以为以后的假期活动提供范例,以及更加明确清晰的活动流程。

如何立足乡村特色,挖掘乡村资源,推动学习型乡村的建设,是当前乡村治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第三章以刘海霞老师推动开展的广东省兴宁市罗岗中学在白水村开展的新春文艺汇演活动为例,进行了学习型乡村的探索,阅读的过程,也是我见证“实践活动的诞生”的过程。

首先是对活动的前期思考,寒假活动的开展必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仅是学生、家长,还有责任引领老人和村干部共同关注学生的寒假生活;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乡村开展活动更离不开基层社区和村委会的支持,协调好各方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活动。

活动前期乡村寒假学习现状调查,不仅了解学生、家长,而且包括村干部、村民的,为深入了解,用了问卷、访谈、走访等多种形式。白水村蕴藏着丰富资源,如文体广场、村里小学、老人幸福圆等,醒狮和戏曲等传统技艺,如何挖掘并充分调动这些分散乡村资源,乡村主体的力量不可缺少。

调查对象就包括学生、家长、村干部和村民,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多种调研方式,走访白水村,更直观地了解寒假学习状态。调查过程也是步步推进,首先是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以往寒假生活的评价和对今年寒假的期待。其次通过访谈了解村干部对孩子的寒假生活的评价,询问当下乡村学习状态与特色资源。最后实地走访,直观了解整个乡村的学习现状,虽然村里有设施条件但是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精神生活被人们极大地忽略。

调查结果显示,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做寒假作业”“玩手机”“看电视” “无聊舞曲”“枯燥乏味”,极少参加实践类活动,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寒假生活的关心,仅限于满足孩子基本学习需求,缺少主动参与孩子活动的意识。乡村整体的学习氛围也不理想,村民的精神生活未被重视,呈现“分散无学”的状态,传统文化濒临失传的危险。调研显示,学生和家长对寒假生活的变革有所期待,愿意参与其中。

最终,多力融合,策划活动,确定春节文艺汇演的节目,村委会、村里老人、教师、学生、家长与志愿者共同努力为白水村呈现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晚会,学生全程参与,家人学生与老人感受到自己不是局外人,正真意义上是村里的一份子。

一系列的活动流程以文字的方式出现在我眼中,能想象出每一次活动背后的付出与不易,更是感动于多人合力完成的春节演出,这次活动更是“实现了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不同群体的共同发展”,加深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李家成,林进材.你好,寒假!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8;16-17.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21)